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三国时的曹操,“唯才是举”,用人不疑,因而手下谋士如云,战将如林。对此,后人撰文颇多赞赏。然曹操虽然善于用人,但却有两个人未留住。一个是徐庶,一个是关羽。徐庶是刘备的军师,曾为刘备出谋献策,杀“二吕”、取樊城,使曹兵大败。后来曹操获知这些谋略出自徐庶,乃设计赚徐  相似文献   

2.
闲来翻字典比翻纸牌有意思。读一本书查某个字,辞书上会由此套出另一部书,甚至引出多部书来,真是“牵一葛而半山俱动”。比如查这个“养”字,在“养活”、“养生”之下就引出李贺和曹操的两句诗:“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而在“养气”、“养志”两词下边,又引出孟轲和清人魏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哲学界,“科学”定义之争由来已久,流派很多,但只局限于学科内,影响不大。如果“伪科学”一词只指学术不端行为,那也未尝不可。严峻事实是“伪科学”一词已被滥用,已成为消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全盘西化,全面打击原创性科技成果和民间科学的工具。于是人们不得不呐喊、恳请,以遏制这种越演越烈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哲学界,“科学”定义之争由来已久,流派很多,但只局限于学科内,影响不大。如果“伪科学”一词只指学术不端行为,那也未尝不可。严峻事实是“伪科学”一词已被滥用,已成为消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全盘西化,全面打击原创性科技成果和民间科学的工具。于是人们不得不呐喊、恳请,以遏制这种越演越烈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首叫什么“嘻唰唰”的歌很时兴,不管你是想听想看,还是烦得要跳楼,广播电视老是可着劲在播可着劲在放。几个号称“花儿”、头发打理得像豪猪刺一般的小酷哥,身上横七竖八披披挂挂穿的不知是什么行头,在那里抽风似的蹦啊跳啊吼啊,卖力极了。那般景致,用陕西人的话,就是几个半大不小的愣头青在“胡骚情哩。”这还不算,唱的那些词也够鲜血淋淋惊心动魄,一连串“吃了就要给我吐出来,拿了就要给我还回来”什么什么的,虽是一改往日里小奶油们你亲我爱的风格,可总觉得不大像是小酷哥所该唱的。因为这些词照常理来讲,应当是街头小流氓小混混们…  相似文献   

6.
关于在合肥环城公园西北隅开发“建安文韵”景点的设想陈衡东汉末年,以曹操、曹丕与曹植为核心,以及聚集在他们父子周围的王粲、弥衡、徐干等文士号称"建安七子","笃好诗文",创作了不少优美的文学作品,尤以诗赋更著,对文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学界在讨论当前西方经济状况时,围绕究竟应该以“滞胀”还是以“滞涨”来表述“Stagflation”一词有不同主张。众所周知,"Stagflation”一词由英文“Sta-gnation”和“Inflation”两个词组合而成。分歧主要来自怎样表述“Inflation”这个词。  相似文献   

8.
京剧《战宛城》是一出大“合作戏”,每次演出必须集聚各种行当的著名演员分饰剧中人物,如曹操、张绣、典韦、邹氏等。每个演员都当行出色,演出效果自然精彩。剧中的配角以及龙套、兵卒皆有戏可演,且份量不轻。剧中描绘了曹操从踌躇满志,进军宛城,大获全胜,却因贪恋酒色,而损兵折将,狼狈逃窜的过程。头场,以典韦、夏侯惇为首的曹营大将整装待发,个个“起霸”(准备出征的舞蹈),然后曹操升帐,吟诵“虎头引子”,直抒胸臆。威风凛凛,气魄宏大,展示了曹兵的实力。出发后,将士齐唱典牌[泣颜回],展现了古代行军中将士斗志昂扬的声势。可惜现在会唱…  相似文献   

9.
“小康”“、国是”“、革命”三个词在政治课中很常见,但这三个词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考查其来源,现整理如下: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小康”一词,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早在西周时“小康”一词既已出现。《诗经》上《大雅·  相似文献   

10.
曹操议事台漫笔陈卫东在梅乡鄢陵县境内,历史古迹分布较多。既有上古高士许由的墓冢,又有“郑伯克段于鄢”、“唐雎不辱使命”等历史故事的遗迹,但这里最多、最著名的要数汉魏遗址了。位于县城南十公里的马栏镇议台村曹操议事台就是其中之一。曹操议事台是一座高十几米...  相似文献   

