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初步确立起来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就体现在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之中。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的仔细解读,可以发现活动的个人,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点之所在。借助活动的个人这一原则的确立,马克思一方面克服了黑格尔的理性形而上学思想,另一方面直接超越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为其后来从实践的角度展开对个人和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这种个人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是通过追述历史、考察现实,并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得出的。马克思在经历了《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思之后,退回书房对前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察,最后,通过对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批判,得出结论: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相似文献   

3.
尽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立足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也确实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一些内在悖论,但由于此时缺乏应有的经济哲学的基础理论,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市民社会的经济属性和经济规定,因而也还没有真正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此而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只是"颠倒"而非"超越"了黑格尔哲学。重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对于准确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早期就对市民社会进行过分析和批判,其分析和批判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成果体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这两个文本中,主要是从一种法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市民社会;第二个阶段的成果则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文本中,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市民社会。马克思早期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尽管存在不少问题,却是一笔重要遗产,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该著作虽远未形成完整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但却蕴含着对马克思后来完成哲学革命、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有重大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四大哲学创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初次自觉结合、唯物主义矛盾辩证法的第一次实质性探讨、"具体对象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基本形成、"经济因素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的初步阐明.本文对<批判>的上述哲学创新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对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中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批判>不成熟论"做了一个批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罗伯中 《理论探讨》2006,1(5):48-50
国内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早年先后经历了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三个阶段;他早年的政治哲学立场是卢梭式的民主主义立场;其哲学基础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命题。通过对马克思早年所有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真正民主制国家”意义上的政治批判才是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活动的中心;而马克思的立场与卢梭等近代哲学家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但在官僚制国家与真正民主制国家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批判贯穿了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发展及其转向,在《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重大转向,马克思在批判以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思想后,将宗教问题的根源指向市民社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分析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逐渐将宗教、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指向了物质生产,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宗教问题归纳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中。简言之,马克思宗教批判伴随着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重新考察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动机。  相似文献   

8.
“主体”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理论课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青年马克思“主体”思想变革的起点。借助于主谓颠倒法,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国家观的神秘性质,将主体的内容从抽象的理念置换成了经验性的存在,即完成了从“地上的神”到“现实的人”的主体转换。《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从之前的封建国家批判推进到了资产阶级国家批判,进而深化了对“主体”问题的思考。在与鲍威尔的论战中,马克思借助政治批判与市民社会批判,将宗教层面的主体(“犹太人”)还原为世俗层面的主体(“利己的人”),并提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理论逻辑。人的解放理论则为新主体的生成开辟了理论空间,并最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作为“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无产阶级)。把握马克思早期关于“主体”问题的视域转换及其演进逻辑,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主体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直接生活的生产——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所赖以出发的现实前提和基础究竟是什么?从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一直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除了物质资料生产,还应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准确地讲,唯物史观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现实前提和基础,是由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所组成的统一的社会生产,即直接生活的生产。早在唯物史观形成时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萌发了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统一体中寻找国家产生根源的思想。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由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所构成的现实生活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的科学原理。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总结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进展,进一步对直接生活生产的原理做了全面、精确的表述,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1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在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撰写的序言,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对人类解放问题的深刻思考与人类解放道路的初步探索。全文以"人的解放"为内在逻辑主题,以宗教批判来关切现实中的人为批判起点,以德国制度和哲学批判来回应现代国家难题为批判主线,以无产阶级担负的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为批判旨归。进一步厘清《〈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在批判逻辑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直接关系到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关系到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把握,关系到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作深入研究。马克思深刻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及其颠倒逻辑,由此驳倒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论点,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集中在对其抽象人权和金钱崇拜的批判上,揭示出所谓的人权不过是市民社会成员的人权,并非普遍的人的人权,而是抽象人权;指出市民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利己主义"原则是导致金钱崇拜的关键,因此金钱崇拜是市民社会的典型特征。对抽象人权和金钱崇拜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实质内容。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价值旨归是人的解放,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抽象人权和金钱崇拜的批判都是朝向人的解放的,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也的确为他探寻人类解放之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孕育、形成和逐步臻于完善的过程;通过考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有关论述,说明了为什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通过考察马克思晚年《古代社会史笔记》中的有关论述,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阶级社会,而且也适用于无阶级社会以及从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通过考察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有关论述,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也适用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批判,是实践哲学之初显;《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转向;而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最终实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以批判逻辑为视角审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历程,不仅在理论上能够立体地展现实践哲学的动态成型之路,而且在实践上启示我们秉承与坚持马克思彻底的批判精神,实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4)
1843年10月,马克思在巴黎与法国和德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了他们整体的运动状况,深入研究了当时社会先进的政治思想,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在该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丰富的批判思想,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黑格尔国家观的基础上转向对市民社会的探讨,从对现实历史的关注转移到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市民社会。马克思在后期著述中",市民社会"概念的应用明显减少甚至消失。通过对"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资产阶级社会"等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市民社会对唯物史观创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史观之中的人学致思理路。在批判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从而确立了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是类存在物"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从"现实的个人"拓展到"人类社会",系统阐发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源问题尤其针对起源内生性机制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重要环节,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薄弱之处。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存在一个区别于外部理论来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起源的内生性机制,即青年马克思在直接接触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之前对各种蕴含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理论资源的思考和探究。进而,这些思考和探究构成了马克思后来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开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理论准备。起源的内生性包括理论和历史的双重维度:理论维度是指马克思对以黑格尔法哲学为中介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历史维度是指马克思对以法国大革命史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史的探究。通过“史论结合”的内生性探索,马克思超越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重性分裂以及市民社会的自我分裂,从国家哲学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为系统地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夯实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解放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肯定了政治解放的进步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正是通过对政治解放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必须从政治解放进展到人类解放的结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克服市民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赋予无产阶级。这一使命在《法兰西内战》中被界划为"社会解放"。但社会解放还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而只是无产阶级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是对政治解放的辩证否定性环节。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一种辩证否定的批判性话语,呈现为辩证否定的动态结构性过程,人类解放也并不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新哲学的诞生,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贯穿始终,这一根本性的标志使得我们把新唯物主义的诞生归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以异化劳动这一核心理论为基石,以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为关键点,通过批判拜物教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通过批判黑格尔批判了被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的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同时阐发了新唯物主义,开始形成实践唯物主义,既赋予感性活动即实践以物质和精神的成分,又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和精神创造融合一体。唯其如此,真实地再现了马克思新哲学的诞生历程之和谐过渡。  相似文献   

20.
1843~1844年间是马克思社会革命观的初步确立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的革命观,实现了政治革命观向社会革命观的初步转变.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其社会革命观生成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明确了市民社会在社会批判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对“政治革命”限度的揭示是其社会革命观生成的中介,阐明了政治解放只是形式的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论析了超越政治解放的历史主体、主体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革命道路,并通过辨析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整体上对社会革命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论证,标志着马克思社会革命观的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