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实验感染组织滴虫病的方法研究邓治邦,傅童生,陈可毅,蔡瑾,曾元根(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引起鸡、火鸡的常见寄生性原虫病,以火鸡最为敏感。由于该病原对外界环境抵...  相似文献   

2.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张全成(江苏省洪泽县畜牧兽医站223100)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鸡肝、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以盲肠出血、溃疡,肝表面坏死为主要特征。笔者在门诊上...  相似文献   

3.
某孔雀养殖场曾发生一起典型的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感染病例,死亡孔雀20余只。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它是多种禽盲肠寄生的线虫。当其他禽类食入含有组织滴虫的虫卵时,即同时感染异刺线虫和火鸡组织滴虫。临床症状 笔者1999年7月15日应邀前往某孔雀养殖场,去时见1只2月龄孔雀放于舍外,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闭眼嗜睡,旁边有水样呈淡红色粪便,粪中有1条约15mm的白色线虫,尾细长。主诉:每年6~8月常有类似情况出现,使用抗菌药物治…  相似文献   

4.
组织滴虫病的治疗药物筛选何维春,贾文发张岚峰于春惠(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市132107)(九站兽医站)(吉林师范学院)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由于诊断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5.
对组织滴虫病临床发病鸡的肝和盲肠进行了虫体的分离及体外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基于18S rR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采用连续稀释法进行了克隆和建株。结果表明,采用含有马血清和米粉以及抗生素的M 199培养基,从病鸡盲肠中能分离到芽囊原虫、鸡四毛滴虫和火鸡组织滴虫,盲肠中混合感染且难以分离纯化单一虫种;从病鸡肝中能成功分离到火鸡组织滴虫单一虫种;通过有限稀释法成功获得了火鸡组织滴虫的单个克隆虫株,命名为JSYZ-A株。将分离的虫株通过泄殖腔回归接种14日龄黄羽肉鸡,成功复制出了组织滴虫病。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虫体致病机制、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火鸡组织滴虫最早由Smith(1895)命名为火鸡阿米巴原虫,后来Tyzzer(1920)重新命名为火鸡组织滴虫,主要感染幼龄鸡和火鸡,而且死亡率较高;成年鸡和火鸡以及其它禽类也可感染。本病在国内,多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称作黑头病,或基于剖检所见的特殊性病变定名为盲肠肝炎。前几年有人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一般防治措施作了叙述,但尚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于本病引起的除盲肠和肝脏以外的其它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均未提及。1983年,我们就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和病理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鸡组织滴虫病(也称鸡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雏鸡和育成鸡较常见的寄生虫病,3~12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病程1~3周,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30%,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996年6月,我市某万只鸡场发生组织滴虫病,经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禽的盲肠和肝引起的,对火鸡的危害尤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组织滴虫病在一些养殖场暴发流行,用常用药物已难以控制。为此,我们选用迪美唑进行了预防和治疗试...  相似文献   

9.
火鸡实验性组织滴虫病病理形态学观察邓治邦傅童生曾元根陈可毅卜晓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近年来,在我国许多省市均有鸡、火鸡、山鸡、鹧鸪等组织滴虫病的报道。为了研究火鸡组织滴虫病的发病规律和组织病理变化特征,本试验以鸡异刺线虫虫卵感...  相似文献   

10.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可使禽类盲肠和肝机能紊乱的一种原虫病 ,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异刺线虫和蚯蚓。鸡、火鸡、乌骨鸡、孔雀、鹧鸪、珍珠鸡、环颈雉等均有被感染而发病的报道或文献记载 ,而丹顶鹤的组织滴虫病还很少见。江苏省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 1对丹顶鹤发生以排黄色粪便为特征的疾病 ,经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经治疗 1只痊愈 ,只死亡。1 发病经过及临诊症状盐城自然保护区珍禽驯养场饲养于 0 1笼舍内的 1对丹顶鹤先后发病 ,先是 1只雄鹤发病 ,初期症状为食量减少 ,精神不振 ,排黄色粪便 ,6d后另 1只雌丹顶鹤也表…  相似文献   

