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5年秋,邓中夏由郴县中学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考入湖南高师,与中夏同分在文科乙班。杨昌济先生其时正在湖南高师和省立一师兼教。中夏十分崇敬杨先生的学识、理想和为人,他和蔡和森常在星期天到杨先生家拜访、求教。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三人在杨昌济先生家相遇了。蔡和森指着毛泽东向邓中夏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的朋友,一师的毛润之君”,就这样,邓中夏与毛泽东相识了。其时毛泽东求友之心甚炽,曾作过一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1,(5)
正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23年毕业。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与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参与创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还是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创作了40多首诗歌,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真实描写了普通民众的苦难,大声呼唤人民奋起斗争推翻旧世界。邓中夏的“红歌”催人奋进,给人力量。他在觉醒年代觉醒。1920年3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中夏参加了李大钊领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他又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4.
李启汉是中国共产党58名早期党员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动和组织了早期工人运动,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运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被著名共产党人邓中夏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李启汉,又名李森,1898年出生于湖南江华码市镇李家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917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上高中。  相似文献   

5.
周达文,俄文名邱贡诺夫,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1920年考入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即专修馆)就读。同年10月在李大钊同志指导下,与邓中夏、高尚德等一起在北京大学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周达文入党后,与邓中夏一起在北京从事工运工作,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之一;而后随邓中夏赴上海大学(于右任办)任教并担任国民通讯社记者,暗中为党中央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及我党与共产国际来往的文件和信件。  相似文献   

6.
邓中夏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中夏,即邓康,又名邓仲解。一八九四年生于湖南宜章邓家湾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一九一七年七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又转入哲学系,一直到一九二三年四月,在北大求学近六年时间。这个期间,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正处青春年少的邓中夏思想迅速转变发展的时期。因此,我  相似文献   

7.
张际春     
张际春,又名晓岚。1900年12月20日出生于宜章县笆篱堡永福局(现天圹乡罗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8岁开始入私塾,15岁高小毕业,17岁考入县閤邑高小。1919年8月,他在县閤邑高小听了从北京大学回乡的邓中夏有关五四运动情况的介绍与演说,深受启发。1920年考入衡阳省立三师。其时,湖南革命运动兴起。张际春在这种时代潮流的推动下,逐步觉醒。他阅读了《新青  相似文献   

8.
邓中夏 ——革命者要吃尽苦中苦 邓中夏曾说过: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解放全人类,道路崎岖,困难极多,革命者必须有吃尽苦中苦的决心,才有胜利希望,才会为革命做出贡献。他这样说就这样做。在他短暂而壮丽的一生中,为革命吃尽苦头,并光荣牺牲。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路线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他身无分文,只得忍受着巨大的感情痛苦,割弃骨肉之爱,将子送人。他虽然身处逆境,但革命意志坚强。这位在省港罢工中威震敌胆、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即使终日刻腊板也任劳任怨、毫无怨言。他在跟妻子谈话时说:“妹妹(妻子),一个革命者就是要吃尽这世上的苦中苦啊,我们能被这痛苦吓倒吗?”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被捕。在被关南京宪兵司令部期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是我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职工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原名邓仲澥,1894年生于湖南宜章县一个书香人家,二十三岁入北京大学文学系。他起初决心做个学者、文人,从五四时期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北京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邓中夏简历     
《湘潮》1994,(6)
邓中夏简历189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1901年至1915年夏,先后就读本村私塾、樟桥小学、宜章县立高等小学、郴县联合中学。1915年秋,考入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1917年秋,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1918年春,在俄...  相似文献   

11.
杨其刚,又名杨振刚,1903年出生在衡水徐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明伶俐,酷爱学习,1919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和革命活动家邓中夏的帮助,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后,经北京区委李大钊的推荐,于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在学习期间,杨其刚很受周恩来的赏识和信任,毕业后便留校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一二”政变后,杨其刚避难于故里,但因长期辛劳成病,1930年逝世于北京。  相似文献   

12.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领袖、文学活动家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1918年,为学生救国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3月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走上街头,深入工厂,宣传革命道理。不久,投入"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参与组织  相似文献   

14.
正邓中夏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不但是一位无产阶级理论家,还被誉为"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成就,一直被他轰轰烈烈的革命伟绩所遮掩,鲜为世人所知。作为从湖南高师文史专修科和北京大学国学门(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文学方面特另别是诗歌创作,是他生命中的一大亮色。吟咏岳麓山,表达革命情1914年6月,邓中夏在郴郡六城联立中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4,(10)
今年十月五日,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邓中夏同志九十周年诞辰。九十年前,中夏同志出生在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一九一九年,他在北京大学读  相似文献   

16.
兄长牵线 喜结良缘 1919年底,20岁刚出头的长沙学子李启汉,随毛泽东领导的驱逐军阀张敬尧请愿团来到北京.在湖南同乡、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的帮助下,李启汉进入北大旁听.邓中夏比李启汉大4岁,像兄长一样关照他,1920年5月又推荐他到上海华俄通讯社工作.在这里,李启汉与陈独秀、李达等结识,随后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3):123-12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4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  相似文献   

18.
墨铃 《新湘评论》2020,(7):54-55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工运建伟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李梅羹、罗章龙、朱务善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此,邓中夏冲破反动政府的禁令,大量搜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夏是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6,(1)
邓中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理论家,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一九三三年九月,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雨花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迄今为止,人们对邓中夏的家庭知之甚少,论及者大都因材料匮乏而语焉不详。特别是对他的家庭出身,长期  相似文献   

20.
廖可元 《湘潮》2021,(4):62-64
素称“九澧门户”的澧县,古称澧州,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六干年城头山被誉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澧州先民卓越的生存智慧和首创精神清晰可见。1935年,红二、六军团转战津澧(指津市、澧县,下同)一带,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立下不朽功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澧县籍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朱务善从澧州中学堂考入北京大学,由李大钊、邓中夏介绍,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早期党员;澧县籍著名红军烈士游端轩,从北伐到湘南起义,再上井冈山,后担任中央红军第十二军、第十九军军长,长征时留守福建,转战闽赣,1934年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