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秩序理论仅作为治安管理学的一个理论问题研究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治安学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治安秩序理论、治安管理理论和治安问题理论都是从属于治安学的并列子学科,是治安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支柱,治安秩序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2.
治安的过程就是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治安学研究围绕着治安秩序展开,以治安秩序维护作为学科任务。治安秩序的维护具有完整的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控制过程。在治安秩序维护中,必须树立过程性思维,根据对治安秩序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治安秩序维护依据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由治安预防、治安控制、治安处置和治安重建四个环节构成。治安预防是治安秩序维护的基础,治安控制是治安秩序维护的核心,治安处置是治安秩序维护的关键,治安重建是治安秩序维护的本质。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绪论一、治安的含义 (一)古代治安的含义:政治清明、国家安定。 (二)现代治安的含义:一是指社会治安秩序;二是指维护社会治安的活动,即治安工作。二、治安管理的概念,是国家警察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以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依法从事的行政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警察执法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和阻挠,执法权威受到挑战。治安权威在治安秩序结构中与治安规范、治安实体共同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动态整体。因此,从治安秩序结构角度看,要实现重新树立警察权威的目标就要在强化治安权威本身的前提下,借助于完善治安规范,并从治安实体着手以达到重塑和巩固警察权威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治安传唤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的执法活动 ,为了保证治安传唤适用的正确性 ,治安传唤的适用主体必须是法定主体 ,适用对象必须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嫌疑人。在实施过程中 ,强制传唤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要严格控制口头传唤的范围 ,同时传唤证的填写要准确、规范 ,另外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嫌疑人 ,也不能将治安传唤与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混用。  相似文献   

6.
治安承包的理论基础及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安承包分为治安管理承包和治安防范承包,治安管理承包的发包人只能是公安机关,治安防范承包的发包人既可以是公安机关,也可以是公安机关之外的单位或组织。倡导“多元共治”理念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治安承包的理论基础。治安管理承包和公安机关作为发包方的治安防范承包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委托关系,而发包方为公安机关之外的其他单位或组织的治安防范承包所承包的内容属私法领域的事项。因此治安管理承包和治安防范承包均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论治安秩序本质——治安秩序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秩序本质是治安秩序的根本属性,是构成治安秩序的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治安秩序中确定的、稳定的、一般的东西,它是治安秩序现象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根据。治安秩序本质从其结构模式上来看,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社会关系层面和社会特质层面。治安秩序是社会关系协调状况的反映,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有关公共安全、社会安宁的,主要由警察机关管理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8.
从学科逻辑起点范畴开始进行范畴推演是构建治安学学科体系的具体方法。"秩序"是治安学的逻辑起点;从确定学科逻辑起点开始,经横向和纵向两条路径的治安学范畴推演构建治安学学科体系。横向上,治安学有"治安现象"、"治安实体"、"治安本质"三大范畴。纵向上,"治安现象"有"治安问题"和"治安秩序"两类二级范畴;"治安实体"有"治安主体"和"治安客体"两类二级范畴;"治安本质"也有自己的专门属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麻将盛行的异常现象是一种治安失序,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产生这种治安失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治安秩序结构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将它们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治安权威控制弱化、治安规范约束力下降、治安客体不遵守治安规范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内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治安调解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安调解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中一个重要的辅助措施。全面把握治安调解的条件,准确界定“民间纠纷”的内涵和外延,正确理解“因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及“情节轻微”的含义,是公安机关正确执行治安调解这一法定措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治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这里的"治安行政力量"即指治安管理,它是公安机关对社会管理、控制的一支重要行政力量,它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形势、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治安管理思路、措施和方法的一项行政管理活动。治安管理占据公安业务的大半壁江山。治安学学科建设建立在治安管理活动基础之上,即治安学学科建设不能离开治安管理活动实践。在国家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积极实践的背景下,探讨治安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切合法有效的治安管理活动(治安行政权力行为)都应出自适格的治安行政权主体。治安行政权主体,是指享有治安行政权,能以治安管理组织的名义实施治安管理活动,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并且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和个人。确立和研究治安行政权主体的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的关键时期,治安秩序在现代性本身和转型所带来的双重风险下显现出复杂性、动态性和信息化等特征,秩序维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如果说治安秩序结构研究是治安学基础理论的原始基点,那么治安秩序便由治安主体、治安实体和治安规范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衡形成了治安秩序。建构现代治安秩序的过程就是按照国家治理理论嬗变产生符合现代治安特征的结构要素,并形成动态平衡的治安秩序的过程。同时,治安秩序作为其他社会秩序运行的保障,其演进发展也是国家治理效能和社会关系协调与否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
治安防范评估对治安防范及其他公安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导向意义,但如何评价治安防范的成效,即治安防范评估指标问题,仍有待于深入研究。治安防范的对象——治安危害及其评估指标,可分解为案件(事件、事故)统计数、公众安全感和危险等级等。治安防范的评估指标,即公安部提出的“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注重于指标的量化规定及实际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治安秩序是治安学不可逾越的核心概念。研究治安秩序首先就要研究治安秩序的特征,将治安秩序与其它社会秩序区别开来。治安秩序是一种不能独立存在的社会秩序,它存在于社会秩序的临界点上,是从对立面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一种社会秩序,是随着阶级秩序的出现而出现,是只能由刑法规范来调整的一种社会秩序,是其它社会秩序得以存在的基础。治安秩序的这些特征有助于人们对治安主体、治安学与公安学、警察学的关系、警察执法权威根据等问题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治安行政监督是公安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相对人遵守和执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察看、了解并督促其履行治安义务的行政执法行为。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监督的职能得到了强化。为此,要充分发挥治安行政监督职能作用,必须明确治安行政监督的性质、方法,并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规范治安行政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客观条件和多样化的利益需求,我们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适应多元化社会治安需求的现代治安管理体系,构建涵盖各类社会治安主体的治安治理模式。"双重社会秩序"的核心是将社会秩序规则定义为自发秩序(内部规则)和人为秩序(外部规则)的集合。通过对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协调,构建符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基本国情的多元化治安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8.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通过调解的方式,对社会危害轻微的“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进行处理的一种特殊方式。文章对治安调解的特征、适用原则、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探讨治安调解对公安民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系统规定治安管理处罚主体、程序、执法监督等内容的法律,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基本程序规范。这部法律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治安权益、规范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法行使治安职权、依法处理治安案件、依法处罚治安相对人等方面,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这部法律审议和修订过程中,对警察权的规范和控制一直是被关注的事,这正是由于警察权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与否。  相似文献   

20.
对治安秩序进行横向解剖,它是由治安秩序的观念层面、规范层面、组织层面和行为层面等四个方面构成的。观念是治安秩序的前提和基础,规范是形成治安秩序的标准和依据,组织是治安秩序的保障和条件,行为是治安秩序的表现。治安秩序的任何一个层面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治安秩序,但认识和把握治安秩序又不能离开任何一个层面。只有对一定时空点的治安秩序的各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治安秩序状态及其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