11.
火鸡组织滴虫病 (黑头病 )是严重威胁火鸡养殖业的一种寄生虫病。 1994年 ,仅对河北省、天津市两地区的 2 3个火鸡养殖场 5 0余万只火鸡组织滴虫病进行调查 ,平均死亡率达 1.5 2 %。在我国随着火鸡养殖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低估 ,多数火鸡养殖场对火鸡整个饲养周期的火鸡组织滴虫病都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该病在不同饲养条件的火鸡养殖场暴发流行 ,给火鸡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1 临床特征调查发现 ,火鸡组织滴虫病在河北省、天津市两地的火鸡养殖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多发生于阴雨潮湿的季节 ;3 16周龄火鸡易感 ,711周龄…  相似文献   

12.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 ,以肝坏死、盲肠溃疡、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 ,是多种禽类盲肠的寄生线虫。该病多发生于火鸡和其他雉鸡的幼雏。 2 0 0 0年 8月笔者所在单位孵化场的雏禽曾发生一起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病。1 发病情况该孵化场将 2~ 3月龄不同品种的雏禽 5 6只混养在同一禽舍内。禽舍面积为 3.0m× 2 .0m ,地面为砖地 ;运动场面积为 3.0m× 2 .5m ,地面为混合土。此禽舍夹在其他房舍中间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2 0 0 0年 8月 17日该禽舍有 32只雏禽先后发病 ,品种涉及…  相似文献   

13.
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而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我们使用国产新药特效抗滴灵对患黑头病的11000只火鸡雏、500只成年火鸡及8700多只蛋鸡进行试验治疗,获得显著效果,并与痢特灵、尼他砷进行了疗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4.
鸡的组织滴虫病,是由原生动物中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本虫对鸡的致病力主要表现在4~6周龄的雏鸡,成年鸡多成为带虫者不显临床症状。1983年4月在我县个体养鸡户的成鸡群中,发生了组织滴虫病,45只成鸡发病39只,死亡1只。现将诊治情况介绍于后。(一)临床症状 神精萎顿,呆滞,闭目,羽毛蓬松,羽翼下垂。鸡冠后部瘀血呈紫黑色,产蛋减少或停止,粪便硫磺色呈糊状。  相似文献   

15.
鸡的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对各种品系的鸡均有易感性,但对2~4月龄的火鸡易感性最强。本文报道了一起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酒泉地区农科所1986年5月13日白兰州黄河养殖场购进1月龄美国尼古拉火鸡70只,在运输途中发病死亡5只,至6月21日共死亡49只,死亡率为70%,病鸡均表现食欲不振,喜睡怕冷,羽毛松乱无光,双翅下垂,头上皮肤暗兰紫色,拉黄白色水样粪便。病初体温41.5℃左右,中后期则下降到39.5℃~38℃,体温在39.5℃以下的多数死亡。  相似文献   

16.
乌骨鸡实验性组织滴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学观察曾元根卜晓英邓治邦陈可毅傅童生(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采自火鸡组织滴虫病疫点的鸡异刺线虫虫卵,孵育成感染性虫卵后经口接种乌骨鸡,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1材料与...  相似文献   

17.
猪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科毛滴虫属的猪毛滴虫(Trichomonassuis)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猪感染后母猪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发情周期紊乱,发情后屡配不孕及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中图分类号S858.28收稿日期1998-07-27死产为主要特征。笔者遇到...  相似文献   

18.
乌骨鸡火鸡实验性组织滴虫病临床病理学比较傅童生傅运生曾元根邓治邦陈可毅(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滴虫病的研究较多,但有关临床病理学比较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项试验对乌骨鸡、火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揭...  相似文献   

19.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匡宝晓徐福南(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鸡、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组综合征,包括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矮小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青蒿素防治禽类组织滴虫病的效果,在体外和体内分别应用不同浓度青蒿素处理,同时设地美硝唑药物组、攻虫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攻虫试验,统计虫体抑制率、临床症状、发病率、死亡率、脏器病变情况、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等来评价青蒿素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青蒿素浓度的升高,抗火鸡组织滴虫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作用48 h且浓度高于3 mg/m L时可完全抑制虫体生长,1 mg/m L作用84 h为体外最低有效浓度。在体内青蒿素用药组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脏器病变均低于攻虫组,0.5 g/kg青蒿素组鸡的发病率最低且相对增重率为83.34%,在3个不同浓度青蒿素组中抑制效果最好。结论,青蒿素在体内和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火鸡组织滴虫活性,为青蒿素用于临床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