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陶玉霞 《行政与法》2010,(12):19-21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只有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运行。因此,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约是基础,监督是手段,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论人民监督员制度设置之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积极拓展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外部监督路径的一项重要尝试,符合权力禀赋、权力制衡理论。该制度兼顾了个案监督手段之刚性与社会监督范围之广泛性,消除了检察机关与涉案人之间以及检察机关与社会各界在案件处理时认识上所存在的矛盾与偏差,树立了民众对司法的信仰和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监督者如何接受监督”的司法难题,是中国检察制度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检察监督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生态。检察监督是内生型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如果取消检察监督,必然导致内生型监督机制的监督能力弱化,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的政治根基。在我国公共权力体系中,检察监督的重点指向,是监督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相对于政府而言,法院弱势,且易受行政干预。因此,检察监督应在如何保障其依法独立审判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集聚侦查、逮捕审查、检控追诉、法律监督等权贵于一身.庞大的权力主体,但却无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庞大的权力主体进行制约.检察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和法律的授权,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活动,旨在保护人民权力和司法公正.但是监督机关没有被有效的监督,这不仅严重影响其监督职能的发挥,也使得监督机关一人坐大,影响司法公正.建构对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机制,注重已设机构的重组、改革来增强监督效能,节省司法资源且避免机构重叠,确保司法活动处于有效监督之下,保障司法公正严明,维护司法活动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刘俊红  吴永 《法制与社会》2012,(15):141-142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既是法治社会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期我国反腐斗争实践得出的重要经验之一。为此,根据我国的实际,并结合权力运行的特点,建立独立运行的司法系统、采用权力位移法、建构科学的分权制衡制度,尽力缩小监督的盲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有利于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对执法司法权的制约监督,往往是权力监督的关键环节,也是权力监督理论的重点议题.在中国政法体制下,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监督哲学是认知、思考和解决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新的权力监督哲学的引领下,中国政法界深入推进执法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权威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分立的精神在于制衡 ,这是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监督的理论依据。我国目前监督抽象行政行为的机制存在弊端 ,应当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司法权力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要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曹建明检察长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的观念,要把内部监督放在与执法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用比监督别人更严格的要求来监督自己。这些要求,为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指明了方向。结合基层检察院实际,我认为强化内部监督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论司法公正语境下法律监督的生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监督是对侦查、审判的一种对抗性制约,当权力运行处于平衡状态时,司法公正也就得以实现.根据宪政权力平衡规律,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必须秉持“权力制衡”理念,合理配置各项司法权限,使法律监督与侦查、审判之间在立法上形成一种静态的制度平衡,同时,检察机关要以能动司法为基础,在权力平衡运动中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这既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也是检察机关的宪法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张繁荣 《法制与社会》2014,(15):123+127
为了追诉犯罪,查明犯罪真相,强制性侦查措施不可或缺,但应有足够的制度来防止该项权力被滥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经济损失可能进行充分弥补,而名誉、隐私等受到损害只能有限补偿。对于与后者相关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必须建立事前监督机制。对于与前者有关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基于司法成本的限制以及追诉犯罪的需要,采取一般性事后监督和依当事人申请迅即审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权力制约机理与我国检察监督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检察监督在内生型权力制约机制中的重要性,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检察监督在中国公共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总结中国检察监督的优越性,由此得出它在我们国家的监督机制中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独立性和一裁终局性体现了仲裁制度的基本精神,仲裁裁决由于其准司法特点,也必然受制于国家司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我国《仲裁法》所建构的对国内仲裁进行实体性和程序性全面司法监督的体制,在现实中存在监督不当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与仲裁制度本质以及与民事诉讼机制平衡关系等存在抵触。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来讲,应改而确立司法对仲裁的程序性监督机制,保证司法机制和仲裁机制在民商事纠纷处理机制上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媒体是除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分支以外的最有效的监督体制,所以有时被称为"第四种权力"及"政府的第四部门"。可见,媒体对权力的制约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4.
权力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对官员而言,权力是负担和责任。对权力而言,没有监督的制度是欠缺的制度,没有制度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用治标为治本羸得时间,是近三十年来我国反腐力度最大和最有成效的时期,一系列腐败官员相继落马。当前,中国式反腐"标"与"本",破题权力监督最紧迫。为此,笔者从权力的本质特征、权力产生腐败的根源分析、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肤浅探索,与大家共同商榷,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一、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层次解析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体系化的构筑是建立在监督权力运行的结构价值区位要义基础之上的,属于法律监督权的"顶层设计"。第一层级立法价值设计——法律监督。从宏观法律监督的涉围上看,具有广域性:即法律监督制度应当建立在不同的层面上,最高层面应是建立权力监督机制、第二层面应是建立公益诉讼监督机制、第三层面才是普通诉讼监督机制。其狭义性表现为:理念、诉讼价值取向、诉讼功能效率。从微观法律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腐败现象,其根本成因在于对权力监督失控,法律对行政负责人的权力约束缺乏硬性规定,下级监督上级制度形同虚设,鉴于此,文章从不同地角度提出了四个加强权力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增强法律监督能力和提高执法水平,需要对现行的权力运行机制进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出现。目前,检察机关执法人员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执法行为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法律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等现象。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当前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督主体地位弱化我国立法在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活动监督权的同时,又确立了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监督是单向的,而制约是双向的。根据公…  相似文献   

18.
权力缺乏约束和监督乏力是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主要表现在:未能形成严密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制网络体系;监下容易监上难;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没有被纳入法制监督体系;新闻舆论监督未能充分普遍地发挥作用;权力监督机制重叠,监督费用庞大,但收效却不够明显。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着它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强大的文化演化的历史惯性。  相似文献   

19.
梁丹丹 《法制与社会》2011,(22):167-167
权力制约与监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思想中涉及到的加强制度建设,重视思想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这对新形势下,我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员先进性,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康 《法制与社会》2013,(14):138+145
法律监督权作为检察机关一项重要权力,旨在监督司法、执法环节中的违法犯罪现象,最终保证法律得到严格贯彻执行。但是监督的单向思维导致监督权缺乏权力制约机制,因此也增加了其被滥用的可能。本文认为法律监督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对监督权本质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