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来,昔日战火不断的中东地区出现了和平迹象。今年5月,以色列工党在巴拉克领导下重执朝政,使长期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重现曙光,“中东和平进程”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一、阿以冲突的由来阿以冲突源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犹太人之间的领土争端。据犹太教的经典《圣经》记载,公元前1900—1850年间,希伯来人(今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带领家人来到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定居。大约在公元前129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从此首都耶路撒冷及规…  相似文献   

2.
每月大事述评林利民1998年4月大事:一、中东和平进程未取得新进展。1日,以色列内阁作出决议,宣布“原则上”接受要求以从黎南部撤军的安理会425号决议,但前提是:1、黎政府实际控制黎南部,担负起保证不使该地区成为对以进行恐怖活动基地的责任;2、以军将...  相似文献   

3.
阿以冲突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许多国家提出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但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美国企图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直接对话,即所谓“双轨制”政策。以色列提出,美国支持的“中东地区和会”建议也是为了上述目的。一些国家对地区和会有限支持,但阿、以双方在会议的形式和实质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中东和平的主要障碍来自以色列。中东和平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是指联合国根据其有关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和平或维护和平的行动。其目的是遏制威胁和平的局部冲突的扩大或防止冲突的再起,从而为最终的政治解决创造条件。维持和平行动在《联合国宪章》中并未提及,它是联合国在调解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 9?11 事件”后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系列反恐决议填补了现行国际法的空白 , 加诸各国 不得默许、窝藏、支持恐怖分子在其境内活动的义务。然而,在这些义务没有得到履行的情形下,其 他国家若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武力措施,是否有适当的国际法依据?如果国家想要打击恐怖分子, 那么它应以何种理由在另一国的领土上实现这一目的?实际上,在当前的国际法框架之下,若是 一国不愿意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其领土为恐怖组织所用,受到恐怖活动袭击的国家便可对该国诉诸 武力,以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 在国家责任构成要件和承担形式方面应做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冲突中的平民保护问题已经与人权、人道主义干预、保护责任等涉及《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问题密切相关,是联合国维持和平、建设和平授权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判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联合国在平民保护问题上已做出相关决议,但在实践方面,其效果与预期设想还存在差距,也存在诸多困难。将“平民保护”与“安全治理”联系起来,使“平民保护”成为安全治理的一个部分,加强联合国与所在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在平民保护问题上的积极合作与相互监督,这对提高联合国平民保护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998年出版了该中心中东问题专家希琳·T·亨特新作《未来伊斯兰国家与西方关系》。该书从抽象和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以偏概全,夸大意识形态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作用,并据此揭示出穆斯林国家与西方国家冲突的真正根源,这对我们了解阿拉伯国家有一定启示。译编如下:  相似文献   

8.
前南斯拉夫领导人根据民族平等原则创建的联邦国家,为缓解民族矛盾和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前南斯拉夫领导人在民族理论和政策上存在严重失误,而在实行“自治”中又片面强调“权力分散”、“权力下放”和党的“联邦化”,忽视了必要的集中与统一,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以至后来发展到放弃南共联盟领导,把多党制模式引进南的政治生活,从而导致各种民族主义恶性膨胀、民族冲突和战火蔓延,进而引起联邦解体. 南斯拉夫解体反映了前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历史特点和实际状况,但也带来以领土纠纷为中心的诸多遗留问题.通过和平方式和政治谈判手段解决这些难题,是南各族人民的人心所向,也是国际社会关注所在.人们希望,在联合国和欧共体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前南斯拉夫的冲突各方终将克服各种民族主义的干扰和排除一切外来干涉,早日结束武装冲突和内战,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斯拉夫危机.  相似文献   

9.
阿拉法特的去世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问题的终结.如果阿拉法特的后继者仍坚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力,可能也将被以色列视为所谓"实现和平的障碍".巴以都面临严峻挑战,以犹太种族和民主精神为立国原则的以色列不能永远占据着巴勒斯坦领土,也不能吞并巴勒斯坦,建立两个民族国家并和睦相处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惟一可行方法,但和平之路依旧漫长,需要国际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推动巴以冲突的公正解决.美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以色列的立场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与阿拉伯思想论坛于5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面向21世纪的中阿关系”研讨会。这是新世纪第一次中阿高层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和阿拉伯思想论坛秘书长阿蒂格共同主持。突尼斯前总理哈迪·巴库什为团长的阿拉伯国家前政要与学者14人与会。18个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也列席了会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方出席会议的还有多个中国前驻阿拉伯国家大使和知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结束后,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会见了阿方与会人员,对研讨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