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的典型模型,它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是集体的最佳选择这一问题。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经济主体所秉承的理念、目的、利益不同,他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策略性互动。工程项目中的投资方与施工方在各自利益驱使的博弈中往往陷入囚徒困境。而走出这一困境的策略就是投资方尽量与施工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努力建立互信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订立合作协议约束合作双方的行为,不断完善监理制度,通过第三方监督协调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2.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在侦查讯问中的具体应用,其研究对象是共同犯罪形态下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博弈行为。"囚徒困境"是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所有犯罪嫌疑人都选择招供的"纳什均衡"是该博弈的解,这也正是侦查讯问工作的目的所在。"囚徒困境"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需要满足理性人、静态博弈和利益驱动三个基本条件,故应当从调整讯问策略和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由于政府愿景与企业目标存在着差异,政府与企业相互博弈的行为日渐普遍和频繁。从博弈论视角观察,传统政企关系未能摆脱“囚徒困境”的尴尬格局,并产生出诸多社会公共治理的顽疾。“智猪博弈”模型为重塑良性互动的现代政企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从“囚徒困境”到“智猪博弈”的路径变革,不仅政企之间要通力配合,更需要政府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从权力规制、政策支持、健全监督入手,构建基于博弈论思维框架的现代政企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4.
"主语式"权力体系是大学内部权力博弈的基础。基于"多人囚徒困境(MPD)"模型分析,在行政或学术权力内部的博弈中导致了学术或行政主体得益上的变化。并且当不同权力主体博弈时,在利益变化的影响下,容易形成大学里行政的"本位化"和学术人员进取心的缺失。权力个体的理性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集体的理性,制度产生的内在约束力是大学内部权力正常运行的轨道,也是解决集体非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元利益主体间的非均衡博弈是引起中国式邻避困境的主要根源。在邻避效应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周边公众和社会群体为代表的不同利益群体间相互博弈,形成多重利益冲突和“囚徒困境”。因此,诠释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偏好和利益诉求,并剖析多元利益主体博弈行为逻辑演变机理,通过完善利益共识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实现“不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变,利于有效化解邻避困境,推进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囚徒的困境"是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利益的二难选择"在侦查讯问活动中的运用。通过对"囚徒的困境"模型的全面分析,从中总结出该模型应用于侦查讯问的基础条件,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构思出以"囚徒的困境"为背景的侦查讯问博弈策略,从而丰富侦查讯问的理论研究,提高案件的侦办效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F市爆炸案为例,对整个爆炸案的动态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博弈模型图建构,通过直观的图形来阐述造成“囚徒困境”的原因.文章在对F市案件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借媒”抗争途径和政府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冰雪融化,北极在资源、航道、军事战略地位等方面正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从而引发了沿岸诸国对其激烈的争夺,其中美、加、俄三国表现得尤为积极。面对北极重要的战略价值以及归属问题,三国之间的博弈和较量陷入了囚徒困境,这种囚徒困境所体现的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和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可能会对北极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只有建立一种协调机制来制定有效的法律,管理北极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北极资源,才能使诸国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群治理:摆脱“囚徒困境”的双重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囚徒困境"模型揭示了城市群治理中的合作理性与个体理性之冲突,但是囚徒困境的三个潜在假设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城市群的博弈现实。中国城市群治理摆脱"囚徒困境"存在着双重动力。第一动力:城市群治理过程不是一次博弈,而是城市政府之间无限次重复博弈,这将提高区域合作的概率。第二动力:合作策略不是基于道德,而是城市政府者基于收益最大化而选择的理性策略。通过有效区域规则设计,对合作方公平分配合作收益,对违约方增加违约成本,从而改变理性经济人的目标函数,引导城市政府选择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了处于“囚徒困境”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提出了地方政府寻求正和博弈解的两条途径:从外部引入中央与社会两参数,形成多维互动,从内部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