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一、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经历最丰富 朱德诞生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灾难日重的年代,从小就听到“国家要亡了,快救国家呀”的呼唤。为救国,他23岁时投笔从戎,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秘密加入同盟会,开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朱德是攻打总督衙门的前驱队长。接着,他作为滇军重要将领参加了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从德国、苏联留学回来后,朱德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领导南昌  相似文献   

2.
1911年11月,朱德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不久便毅然参加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起义,曾率先锋队攻打总督衙门,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中。然而,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袁世凯攫取和践踏。朱德依然忠于共和建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1916年春,他跟随蔡锷参加反袁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争夺泸州,大战纳溪。战斗间隙,他在叙永县即赋此诗。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早年m身旧军队。1911年秋.他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就加入了蔡锷领导的新军任少尉排长,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在旧军队的十余年间,朱德参加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战役。由于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朱德很快被逐级提升为少将旅长.成为滇军名将,位列滇军“四大金刚”之首。青年时期的朱德,胸怀救国救民理想,虽身居高位,但目睹辛亥革命后中国内战频仍、民不聊生的状况,陷入一种怀疑和苦闷状态,似乎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出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风华正茂的朱德随蔡锷领导的援川军踏入川南几年间,战功卓著,奠定了名将的地位。但是,“群枭易市争棋动”的局面,有违他“誓将铁血造共和”的初衷。此时的朱德感到烦恼、抑郁,其思想与行动处于不稳定的、矛盾的状态中。正当朱德苦闷、徘徊之时,一个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孙炳文出现了。孙炳文,1885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城郊魏家山,自幼苦读,后考入北京大学。他思想进步,参加革命后,以同盟会京津分会文牍部部长身份兼任《民国日报》总编辑。因谋刺原摄政王一事泄露,遭袁世凯通缉,被迫潜回南溪以教书…  相似文献   

5.
王为衡 《湘潮》2011,(10):6-9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在一次讲课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生中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蔡锷,一个是毛泽东。参加共产党以前,我的老师是蔡锷,他是我黑暗时代的指路明灯;参加共产党以后,我的老师是毛泽东,他是我现在的指路明灯。蔡锷何以成为朱德的老师和指路明灯,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人生交往与情谊?这一切,还得从辛亥革命到来之前的岁月谈起。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1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在20世纪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中,朱德的名字是不朽的。他早期是怎样拿起枪杆投身革命的呢?与他一起奋斗的家人又是怎样的命运呢?在党内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特别是在黑白颠倒的“文革”中,他又是怎样襟怀坦荡、顾全大局的呢? 近日,笔者专访朱德的嫡孙、空军大校朱和平同志,听他讲述“爷爷”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早年出身旧军队。1911年秋,他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就加入了蔡锷领导的新军任少尉排长,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在旧军队的十余年间,朱德参加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战役。由于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朱德很快被逐级提升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1):28-29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四川仪陇县的一个佃农家庭。社会的黑暗、民族的苦难将他推上了20世纪的历史舞台。从此,他的名字就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46年11月30日,周恩来在庆祝朱德60寿辰时曾致词说:“亲爱的总司令,你的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即将过去,中国以辉煌的成就迎来了新千年。 回眸20世纪,那是充满着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解放与奴役压迫的斗争的一个世纪。在20世纪之初,中国濒临于灭亡的边缘,世界帝国主义联合进攻,打到北京,清王朝成了“听命洋人的朝廷。”中国人民被敲骨吸髓,陷入苦难的深渊。于是有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瞬间就被袁世凯篡夺,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蔡锷等发动了反袁的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失败,但是,中央政权仍在北洋军阀各派系控制下,各地大…  相似文献   

