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理解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范畴?(续)怎样继承和发展“资本”等基本范畴?本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务副主任、教授臧志风《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不仅是无产阶级外事革命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广大劳动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中的著名论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也是商品的争论,已经日渐平息。而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又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不仅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和确立,剩余价值的生产才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科学的解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国内理论界围绕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展开了热烈讨论。这里就此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理论阐述主要以当时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典型的英国作为例证。《资本论》大量引用了《工厂视察员报告》《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公共卫生报告》等英国官方材料,并给予所引用的英国官方材料和从事调查统计工作的官员以充分的肯定。考察《资本论》如何运用英国官方材料作为例证、马克思如何评价所引用的英国官方材料等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学习、理解《资本论》,而且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中更好地用中国的事实和资料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在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正式提出了资本范畴,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一时成为经济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未能预见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而断定剩余价值是资本主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 ,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了不朽巨著《资本论》。《资本论》论资本 ,既论资本的本质 ,又论资本经营 ,是资本的本质论和经营论的统一。作为资本本质论 ,《资本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作为资本经营论 ,《资本论》研究了在存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 ,投资当作资本经营的必要性 ,揭示了资本经营的一般规律。今天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 ,正在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前进。如果我们撇开资本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 ,深入学习马克…  相似文献   

7.
文明观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阐释重心经历了一个历史性波动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势下,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理解主要集中于揭示资本的野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下,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阐释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普适文明的思想;而2007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阐释重心转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揭示.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强化《资本论》中的商品文明、货币文明和资本文明研究,对于建构中国市民理性,促进中国社会转型,应具有更为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如何理解所有权同经营权(以下简称“两权”)可以适当分开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实践意义?本文想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生息资本时,阐明了货币所有者把其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这种货币资本发生两权分开的基本理论;在论述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时,阐明了  相似文献   

9.
论《资本论》对现实经济建设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走向灭亡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资本论》 ,需要由批判转向建设 ,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论等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要追求制度的优越性 ,更要追求生产力的先进性。面对“一球两制”的现实 ,需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致力于创造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应具备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价值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价值新探郑志国关于劳动力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过系统的分析,其基本原理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但在构成因素和计算方法上有某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成为商品,如何评估劳动力价值将对企业劳动...  相似文献   

11.
詹鹏 《传承》2011,(30):32-33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有一段名言:"不研究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当然,这也不是说,不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根本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但是,理解了黑格尔的逻辑学,特别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可以使我们更懂《资本论》中各范畴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  相似文献   

12.
唐勤 《理论月刊》2001,(9):34-35
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而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有范畴,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个范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资本范畴仍然存在的客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范畴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范畴具有本质的区别。资本范畴尤其是公有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双重线索是我们理解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研究视域与研究水平,对于这两者之辩证关系的阐述都是不同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从资本逻辑对于生产逻辑的统摄意义上来理解资本的辩证发展过程,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从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来理解资本的运行方式。重新梳理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展现过程,不仅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状况,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4.
对资本的再认识朱良树当前,一个崭新而又严肃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仍要从马克思《资本论》中不断吸取理论营养,对资本进行再认识,利用资本造福人民。一、要认识资本的历史性。资本相伴奴隶社会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出现而滋生以来,经历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股份经济与证券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萧灼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股份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规模大型化的客观要求。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曾多次提到,股份经济与证券市场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与积...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是马克思先后计划并写作的两部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均早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计划包含了《资本论》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过程孕育了《资本论》。《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一般”相关内容演化发育的结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续篇是《资本论》,《资本论》的“续篇”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册除“资本一般”篇外的其他篇和其他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在写作计划、考察对象、逻辑行程、叙述风格和完成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资本论》的“准备著作”或“手稿”,而是一部未完成的、比《资本论》内容更全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资本论》的科学方法以及由此决定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唯物论出发,说明了《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从历史的辩证法出发,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视角是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作是一个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从思维的辩证法出发,说明了内部矛盾的展开推动了范畴的运动和范畴形式(态)的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演进的抽象法,并且形成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晶,充斥着对蒲鲁东等人国民经济学的严密经济技术批判,更站在社会历史的深度揭露"资本逻辑"。马克思审判"资本",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值《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反驳《资本论》过时的论调,回顾邓小平扬弃"资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有利于不忘初心,跨越"卡夫丁峡谷",更进一步利用"市场"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论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经济实现刘世萱一、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实现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44页)在当今市场经济制度中,上述二要素是各自以商品形态,通过市...  相似文献   

20.
“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以为,《资本论》为建立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提供了指导性线索。兹将研读后的思考略陈如下。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劳动从而雇佣劳动,处于从属、被剥削、被支配的地位;资本作为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范畴,是社会经济结构、体系的轴心。由于资本无非是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所以恩格斯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一部《资本论》,正是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作为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