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两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两种政治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通过两种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启示有:一是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树立自己的政治话语系统,与西方的“文化霸权”相抗衡。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彰显开放、包容精神。三是在对两种政治文化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正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从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建设方面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紧迫,又面临看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强势政治文化、自身旧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思想政治观念等三大主要挑战。为了能够顺利迎接这些挑战,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能在竞争激烈的固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引航导向,引领中国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型,我们必须在政治文化建设中采取四大基本对策:第一,坚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来引领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第二,从容应时外来政治文化挑战,去其糟粕汲取精华;第三,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积极因素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第四,努力加强以民主与法治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整体性的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文化建设中文化体制改革关涉不仅仅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很好裨益于中国有序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可以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以及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为本质,以面向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发展乃至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攻坚历史时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浪潮背景,使得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总体特征。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政治亚文化并存。当下,为了进一步贯彻十八大报告中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的水平和智慧。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可以从政治文化的物质基础、内容和价值系统等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近代以来: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改造;改革开放新时期:适应经济、政治变革要求的发展与创新。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较大缺陷,表现为:不能始终用批判继承的科学方法发展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发展创造性的政治文化, 认识不够全面;在发展过程中,对大众的引导与教育不够。传统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归纳如下:一、正确处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西方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二、发展、变革与创新相结合; 三、进一步推进政治社会化。以实现先进的政治文化之于民主化进程的精神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倡导政协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政协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的协商传统;政协文化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实践孕育出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政协文化是在中国的协商式民主政治进程中,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提倡政协文化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政治文化要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正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观念上进行变革,即要生成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本文提出目前应着力通过树立法治理念和建构制度来生成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深入剖析一国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了解该国政治体系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精英和大众层面都存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统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文化三种类型的交织与分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应以培育和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以权利、民主、法治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为指向,政治社会化对于政治文化整合与更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政治文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政治文化将是由占主导地位的“初级形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其他非主导政治文化的复合体。客观地看,中国政治文化尚不完善,存在着弱化中国社会现代集体认同的不良因素,但总体上能够承担把中国社会各民族及其他利益群体“做成”现代集体认同的角色。从趋势上看,中国政治文化将对中国民众的政治行为乃至全人类的政治发展发生越来越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走向政治的哲学",并且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期的历史内容相结合。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转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阶级革命展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同时,对我国当前的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启示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相契合的思想因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积淀了深厚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政治文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奠定了深厚的政治民主精神基础,中国现代政治文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资源。因此,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构建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政治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多种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来支持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主要是加强民主思想、公正思想、团结思想和奉献思想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交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构建参政党文化体系。这是中国社会前进的内在逻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历史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参政党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包括构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系统。其实践路径有:开发组织文化功能,提炼民族文化精华,培育进步文化基因,整合政党文化资源。政治交接活动是无止境的,参政党文化建设也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7.
一国的政治文化是历史和现实的衍合物,一旦形成就对该国的政治系统和政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确立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逐渐形成并发展演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的功能、作用和建设途径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当代政治来看,孕育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政治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无论是大陆范围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抑或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偏资本主义政治文化,都包含于中国政治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当然,海峡两岸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决定了两种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乃至矛盾冲突。近些年来,两岸政治文化中民主观日益高扬,从双方关于民主的一致性诉求中,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烙印下的两岸政治文化能够和谐相处的契机,进而期待能互补互进,促进双方政治体系的相容合作,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政治文化的必要性,整合文化资源,促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解释力。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照搬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邓小平理论中法制思想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讲的中国国情,当然包括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在内。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不能一味否定,其中也有许多在今天仍值得弘扬的东西。中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亦应如此,我们应当学习借鉴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吸取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所独有的东西,把中西两种法律文化融汇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