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1960年4月,东北松辽平原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房东赵大娘挎着干粮篮子来到位于萨尔图区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场,看着身裹老羊皮袄、头枕钻头,因连日劳累工作而睡在泥浆槽旁的王进喜动情地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 铁人王进喜是彪炳史册的石油功臣、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共产党人优秀楷模.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同志崇高风范、优秀品质的...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0名。近年来,铁人村党支部按照玉门市委"重大事项党委决策,重点工作支部引领,难点问题党建破题"的总要求,持之以恒强化"党建+"工作模式,以先锋模范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汇聚出干事创业的强大  相似文献   

3.
"铁人精神"因其内涵丰富、富有实践价值而长期在全国各行各业弘扬和传承。进入新时代,用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视角进一步解读其时代价值,探讨实践措施,对赋予"铁人精神"新的生机活力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这颗东北黑土地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曾经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如今的龙江人,传承弘扬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正以"中国速度"行进在东北振兴的快车道上。铁人精神谱写新篇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  相似文献   

5.
正在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原路2号,一座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的建筑引人注目,它就是新中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于2003年铁人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2006年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正式开馆。纪念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共设4个主展厅,整个展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6,(12)
正铁人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与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是黑龙江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寻根溯源:铁人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铁人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它不仅是铁人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更是中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1,(11)
正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实行"党课+"模式,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径。"党课+红色基地",让党员教育接地气。深化"铁人精神+党建"模式,依托"铁人纪念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主题队史室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通过开展党史学习、重温誓词、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回顾党的历史、重温革命精神。邀请新铁人李新民开展面对面座谈,讲述成长历程,使党员眼见与耳听相结合,身临其境接受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1,(12)
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独树一帜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经深深熔铸大庆人的血液和灵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大庆市擦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城市符号,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面旗帜更红更艳、高高飘扬。铭记领袖嘱托,"融化"大庆政治基因。把习近平总书记"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08,(12):40-40
玉门市赤金镇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全镇现有8个行政村、3505户、13700人。镇党委下辖党总支2个,党支部16个,有党员664名。近年来,镇党委坚持以"三级联创"统揽党的建设,用铁人精神助推科学发展,先后被授予甘肃省"文明乡镇"、酒泉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  相似文献   

10.
曹克顺 《先锋队》2013,(14):22-23
每天坚守在熊熊的炉火前"打铁",天长日久,他成了大伙儿心目中的"铁人"……许多年以前,广播和报纸上时常能见到邱娃这个名字,电视上也常常能见到他的身影,那时他就是太重锻压分公司生产工部一锤组组长。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他还是太重锻压分公司生产工部一锤组组长。29年了,邱娃每天坚守在熊熊的炉火前"打铁"。也因此,他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11.
车迎坤 《世纪桥》2003,(6):64-64
铁人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典范、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共和国的创业史上,他不仅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在2003年10月8日王进喜诞辰8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共大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杜显斌同志撰写的《铁人传奇》。作为中共党史人物传记,该书全景式地记述了王进喜光辉奋斗的一生,反映了铁人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对人们缅怀铁人业绩、弘扬铁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铁人精神形成以采,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铁人事迹的文  相似文献   

12.
董保存  狄敏 《党史博览》2014,(11):45-50
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王进喜的名字和大庆油田一样非常响亮,甚至可以说是共和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工业学大庆"的标语写满神州大地的时候,有人把"铁人"精神解释为人格化了的大庆精神。王进喜这个典型人物的成长和铁人精神的概括,是余秋里指挥石油大会战的一个杰作。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18)
正先进模范和典型是企业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的优秀代表,是企业文化的形象化。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培养,发挥好先进典型和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器和催化剂,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重要载体。一、典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重大回顾历史,我国的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创业史、英雄史。在为祖国不断输送能源的同时,于不同时期选树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时代楷模,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大庆油田、中国饭碗、国之重器……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重要粮仓、机械装备之都,也是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曾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的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  相似文献   

15.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40年前,朔风呼号、冰天雪地的松嫩平原上,“铁人”王进喜那豪迈的气概和冲天干劲,凝聚成一场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牵来了共和国石油战线璀璨的曙光。如同一座丰碑,“铁人”王进喜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成为民族之魂,“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和国石油工人。40年后,渤海之滨,九曲黄河入海口,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沐浴着“铁  相似文献   

16.
吴金华 《奋斗》2010,(7):39-40
<正>刚刚过去的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召开50周年纪念日,让人们想起了50年前,就是在万人誓师大会上,铁人王进喜披红戴花喊出了"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出大油田"的豪迈誓言。50年后的今天,大庆已形成了包括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社会文化、文化市场管理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调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10)
<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黑龙江发展最好的时代。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层面的"五大规划"……政策机遇的红利在不断释放,给了黑龙江无限的空间发挥潜能,让全体龙江儿女都有足够的机会出彩。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在黑龙江这片广袤的沃土上,曾经孕育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  相似文献   

18.
蒋洁敏 《求是》2012,(1):53-54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是中石油始终高擎的精神旗帜。它的本质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精髓是艰苦奋斗,基本要求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长期以来,中石油高举旗帜,不断巩固百万石油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努力构筑独具特色的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09,(9):12-26
一、工业(29件)1.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玉门油田以1939年8月开凿完成的"老一井"为标志,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发展的历史序幕。1957年8月,"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在玉门建成,涌现出铁人王进喜等一批英模人物,孕育形成了"铁人精神"。玉门油田先后为全国各大油田开发建设培养和输送了10多万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支援设备4000多套台,被誉为全国石油战线的"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目前,玉门油田原油年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铁人精神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优良品德、模范作风的高度概括。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一代代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动力。"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经典话语,深刻诠释了铁人精神,始终彰显着时代价值。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