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上,曾经提出"一线一轴"的构想,其中,一轴即为长江。2014年,"打造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河流。长江黄金水道贯通东中西部、通航能力强,目前干线货运量约20亿吨,位居世界内河第一,为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的10倍和4倍。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这是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  相似文献   

2.
周毅 《当代广西》2009,(12):34-35
西江属于珠江干流,是我国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航运大河,是国家内河水运规划“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一横,素有“黄金水道”美誉。西江占据广西90%的内河运量,流域桂西、桂东,涵盖广西7市,覆盖全区人口56%,占全区总面积80%,而西江航运干线则是沟通粤、桂、黔、滇以及港澳地区水运的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3.
长江航道作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重要水路运输大通道,在流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长江航道是流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航道的间接生产性,不仅影响着直接生产部门的成本和利润,而且为其他产业创造发展机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正效应。因而,长江航道对沿江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岸线土地增值、沿江城市化进程、自然环境的改善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各行各业都应紧密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深入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原理,阐述了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内涵及其意义,分析指出了长江航运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系统地论证并提出了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1994年11月上旬,“长江航运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就长江航运业如何走出目前困境,充分发挥航运在建设长江流域经济带中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副部长吕薇接受笔者采访,谈了自己的见解。 吕副研究员说,长江航运是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基础条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对外开放口岸增多。到1992年底,长江航运主干线流经的六省一市具有水运、空运、陆运开放口岸共25个,长江沿岸有15个开放口岸,占这一地区开放口岸的60%。其中10个开放口岸允许外轮进入。这说明长江航运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内河航运长期投资不足,航道年久失修,航道淤积严重,运能下降;由于多种运输方式的竞争,特别是铁路对航运的竞争,相比之下,水运运价高、速度慢、竞争力不强。因此,内河航运生产和建设近几年一直困难重重。据统计,今年1至5月份,长江轮船总公司完成客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8%,旅客周转量下降14.3%,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4.5%和5.2%。长江主要港口吞吐量完成5903.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8%。 那么,长江航运如何才能有较大地发展呢?吕薇同志认为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对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吕长红 《长江论坛》2006,(5):26-28,60
长江江苏段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航行条件优越,是长江干线运输最繁忙的流域。江苏沿江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城市密集,外资进入集中,开发区密集,制造业聚集,开放效益明显。长江江苏段水运的发展推动了沿江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了,又相应地带动了水运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从长江江苏段水域的水运价值及发展潜力入手,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其对江苏省沿江、江苏省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义华 《世纪行》2008,(2):24-24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运需求旺盛 湖北是水运大省,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厚”的水运优势,在全国水路交通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省通航河流229条.航道里程8988公里.其中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六位,长江干线通航里程2838公里中的834.2公里在湖北境内,是沿江各省区市干流航道最长的一段。国家规划的二十条水运主通道,在湖北境内有长江、汉江和江汉运河三条,境内长江航道里程长1038公里,占长江干线通航里程的36%;国家规划的二十八个内河主要港口.湖北有武汉、宜昌、荆州、黄石港等4个。  相似文献   

9.
金义华 《世纪行》2006,(3):27-27
长江江阔水深,一年有六七个月的丰水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重要的水上运输大动脉,对促进长江航运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能源紧缺、陆路运输成本上升、运力紧张形势下,长江航运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为加强长江干线航道的管理和养护,保证航道畅通和船舶航行安全,进一步发挥长江航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宜宾至浏河口长江干线航道上航行的下列船舶(包括排筏),除第三  相似文献   

12.
卞彬 《重庆行政》2016,(3):70-73
正纵观世界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已成为各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带和城市密集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其发展涉及很多层次和内容,其中,促进长江航运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是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选准促进长江流域的航运物流产业大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起长江航运优势战略、突出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发展战略、强化航道优先发展战略、强化信息先导发展战略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长江是我国横贯东中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承担了沿江地区85%的大宗货物和中上游地区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纽带作用。近年来,随着大量化工园区沿长江集中布局,长江干线危险化学品运输量以年均近10%的幅度快速增长,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仓储、装卸、运输、污染物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国家核心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当前时期,如何抢抓新机遇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是武汉市面临的一项重大研究和发展课题。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夯实和增强港口基础建设及通航能力;提升航运产业市场化水平;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强口岸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航运近年来快速发展,运力达到640万载重吨,货运量达到1.5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1.5亿吨,集装箱达到100万箱,但航运服务业软实力尤显不足。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增强重庆航运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抢抓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机遇,利用重庆航运的影响力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航运金融、保险、信息、电子商务等服务能力,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要素集聚、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国发[2014]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中,近几年来,中国内河航运经过初步改革,已有了振兴。以担负全国内河货运量百分之八十的长江水系为例,一九八四年内,打破了航运分段管理和干线由国家独家经营的局面,相继成立国营、集体和个体航运公司达六十余家,航运企业增至八百零三家,船舶增至八百五十多万载重吨。此外,淮河、珠江、湘江、赣江等内河也都出现了多家经营、百舸争流的局面。政策上的失误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天然河流五千八百多条,大小湖泊九百多个,自古以来就是内河航运比较发达的国家。距今四千年前的夏代,我国劳动人民就能制造结构复杂的木板船,帆船各部份的设备也已大体  相似文献   

18.
借鉴安徽经验发展武汉航运促进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军 《长江论坛》2005,(6):39-41,45
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航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沿江省市纷纷行动,长江水路运输已摆脱徘徊不前的状况,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以安徽最为成功,基本经验是:政府高度重视,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最为关键的是金融机构与船务公司携手合作:银行提供船舶抵押贷款,并委托船务公司进行管理.武汉及湖北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长江航运前景十分乐观,应在借鉴安徽经验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民歌的沿江调查及研究,从“流域-人-歌”三者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为自然区域、作为文化“通道”和“界限”以及作为经济带三种视域下,流域-人-歌三者之间存在互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歌的存承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在国家大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应立足于新兴的流域(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加强对长江流域民歌文化带的保护,进而打造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