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继强 《北方法学》2011,5(1):60-66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之精髓不仅在于其建构的力量,更在于其批判的精神。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法律观而言,它要求法律把自己的根基建立在常人生活和常人的伦理实践之中。它的适用不应局限于研究一条具体的法律规则,而要以生活世界之伦理法则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沟通制度与生活的两界,把法律作为一项追求"正直"美德的整体人类事业来实施、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王秀梅 《法学》2006,(12):3-11
对萨达姆的审判及其绞刑判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依据当前国内外媒体,包括美国和英国等媒体的报道,从法律的视角,对萨达姆的身份、审判萨达姆法院的合法性、法院实体管辖权与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终得出了萨达姆的死刑判决是个象征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司法伦理是一门探讨法官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法官只有具备了美德才具有道德价值。司法伦理掌握司法本身的道德性及其理性价值、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是对司法、文化与法官间的协作以及一系列共同、基本的伦理价值、规范及态度之基础的寻求和建构。司法公正既意味着维护公义也意味着“善”。对于法官的道德要求,就其形式而言,都试图将法官塑造成为比现状更加完美。司法的本体世界就是一个道德世界,是法官所从属的真正在职业精神上自觉的世界。法官生活的道德标准惟有借助于司法伦理才能形成,司法伦理的目的是为法官自身建构一个与其职业相关联的秩序。  相似文献   

4.
崔磊 《法制与社会》2011,(2):147-148
理论上,国家追偿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语,但它对我们来说却又极其陌生。因为,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该问题均谈之甚少。关于国家追偿的本质,世纪之初,流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替代责任说";二是"国家监督说"。实际上,任何立法都是利益衡量的结果,国家追偿亦不例外,其实质应当是责任回归,公平再现,以更好的平衡各方利益,彰显和谐、公平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5.
胡飞 《中国司法》2013,(11):94-96
检察权与辩护权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而创设的,其原本只有立场和职能的差异,并无价值之根本冲突。因此,正视检辩双方的关系,在肯定其平等对抗同时,有必要强化双方的协作。作为"权力"与"权利"的协作,其若能在实体与程序等领域有所突破,将重置诉讼各方的权责分配,并为监督、制约和规范刑事诉讼中各方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涛 《政府法制》2010,(20):27-27
英国人喜欢看书是出了名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分界线上,有一个名叫海伊的小镇,这里被誉为"世界旧书之都"。  相似文献   

7.
2000年7月27日,世界各国媒体纷纷转载了英国《泰晤士报》的独家报道:63岁的萨达姆·侯塞因总统已身患重病,并且很可能是癌症。该报还预测,萨达姆不断恶化的健康状况将进一步加剧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其悉心维护了20年的江山社稷坚不可摧的神话,也面临破灭的危险。萨达姆还能扛多久有关萨达姆身患癌症的传闻,已经得到了多种渠道的证实。一位生活在约旦的伊拉克消息灵通人士说:“萨达姆很有可能得了癌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学的学术伦理是中国法学的生命线。中国法学的学术伦理的核心概括便是学术尊重,包括尊重事实,尊重相关专业知识,尊重他人的学术劳动与学术成果,尊重学术对手及其呼拥者和追随者。违背法学的学术伦理最终就是违背法学的责任伦理。由刑法在整个法治体系中的"保障之法"和"后盾之法"的地位所决定,违背刑法学术的学术伦理及责任伦理或许将是违背法学伦理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矛盾纠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个伦理课题,有着深厚的伦理价值:内含主权在民和平等正义的价值理念,内含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能克服经济人"搭便车"或机会主义行为,强调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一致性,是政府实现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  相似文献   

11.
闵越 《检察风云》2014,(19):72-73
我有一个梦想。 让每一个新生儿听到世界的第一个声响是"敦煌"雅乐的祥和之音。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从艳阳当空到晚霞夕照,弦歌多彩的人生,欢悦于乐,纵情于琴,让国乐风飘、琴音绕梁相伴年年岁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的文化惯性导致了从传统"泛道德主义"的乌托邦走向了"泛法治主义"新的乌托邦,对法制的过分依赖与迷信使得法律职业伦理与社会公理渐行渐远。法律职业伦理面临着路径选择的难题,法治社会无法离开社会伦理的支撑与制约,从小众化回归以社会公理为表征的大众社会伦理,强化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养与修养,是法律职业伦理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的拆迁工作中,暗箱操作、暴力强拆、补偿过低等问题时有发生,饱受各方诟病。近年来,重庆、山东德州、湖南江华等一些地方开始探索"阳光拆迁",人们关心:"阳光拆迁"如何让各环节信息披露由"暗箱"变为"阳光"?利益补偿,如何换位思考、及时到位?城镇化进程,如何让征地赢得民心?  相似文献   

14.
樊中泳 《法制与社会》2010,(23):279-280
以儒家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社会,自古就对"死"十分重视:从人死前要"尽孝",到人死后要"厚葬",都体现了一种对死的神圣的敬畏;法家方面,则通过预设"人""趋利避害",怕死等属性,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以君主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而孔子和韩非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他们的文本《论语》和《韩非子》中,"死"和他们各自设定的社会结构的起源息息相关。本文旨在以"死"为切入点,以"死"为线索比较初期法家和儒家的社会观区别。  相似文献   

15.
婚内强奸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本文先是系统概括了各方不同的主张,继而通过对不同主张的简要评说后从犯罪的基本特征和犯罪构成要件阐释了婚内强奸行为成立强奸罪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美国以天下为己任,在全世界推行自由民主观念。而萨达姆以统一并复兴阿拉伯世界为使命。其实,两者在本质上如出一辙,都是霸道而非王道。  相似文献   

17.
胡印斌 《检察风云》2010,(18):75-75
"养生大师"李一陷入几乎众口一词的批判和讨伐中。这名号称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被各方猛烈批判。  相似文献   

18.
环境犯罪与生态伦理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以生态伦理的视角来看,环境犯罪在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联系中被赋予新的特征,即是环境犯罪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一种表现行为,是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侵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利益与权利,否定环境、资源的内外在价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鲁迅文学中的疾病叙事不仅体现着鲁迅的医学背景、人格影响,而且灌注着鲁迅自己对生命的伦理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张安乐死,能医的就医,不能医的就帮助他死得没有痛苦;二是反对酷刑与虐杀,批判国民性中对科学的精神没有兴趣,而把聪明才智都挥洒在这种给被害人带来无穷而难忍的痛苦的虐杀与酷刑上;三是尊重残疾者但反对滥施同情,体现出肉体之小与精神之大的辩证认知。鲁迅的这种生命伦理观念既是鲁迅自身疾病纠缠的生命体验的升华,也是科学精神与生命哲学互织的结晶。鲁迅在其一生中对生命伦理现代化的思考与践行,体现出的正是他对《新青年》催生"最后觉悟之觉悟"即伦理觉悟的启蒙方略的主动呼应。  相似文献   

20.
“开颅戒毒”成为近期社会一个争论热点,卫生部对这一颅脑手术用于戒毒叫停,也引起了各方的不同反应。国际上对试验性医疗行为,往往都是由医疗机构下设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来决定是否实施或终止的,而在我国却是一个立法空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谨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关于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立法工作做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