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香莲 《前进》2000,(6):40-41
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入世”预示着中国将进一步向世界敞开大门,预示着更多的商品、服务涌入国门,预示着我国企业将同国外竞争对手面对面的直接较量。随着中外企业之间在产品性能、数量、质量、服务、价格等方面差异的缩小,品牌竞争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成败关键。现在,国外一些大公司正有计划、有目标地围剿中国名牌,因此认真研究、制定、实施名牌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目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宣传和保护战略  名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年努力渐次积累的结果。可以说名牌的成长既是企业实力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钟表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钟表市场的竞争加剧,上海钟表工业的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在崛起。“宝石花”、“海达”、“钻石”、“金雀”等名牌手表和“钻石”、“三五”、“马蹄”等名牌时钟的专业生产企业,自愿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正兴起一股名牌热,消费者选择名牌,企业争创名牌,政府扶持名牌。名牌,日益成为企业形象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我们中国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品牌,如何造就中国名牌,如何树立企业形象,如何击败海外品牌,就成为经济发展中迫切的任务,因此,对企业来说,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名牌的创立与保护,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一、名牌的创立名牌商标一旦创立,就等于创造出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名牌”已人所共知。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有自己的名牌,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名牌是立业之本,是发展之源。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公安高校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企业发展的“名牌战略”无疑可以为公安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也就是说,公安高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名望,办出高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公安高校“名牌”的内涵 企业名牌是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载体而形成的品牌效应。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如产品的质量、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市场影响、产品的历史传统等。公安高校的“名牌”是体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等所有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名牌教师、“拳头”专业和“尖子”学生等。 所谓名牌教师即那些在业务上能领先同行,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的影响力,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名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学校不能确保全体教师都是名牌,但主要专业教师中一定要有一批名牌教师。名牌教师可以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并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创造机遇。同时,“名师出高徒”,有了名牌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学生,才会有公?  相似文献   

5.
张莲莲 《前进》2000,(9):18-21
名牌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而山西至今尚未培育出能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全国性名牌以及国际名牌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在国内外名牌对山西实施“围追堵截”的环境下,山西如何才能突破重围?  一、山西实施名牌战略的制约因素  1.山西名牌太少  山西知名度较高,可与外埠产品一争高低的只有汾酒、老陈醋、海棠洗衣机等。名牌产品在工业产品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仅形成了汾酒、奇强、东湖牌老陈醋、澳瑞特为代表的省内10大名牌产品群体,而其中只有汾酒公司的“杏花村”商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的新阶段。名牌作为企业技术力量和经济素质、商品内在质量与外在形式的综合反映,既是竞争的结果,又是竞争的手段。因而,谁拥有了名牌,就意味着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利润和信誉,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基于此,名牌问题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动力     
近年来,我们杞县供电局紧紧围绕“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来促进企业的物质文明发展”这一思路,开拓进取,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今年2月,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的验收,我们认为:搞好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握好“四性”。 一、澄清认识,明确重要性 电力行业是一个垄断行业,多年来遗留下的腐化思想在一些人心目中还存在,当前,在电力市场疲软、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个别职工干部还存在“皇帝女儿不愁嫁”,随遇而去的思想,“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吃、拿、卡、要”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开拓电力市场,转…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7,(3):F0003-F0003
武汉市金凰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批准的第一家黄金首饰生产、加工、批发企业。是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批会员单位。公司主要生产、加工、批发“千足金、足金、铂金、18K白金及镶嵌”等五大系列珠宝饰品。公司致力打造“金皇”品牌,“金皇”牌黄金首饰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湖北名牌”产品、“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孙达华 《群众》2014,(7):22-23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当前,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不到位,主要在于政府向市场放权不到位,这使得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政策与体制障碍: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办事手续较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税费仍然较重;市场准入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部分行业不同程度存在限进情况,或是存在门槛较高,大部分民企难以企及等问题。对此,政府职能转变应进一步关注民企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海尔视察时指出:“名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拥有名牌的多少,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国家政治经济的崛起中,企业的品牌战略不可或缺。全球化品牌战略,对中国的企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的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在第99届广交会上,东盟各国的采购商明显比往届多了许多。国内企业、中国品牌代理商和经销商前来采购和洽谈。—位马来西亚华人采购商对记者说,目前,五粮液、同仁堂乌鸡白凤丸、云南白药等数十种中国名牌产品在东盟市场十分畅销,像他这样的中国产品代理商、经销商在东盟各国越来越多,大家都十分积极而主动地将中国企业或名牌“引回去”  相似文献   

