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阿朱和她丈夫"清道夫"就像那句话"人生有一半是问题,另外一半是如何解决问题。"前半句说的阿朱,后半句是说她老公。阿朱负责挣钱生活,她老公负责思索生活的意义。表面上看阿朱和老公优势互补十分般配,阿朱主管家庭的物质文明,老公主抓家里的精神文明,阿朱的生活除了购物,就是在挣购物的钱。当阿朱倾诉打理公司挣钱辛苦的时候,"清道夫"一边品茗一边清谈老庄,教导阿朱莫放春秋佳日过,要学会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1,(3):72-72
如此拜年(二则) (一)教过4岁的女儿几句歇后语,这一天。我找机会考考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我问:“宝贝,‘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后半句是什么?”女儿眨巴眨巴眼睛,说:“是不是‘鸡当了官’?”  相似文献   

3.
装作看不见     
隔壁的一对夫妇,无论什么时候,两人脸上都溢满笑容。那份幸福感辐射过来,让我更加感到我婚姻的不幸,我和老公每天都为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一天,我出去买菜,很巧,她也是一个人出门买菜,因为她老公出差了。我不禁向她诉说我婚姻中的种种不快,听我说完后,她问:“你还爱他吗?”我想想说:“应该还爱吧,如果他把那些毛病改掉的话。”她呵呵笑了:“爱了,就装作看不见。”  相似文献   

4.
“无影脚”     
《廉政瞭望》2012,(3):79-79
为啥这么瘦 老公和他一朋友都很瘦,聚餐时被问原由,朋友说:“小时候听老师说山里有很多小孩吃不饱穿不暖,从此吃饭都要省下一半捐给山里小朋友,所以没发育好。”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前夜,邓小平与贺彪的亲家渊源才浮现出来。那是在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即毛毛)撰写《我的感情流水账》(即后来结集出版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文革”岁月》)期间,笔者因参与策划,曾与人一同到北京的一家餐厅与毛毛见面。她主要想听听在刊物上连载第一部分之后的反应。见面后,毛毛从笔者的口音中听出本人的籍贯方位,她问:“你是湖北人?”笔者说出了自己湖北的出生地。她说了一句:“你同我老公老家很近。”谈话结束后,毛毛又问:“你住哪?”当笔者告诉她自己住在北京西区的一处部队大院时,毛毛又说了一句:“你与我公公、婆婆的家很近。”…  相似文献   

6.
爱心-提示     
思柳耐不住同事们都买了车的诱惑,缠着老公给她买一辆车。老公说再等两年,咱们就可以买辆捷达了,可她非要老公现在就买,老公只好给她买了一辆奥拓。刚拿到驾照,她就美滋滋地开车上班来了。同事们看着她的新车说,你一路上得招多少人按喇叭呀?思柳说,我虽然开得不好,可是还真没有人催我,我估计人家一看开车的是个靓妹,就只好忍了。话音未落,  相似文献   

7.
“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这是“红包书记”丁仰宁的一句名言,说得直白坦率,一点都不虚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贪官的性格倒是很可爱的。其实,将升(当)官作为捞钱、发财的途径,又何止是丁仰宁一人呢?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特征。那么,丁仰宁的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只说对了一半。前半句“升官不发财”说得很对,因为这应当是一人当官动机的真实写照;而后半句的“请我都不来”,则就荒谬得很了。为什么?因为谁都清楚,共产党员的宗旨只有五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且半心半意不行,还一定要全心全意。所以,当官不…  相似文献   

8.
幼年时,党是一首歌 老师说,“党”是这样写的,那是我第一次与“党”谋面。 老师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还依稀记得她乌黑的长发、悦耳的歌声。她喜欢革命歌曲,总是倚在门框上,右手打着拍子,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  相似文献   

