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受时代的影响,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的理论,形与神这一核心问题贯穿了中国画论的整个发展过程,经由历代画论家的发展,最终演变为当代画家齐白石所提出似与不似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李伶伶 《党政论坛》2008,(16):17-17
梅兰芳学画,拜过许多画家为师,与齐白石相识,是齐如山介绍的,时间是在1920年秋天。当时,齐白石存画界地位和吴昌硕相当,有“南吴北齐,可以媲美”之誉。  相似文献   

3.
走向单一     
太阳光使世界七彩纷呈,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运墨而五色具”——这可是中国人那聪慧头脑的恩赐。 在西方的画师们追求形象、色彩、质感逼肖酷似,甚至连最繁琐的细节也不忽略的时候,中国的画师却强调“不即不离”、“是相非相”、“若有若无”、“不似之似”。他们脱略形迹,探其神韵,弃  相似文献   

4.
二毛 《各界》2014,(6):20-22
张大千是丹青巨匠,当世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徐悲鸿对他更是推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少有人知的是,丹青圣手张大千也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家,而且是厨界高手。作为一个美食家,张大千享年八十五岁,算是高寿的。这大概与他豁朗快乐的天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佚名 《各界》2013,(12):18-18
齐白石生于1864年,张大千生于1899年,两个人年纪相差35岁,论年纪和资历,白石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老前辈。齐白石曾“三刺”张大千的轶事,  相似文献   

6.
齐白石与毛泽东,都是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生于1864年,比毛泽东大了将近30岁。也许是因为同乡缘故,毛、齐二人从初识到深交,终于成为“忘年之交”。 这方砚台是齐白石送给毛泽东的最为珍贵的礼物。砚台长24.8厘米,宽15.5厘米,厚2厘米,整砚配有一精致楠木匣。砚台表面一半面积微陷,用于研墨。左、前两端及背面左下角小部分刻有云状浮雕纹。  相似文献   

7.
陈烈 《瞭望》1999,(17)
在曾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的藏品中有一部明版《醒世恒言》,是康生的赠品,这就涉及到田、康之间的一段交往。在中共党内高级干部中,若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与鉴赏水平,康生往往要争坐“第一把交椅”。他在诸如诗词。书画、金石。戏曲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但恃才自傲却大大超出了他的实际水平。有文章披露康生能画两笔国画,有一幅曾被收人上海“朵云轩”出版的画册中。他因而对别人吹嘘,自己的这种业余水平比起齐白石并不差多少。他所用画名“鲁赤水”,即是为挑战齐白石而起的。但这种在用名上的针尖麦芒,恰恰暴露了他的浅薄与偏狭…  相似文献   

8.
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咏柳》诗中有句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文约喻切,意境鲜明。如果有谁说“腊月朔风似剪刀”,它“裁出”的只能是冻人的“虚花”(即雪花),而不是嫩柳的“细叶”吧。如果社会问题也可用自然现象来比拟,2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  相似文献   

9.
艾华 《侨园》2004,(5):48
在辽沈书画名家中,有一位从题材到运笔,从结构布局到款题、印章,与齐白石大师极其相像,他就是被齐白石曾孙女齐艳芳女士誉为“白石三代传人”的王振华。王振华,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城镇和城市的高房价,阻碍了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固定性和永久性转移,而且,农民进城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又不如东亚;又不似印度和拉美,可以居住在贫民窟中与家人团聚和减少流动。中国在农民进城居住方式、人口流动和财产及收入分配方面,可能表现为以下“景观”。  相似文献   

11.
某干部家里翻建房屋,引来了不少送礼人,可均被他一一谢绝。有人劝他:“这次就收下吧,下不为例嘛。”他回答:“怎能‘下不为例”?还是“现不为例’的好。”此事在群众中不胫而走,颇受好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下不为例”之说似已屡闻不鲜。有些同志,明知那么做有违章法,由于“下不为例”,便心安理得地照做不误;明知某人犯有错误,由于“下不为例”,便放弃了对其的处罚。这“下不为例”,表面看来对错误、问题已有认识,并将予以纠正,实质上却往往成了为错误开脱的托词{成了滋生问题的“催化剂”,是与“令行禁止”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2.
前言: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摸爬滚打,这是一个特别战线:似一双宽厚的大手,热情地伸向渴望扶助的人们;一扇永不关闭的门,静静地容纳受伤的心灵。在这里,你能捕捉到一个个默默奉献的身影,能触摸到一团团如火的赤诚。“重庆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安信访文明窗口”、“公安部重点信访问题专项治理先进集体”、“市局集体二等功”、“全国信访系统优秀集体”……在一面面记载着艰辛与荣誉的奖牌背后,活跃着一群——  相似文献   

