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地方,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在高校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党委领导工作的重心。要坚持高校党委领导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核心地位,更新高校党委领导的工作思路,加强校园和谐体系的建设,共同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赵爽 《世纪桥》2009,(19):81-8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必须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文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以及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党建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的新任务。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各高校党务工作者,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构建和谐高校进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构建和谐高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党对高等教育坚强领导的重要举措,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本文在阐述了构建和谐高校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政治保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目标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民主政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用;民主政治建设应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通过和谐社会的构建来推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党组织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扮演好引领者、助推者的角色,充分发挥领导  相似文献   

8.
试析工会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为自身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环境,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工会作为高校联系教职员工最多的组织,是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肩负重要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做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细妹 《求实》2006,(Z1):273-274
一、做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做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主要任务、主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和重要任务,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1].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近来,按照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各高校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高校党的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总结、交流各高校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经验,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特联合举办“全国高校‘加强高校党建建设和谐校园’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主要任务、主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和重要任务,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党和国家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又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大学作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场所,能否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并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产生的社会根源,分析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以及新社会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抓住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快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简称“三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化”并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一、加快工业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构建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决议》既强调了党在领导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同志面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们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20.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