9.
白求恩请客     
1939年春天,注甘宁边区的生活很困难。一天,负责白求后生活的管理员好不容易买回了几斤肉,心想,这一下可以让丈夫改善一下生活了。白求名看见了买回的猪肉也很高兴,自言自语地说:“要是只有一只鸡就好了。”管理员便到集上买来一只鸡。白求恩平时一贯生活俭朴,对自己要求严格,今天对吃如此讲究,大家不免有些纳闷。便问:“今天是不是有客人?”白求恩微笑点头:“对!”并诙谐地补充了一句:“是很重要的客人,我要亲自上灶。”不一会,白求恩把亲手做的菜都端上来了。他招呼他的工作人员坐下,伸出大拇指说:“我今天要请的,就是…  相似文献   

10.
她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但6年前却患上绝症——“乳腺癌晚期伴骨转移”,医生说她活不过半年。 她是重庆市癌症康复会众多病友的知心人和“希望之光”,但当初她也一度想过自杀。  相似文献   

11.
大爱当宽严     
早上6点半起床晨练,上午8点半到12点半训练,下午3点到晚上7点训练,晚上8点半看技术录像。这是北京花样游泳队领队黎晓红每天的日程安排。自从1987年黎晓红担任领队以来,就一直坚持和队员们一起训练、学习和生活。她说:“和队员、教练杲在一起,我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2.
闺密小美有句至理名言,她说:“五年后,我们都会很好.”大一的时候,她把这句话作为QQ签名,从此一用就是好多年.  相似文献   

13.
现场教育     
我和老公结婚5年了,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一吵起架来,我就说要离婚的话。 这天,我和老公又吵了一架。看着老公痛苦地蜷缩在沙发里,我很为刚才说出离婚的话后悔……正犹豫着是否给老公道歉时,老公一反常态,拉着我的手,笑着说:“老婆,今天是周末,你不是一直想买轿车吗,我们去车市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约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吃饭,见她一直忧心忡忡心不在焉。.我挺想问一问,却怕是人家的私事于是不敢多嘴。吃到一半她突然叹了口气说:“哎,你是学法的,我还是告诉你吧,也好替我出个主意。”  相似文献   

15.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堵上,你终于没说。  相似文献   

16.
一个周六的早晨,在伦敦地铁站的入口处,我插入车票刷卡,“闸门”却没打开。我顿时紧张起来,赶紧瞅瞅身边的人--他们会不会怀疑我用的是“假票”?这时,我见不远处有一个地铁工作人员,赶忙过去求助。我把车票展示给她,刚说了句“闸门没开”,她就说了一句“跟我来”,然后领我到“闸门”口,拿出一张卡刷了一下。“闸”开放行。见此情景,我生生地把“我的车票是真的”的解释咽回了肚子里。  相似文献   

17.
田秀娟 《党课》2012,(12):91-92
她八岁时,父母开始闹离婚。她不懂什么是离婚,只记得母亲反复地问她:“想跟着谁生活?”她说:“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北风呼啸的冬目,姥姥牵着她的手说:“你爸爸被狐狸精迷住了,不要你们了,咱去法院‘过堂’。”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她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小小的心如掉进了冰窖一般,那冷,钻心入肺。多年以后,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是我案头的必备刊物之一。因为她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很实用。平时工作中总能在《新湘评论》找到所需要的东西。第二,讲道德。《新湘评论》本着对读者负责、对省委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第三,讲科学。《新湘评论》的办刊宗旨有一句就是“倡导科学精神”。第四.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19.
六叔婆,是笔者在家乡福建上杭庐丰畲族乡同族的“巴老公公”的老婆。年轻时,曾经在福建长汀福音红军医院当过护理员。红军北上抗日以后,嫁给我的时当“甲长”的“巴老公公”做老婆。六叔婆虽然已经去世了30多年。但是小时候她给我讲过的毛泽东献方救百姓的故事,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20.
湘竹 《求贤》2009,(4):29-29
最近,老领导推心置腹地跟我说了几句话,使我受益匪浅。这几句,其实都是生活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