13.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14):59-59
◎多年以后,当烦扰都散了开去,便往山前溪边,寻处低矮茅屋,白日里粗茶淡饭,屋顶上升起炊烟,炒菜的油味四下弥散。夜晚关门独坐,枯灯门外有水长流,那时光开始漫长,过一天似度半年,不似现在这般,光阴远去数载只如一瞬……你带着你这辈子的故事,在山里住,淡了名利,忘了追逐。  相似文献   

14.
《五灯会元》上曾说:“劝君不用顽镌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对党员干部而言,“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群众“口碑”里,既有政治、又有官德;既有党性、又有品行;既有原则、又有人格。群众的“口碑”是透视政绩的显微镜,能观察出政绩的真与假;是照亮官德的一面镜,能照出官德的美与丑;是验证廉政的试金石,能验出从政的廉与贪;  相似文献   

15.
李兴濂 《各界》2014,(3):2-2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出生于湖南长沙湘潭县白石铺,27岁时取名白石山人,即取此地名,杏子坞有一星斗塘,是齐白山诞生地,所以又号“杏子坞老民”。他世代务农,并以此为荣,  相似文献   

16.
晏建怀 《各界》2013,(8):1-1
著名画家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一个贫穷家庭,打小就懂得父母艰辛,帮家里挑水、种菜、砍柴、放牛。年纪稍长,为了贴补家用,他拜师学习木工。他先学“大器作”,即爬房上屋,于些树檩架梁之类的力气活。因为身单力薄,他不堪承受这种粗重活,便改学木工中的细活——“小器作”,即雕花工。  相似文献   

17.
陈漱渝 《各界》2010,(2):15-16
胡适与蒋介石的冲突,长期以来就存在。但在1960年2、3月召开的伪“一届国民大会三次会议”期间达到了高峰。1947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共分14章,175条。其中第四章第47条规定:“总统任期六年,连选得连任一次”。蒋介石于1948年开始担任总统,至1960年已任满两届,长达12年,应该和平转移政权。据王世杰1960年元旦日记:“总统选举事,本党负责诸人似已内定于国民大会集会时,修改宪法之临时条款,将宪法上连任以一次为限之限制,暂行停止适用。在台湾,唯有胡适之曾直率托张岳军(按:即张群)向蒋先生建言,反对蒋先生作第三任总统。”  相似文献   

18.
江南尘 《学理论》2009,(3):82-82
人们说起北方冬季,总会想起朔风凛冽,严寒逼人,滴水成冰,哈气成霜,冰封雪裹,寒凝大地,北风如剑,雪片似刀,一片肃杀,严酷。梁实秋在《北平的冬天》开头就写道:“说起冬天,不寒而栗”,因而发出“可怕的冬天”感叹。其实,他没有到过真正的北方,没有亲身感受真正的北方冬天。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案头必读刊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我从1974年任政治副指导员到今天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已在军地政工岗位上工作了24年。今把在政工岗位上的思考写出寄去,为贵刊“研究”提供一管之见。政工红火过,也常遭磨难。香了臭,臭了香,辩证发展似螺旋:政工‘搞于一切”、“冲击一切”,这是“精神万能论”;政干是“卖狗皮膏药”的、是“万金油”、得“淡化”,这是政工“无用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才是唯物辩证法的政工观。…  相似文献   

20.
招牌小考     
“招牌”,古人称之为“招幌”。“招”的本义是“召”,即召唤。《楚辞·招魂序》王逸注云:“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招。”由此引申,不论何种方式呼唤人物,均称之“曰招”。酒旗称酒招,初时是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题写了店铺名号,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幌”,本来指布慢,后引申为酒旗的别称。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在诗中曾有如此描述:小炉低幌不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在宋人笔记中,酒旗还被唤作“望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元酒,拽下望子。”《水浒传》亦称酒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