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上海航天科技工业是上海工业和上海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这块建设和发展的热土上,上海航天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科研实力大增,型号试验不断成功,民品开发不断创新,上海航天已融入上海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中。因此,上海航天精神已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一、上海航天精神是在上海航天事业的创立发展中形成的上海航天科技工业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就诞生在这里。后来为支援国家新兴国防导弹事业,上海又成为了导弹试制技术基地。创业初期,科研生产条件非常艰苦,都是在缺乏技…  相似文献   

2.
未来上海建设“消费服务高地”比建设“生产高地”更重要。城市发展必须要有一定工业发展支撑。没有上海宝钢、上海石化、上海汽车和上海机电等等,就不会有今天的上海。然而,没有发达商业.没有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没有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外滩、陆家嘴,上海浦东两港等,更没有今天的上海。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和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2年7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开幕。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发展”。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和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上海市市长、研讨会组委会名誉主任陈良宇在开幕式介绍了上海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近期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表示期待着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4.
1956年是上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过去的研究认为,这一年上海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历史机遇,上海的经济建设由此获得10年大发展。本文通过对党的八大前后相关战略、方针的研究,对照同一时期上海发展战略的转变,以揭示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更加深入认识上海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上海改革的顶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治设计范畴的“十二五”改革顶层设计,是上海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登高望远,研究和设计系统性重大改革,为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发展谋篇布局提供翔实思路和对策,增强改革发展的总体性、体系性、层级性和互动性,是这项顶层设计的精髓和灵魂。本文围绕上海“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一目标,聚焦五年改革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问题,研究战略背景、战略布局、战略选择和战略决策,从统领全局上,探讨解决上海“十二五”深化改革的总体性问题,以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更有绩效地推进上海新一轮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 10月 10日至 17日 ,我们成都市委党校第 31期局级班学员根据课程安排到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异地考察学习。通过听讲座、参观上海城市规划展、考察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等现代大型企业的厂区及生产状况、参观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的发展情况等形式 ,我们对上海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照上海的发展和成都的差距 ,我们不断地探寻促进成都发展的方法和对策 ,为此 ,写成这份报告 ,希望能从中探索我们成都经济发展之路。一、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上海市辖区面积为 6 4 30平方公里 ,城区面…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是上海城市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十年。在十年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中 ,市建设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地推进上海的城市建设 ,为上海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坚持改革创新 ,是上海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的一条主要经验。(一 )九十年代初 ,城市布局不合理和基础设施老化 ,使上海显得不堪重负。在上海发展变化的关键时刻 ,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 ,并且邓小平同志对上海提出了“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和希望上海“一…  相似文献   

8.
"三农"工作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不同时期,"三农"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不同。近年来,上海"三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适应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上海的"三农"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相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创新提高,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三农"各项工作新发展,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力量.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对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与一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上海工人阶级从诞生起,就与机器大工业相联系,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优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不仅公有制经济成分相对集中,而且大量应用最新的生产技术,从而使上海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得到了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上海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升级换代,大规模采用信息技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再次得到了提升.目前,上海用“科教兴国”的主战略来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发展,而发展上海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又关系着上海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工人阶级继承优良传统,依据时代的要求发展先进性,对实现上海市委确定的“四个中心、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市发展空间问题,上海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作出兴建卫星城的决策,先后规划,并开工建设了闽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五座卫星城。卫星城的建设不仅为当时上海的发展、特别是为以机电、化工为特色的重工业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也为今后上海的城市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党报研究》2004,(3):45-45
一份观察海内外信息产业发展、跟踪城市数字化进程的媒体《IT时报》日前在上海创刊。这是上海第一份信息产业类报纸。上海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和城市数字化建设的主导城市之一。《IT时报》的应运而生, 填补了上海本地报纸的一个空白。这家报纸将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中央领导从战略上先后对上海提出"有前途、要发展",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等要求,不断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研究党中央关于上海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的演变历程、主要特点,总结其经验启示,从而为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央关于上海发展战略的实践提供借鉴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上海处在发展模式转型、体制深层次转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上海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和潜伏的矛盾开始显现,同时又遭遇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使得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面l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产生的背景,探讨相应对策思路,对于确保上海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与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上海解放50年以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在政治上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冒险家的乐园”改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上海,同时也表现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上,从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这两次发展高潮使上海完成了两次历史跨越,把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上海带入二十一世纪。第一次发展高潮与第一次历史跨越建国以来上海的第一次发展高潮和历史跨越是1956年到1965年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发展高潮使上海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明确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上海迈向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上海市府根据这个精神,当即作了全面步署,并划定在2010年必须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五年过去了,五年来上海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实绩证明上海已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但是,环顾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上海内部环境,我们深感形…  相似文献   

16.
上海纺织工业的历史性转折,启动了再就业工程 上海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上海纺织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曾经有过自己光辉的历史。从1949年到1996年上海纺织局创造产值6699亿元,利税828亿元(其中1981年一年就达到41亿元),出口创汇314亿美元。上海纺织局在自身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吸纳了大量劳动力,1988年职工总人数达到55.16万人,另有离退休职工27万左右,号称80万大军。半个世纪以来,上海纺织为上海稳定、为上海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上海的母亲工业。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5月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上海创新转型,砥砺奋进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与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的上海代表共商国是并亲赴上海视察,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艰难跨越作出重要指示,指明前进方向。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统领全局,按照中央当好全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上海,历来是全国的上海。一方面,由于上海自身缺乏能源、原材料和市场,因此上海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全国各地的支援,否则,上海也成就不了今天的上海;另一方面,上海也以其在全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和突出的综合实力,长期以来,一直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支援着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在全国一盘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支援全国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也在发生着或潜移默化,或对比强烈的不同变化。本文试图对上海在改革开放前后支援、服务全国特点的变化,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五个方面作一个…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上海的改革开放,是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市委、市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遵照邓小平“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①的教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到上海改革开放的实际中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思路。新思路带来新举措,新举措取得新成就,新的发展思路使上海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和…  相似文献   

20.
王晶 《奋斗》2004,(5):32-33
从哈尔滨自身的条件出发,哈尔滨应该是一个复合体城市,因此开展都市旅游也应该是多元化发展。市况不同、资源不同、知名度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上海有上海模式,哈尔滨也应该探索富有哈尔滨个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