11.
《创造》1995,(2)
毛泽东称赞曹操诗文是“大手笔”曹操博学多才,长于书法,精于围棋,特别是在文学上造诣很深。他转战南北,“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诗人。今存诗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余篇。毛泽东很欣赏曹操的诗文,并对他的才华给予了...  相似文献   

12.
齐鲁第一钟     
牛文祥 《春秋》2013,(1):56-57
历下区的钟楼寺街古时有个钟楼寺,寺内有一口重达8吨的大铁钟。号称“齐鲁第一钟”。  相似文献   

13.
王禹 《国家安全通讯》2000,(4):26-26,47
“曹操抹书间韩遂”是我国古典名著枉国演义》中的故事之一,是运用反间战术的典范。下面做一浅析,供读者赏评。话说马腾在许昌被曹操杀害,其子马超与西凉太守韩述共同兴兵伐操。双方交战澳关,马超神勇无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渭河再战,若非“虎痴”许诸拼死保护,又有渭南县令丁斐驱羊相助,曹操险些性命不保。斗力不胜,曹操便动起了脑筋。他听从军师贾诩之言,决定“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一日,曹操趁韩选巡逻之机,着便装只身骑马到两军阵前,和韩遂说一些陈年往事,并不提起军情,说罢哈哈大笑,给…  相似文献   

14.
<正> 大凡论及用人之道,人们难免弘扬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时下,在举国上下共商廉政制度建设之日,人们同样不会忘记曹操的“五色棒”。“五色棒”,何许物也? 《三国演义》载: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赛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寥寥数言,耐人回味,给人启迪。启迪之一:政治权威的树立要靠制度作保证。曹操大器早成,年方二十便作洛阳北部尉。如果没有一套足以树立其职务权威的  相似文献   

15.
曹操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善于用人,使天下豪杰云集帐下。 一、主动求贤 曹操曾三次下令求贤。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下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传说姜子牙知道周文王求才,钓于渭水之滨以待)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传说刘邦的谋臣陈平与其嫂有染)……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主张主动求贤而不是“守株待兔”。此后,曹操又两次颁布求贤令,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求之情。 二、舍仇奔怨 曹操到南阳征讨张绣,…  相似文献   

16.
“同素逆序词”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里的某些双音节词有一种奇妙的现象:组成一个词的两个字颠倒其顺序,就变成了另一个词。如:“白雪”变成“雪白”,“蜜蜂”变成“蜂蜜”,“盲文”变成“文盲”,“敌情”变成“情敌”,“办法”变成“法办”,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会34门外语,恐怕不仅仅会让人敬佩,还会让人大吃一惊。李盛春就是这么个让人吃惊的人。1961年,16岁的李盛春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就参加了工作,业余时间就用在学外语上。学外语,首先要过单词关。李盛春“野心”大,每天平均挤出6个小时记300个单词,每个单词连读带背300遍。哪些词没记住,第二天还当生词再读写300遍。就是用这近乎“蛮干”的办法,李盛春硬是把英语“啃”了下来,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上瘾。当每天再也难以找够300个英语生词塞满地的学习时间时,他便开始学起了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学起了俄文、波兰文、斯…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这个词如何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能否很好地为国外所理解和接受。最近,有些同志提出,“统一战线”一词的英文翻译似不够堆确,现翻译成的英文“united front”应为“联合阵线”。我们查看了有关资料并询问了有关专家,特将“统一战线”一词英文翻译的几个问题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世族豪强的腐朽统治,为三国时期法家路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当时,开展统一战争,消灭封建割据势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曹操这个法家代表人物,就是适应了这个时代要求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公元一八九年(汉灵帝中平六年),曹操在陈留己吾组建军队,开始掌握了独立的武装。他以顽强的斗志、十足的信心、充沛的精力,投入了这场统一战争。其间虽然有过暂时的挫折和失利,但总的说来,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二十年间,“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曹操集团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正像鲁迅所称赞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爱读史书。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绝不囿于史学家已有的观点,而是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独到视角,形成独到的见解。他对曹操的评注就是一例。曹操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旧史学家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好雄”。随着小说《三国演义》的流传和戏剧舞台上人物造型脸落化,曹操被视为”旷世奸雄”。毛泽东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三国演义》尊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