12.
纵观全国各地,发达地区和城市往往是名牌聚集的地方,似乎是发达造就了众多的名牌。但笔者认为,与其说是发达造就了名牌,倒不如说是名牌造就了这些地区和城市的发达。  一、名牌可以有力地推动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善于经营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也带动了企业所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区和城市在当地名牌的影响下,声誉鹊起,实力大增。如江苏的泰州市,原是苏北一小镇,素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更无区域优势可言,但在全国火热的空调大战中产生了“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名牌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这表明我国纤济已步入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的阶段品牌是产品整体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产品创优工作当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一条主要策略,实际上就是树立名牌意识。建筑名牌既是建筑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建筑业的形象。名牌代表着品质优良.在选择施工企业或承包商时,业主首选目标是能够生产优质产品的名牌企业。因此.建筑企业争创名牌,大大有承揽建筑工程,对企业生存、发展,增强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树建筑名牌,是“两个转变”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以来,我省的工业企业抓质量、抓管理,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了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成果辉煌。如双汇火腿、金星啤酒、新飞电器、莲花味精、宇通客车、少林客车、黄河旋风、金龙铜管、方欣米业等等,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目前河南中国名牌总数达到65个,在位次排名上河南“中国名牌”总数量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群众》2011,(1):31-31
芜湖市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力培育“创新芜湖”,打造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代名词奇瑞以及海螺型材、方特世界等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  相似文献   

16.
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合作,以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中国经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中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文总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现状,分析了目前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从国家管理体制机制、金融财税政策、产业部门职能、行业中介组织、人才培养以及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千呼万唤中国名牌的呼声中,首届中国十大名牌西装、十大名牌衬衫和三大名牌太空棉对衫市场确认活动已揭晓。新疆希格玛集团生产的“阿尔法”太空棉衬衫荣登三大名牌太空棉衬衫之首。4月15日,希格玛总裁刘伯强捧着镌刻“中国名牌”标志的牌匾载誉归来。 这次二十三大名牌的市场确认活动由国家计  相似文献   

18.
梅子 《群众》2007,(1):80-80
奖励先进企业、表扬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者、对质量好的产品给予奖励等,对企业来说是好事,获得这些荣誉可以为企业提高公信力,树立好形象。但现在各类评奖活动太多太滥,甚至只要交钱就可以获奖,既无章无序,又商业味十足。企业对这种变了味的评奖活动很头痛,称之为“奖骚扰”。当前,拉企业“评奖”活动多数为行业协会组织。“评奖“名目繁多,有“中国XX名牌”、“XX产品名牌奖”、“优秀企业家”等等。某制药企业反映,他们经常收到评奖邀请传真或信件,甚至一个月收到10多份收费评奖函,少的一次要出数千元,多的要出数万元,有的甚至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创名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牌,这一颇具魅力的字眼,时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受到各方面的青睐:消费者追求名牌,将之作为实力和身份的象征;企业争创名牌,寻找成功之路;各地政府纷纷制定名牌战略,实施名牌工程,把发展名牌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国务院有些部委也作出了“创牌、联牌、扩牌”的规划,提出了发展名牌的目标。然而,创名牌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也不可能仅靠高额的广告投入“吹”出来。它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方位着眼,从基础工作着手,以求实的精神达到求名的目的。本文仅站在企业的角度,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成功的经验,探索我国企业的创名牌之路。一、定位——创名牌的基础名牌的魅力来自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张承耀认为 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时存在不少问题。如,短期行为:一些中国企业的驻外机构只是考虑自己任职期间的局部利益,搞一些批发、接待工作,有的代表甚至是“下岗干部”,这些企业并没有把国际市场当成一个主战场;另外,质量不高:一次中美日等19国及地区消费者对产品满意度的调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