10.
李新市 《党史纵览》2011,(11):34-37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新中国的开国元帅朱德.早年曾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他在滇军中历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在斗争中.朱德结识了晚清反对封建专制的先驱者之一蔡锷.与蔡锷的相识.使朱德的才能得到提高、人生道路走得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1.
“住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每当我们读着朱德这些豪迈诗句,他那响亮的名字,他那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经历,他那成武、刚毅、正直、谦逊的形象,便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朱德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从他的光辉一生中采撷出一幅幅多彩的历史画面,编成这本(朱德人生画卷)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以此寄托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崇敬和怀念。朱德,作为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自己7o年奋斗不息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的现代历史和党史、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青年时代就怀着从戎救国…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8,(1)
今年1月,是朱德、陈毅与湘南党组织共同发动的湘南起义60周年。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的又一次重要起义。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领部分起义军果断地作出了“直奔湘南”的决策。1928年1月初,朱德、陈毅率部进抵湘粤边界的  相似文献   

13.
1922年6月,朱德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名誉、金钱和地位,从重庆朝天门码头登上江轮,沿着奔腾的长江顺流而下,到上海去寻找革命领路人——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跳出了原先局限于四川、云南、贵州的小圈子,跨进了一个新世界。这次行程是朱德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他一生道路中一个伟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了革命的新生。朱德早年就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了同盟会。在积极参加同盟会秘密革命的同时,他认为自己“终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①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到蔡留…  相似文献   

14.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一个农民家庭。蔡锷小时候聪颖好学,10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能写出文笔流畅的文章,12岁被同乡维新学者樊锥收为免交学费的弟子,次年院试,考中秀才。1897年,年仅16岁的蔡锷,从家乡徒步数百里来到长沙,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著名的湖南时务学堂。正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蔡锷的远大志向湖南时务学堂,是一所培养维新人才的学校。总教习梁启超在教学中,大力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广泛介绍西学,抨击和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蔡锷在…  相似文献   

15.
1909年春,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毕业后到新编陆军蔡锷部担任副班长。 同年11月15日,时任排长的朱德随援川军踏上征程。几经战斗,援川军占领了宜宾城,解了革命同志军之危。朱德在援川战斗中“指挥有方,战功卓著”,被授予“援川”勋章,晋升少校。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25日,蔡锷等宣布云南独立,决定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年仅29岁的朱德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他率部打得北洋军“横尸遍野幻魂飞”,一举夺取了棉花坡战役的重大胜利。进而攻占了泸州,立下卓著战功,升为少将旅长,驻守泸州、宜宾地域。 在征战川南几年间,朱德战功显赫,奠定了名将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创建人民军队方面的建树。在纪念南昌起义和建军六十周年之际,本文试图就朱德在南昌起义和创建人民军队初期的突出贡献,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赵秋梧 《党史文汇》2007,(11):23-24
1913年秋,朱德被蔡锷派往云南陆军第一师任营长,该营驻防在滇越铁路沿线的蒙自、个旧、临安一带,主要任务是剿灭土匪,巩固边疆。在这里,朱德同法国殖民统治者用新式步枪武装起来的土匪打了两年仗,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重重包围,决定分兵南下,朱德率领一部分起义部队首先出发。起义失败后,部队处境极其险恶,敌人大军压境,而部队内部在组织和思想上都相当混乱。面对人心涣散、困难重重的现实,朱德对部队进行了三次整顿,又称“赣南三整”。  相似文献   

19.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与湘南地方党组织共同发动的湘南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几大起义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和“左”的影响,对这次起义的研究一直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甚且曾一度被视为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给湘南起义的研究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20.
1911年11月1日,云南省的起义官兵在昆明五华山上的两级师范所在地组建了“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公推年仅29岁的青年将军蔡锷为都督。蔡锷有两个弟弟都在湖南邵阳的老家务农,闻听大哥当上了大官,都有说不出的喜悦。大弟蔡钟时年25岁,小弟刚19岁。两人商量后,决定先由蔡钟去云南看望多年没见的大哥,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蔡锷谋个一官半职,跳出“农门”。蔡锷见到已长大成人的大弟,内心异常高兴,便招待他在都督府里住下。过了几天,大弟却无走的意思,还期期督,带头安插亲朋,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还会跟着做。这样对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