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干部队伍中兴起了新一轮的“文凭热”。应该说,大多数干部出于求知的动机,迎接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埋头苦学,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但是也有一些人并无求知上进之意,却挂名攻渎学位,“混”字当头,利用不正当手段捞取文凭,群众称之为“注水文凭”。  相似文献   

2.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不见他们平时学习,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公款窃取文凭,二三年后摇身一变竟成了硕士、博士,为自己的升迁“贴金”。这些硕士、博士,学费有公款付,论文有人代写,考试有人代考。自己惟一要做的,就是拿文凭,取得升迁的资格。这种用权力、公款窃取的文凭也是一种腐败。文凭腐败现象,它败坏了学风,使我国的一些学位水准大打折扣。这种“含水文凭”为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打造了升迁的台阶,对那些扎实学习,忘我工作的人是一种打击。如果任其泛滥,不仅损害我国教育制度改革,而且败坏党和干部声誉。透视文凭腐败现象,有…  相似文献   

4.
一步到位     
前些年.社会上兴起一股“文凭热”.不少干部都想混个文凭,李局也报名参加大专函授班,每周只上两次课,非常轻松。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下旬,成都市委、市政府从纪委、组织部和教育局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重点对全市19个区(市)县,110多个市级机关、单位,5900余名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学历进行了确认,并对近2000名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学历、学位逐个进行了清理,结果发现有450名干部的学历、学位有“注水”现象。因此,今年上半年,成都市纪委对这45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的“注水”文凭进行了降低学位的处分,对3名情节特别严重的干部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这应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它至少表明成都市的党政领导对清理“注水”文凭的坚决态度。可是,我看了报道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情仍异常沉重。  相似文献   

6.
当前,官员腐败现象可谓五花八门。在这些腐败中,还有一种新的腐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还在蔓延,这就是“文凭腐败”。“年龄越报越小,工龄越报越早,学历越报越高”的极不正常现象再次向政坛敲响了警钟。虚假的文凭不但害了干部自己,也危害了一方百姓,危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干部的文凭即使是真的,但里面的含水量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文凭腐败”,已逼近政坛。“攻硕”“攻博”——官场“另类风景”近年来,从政的干部们有不少突然变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戴起了“硕士”、“博士”的桂冠;还有一些干部…  相似文献   

7.
博览     
“元旦”问典小幽默博览ANGFENGTONGXUN自鸣得意于化鲤和尚也得有文凭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公司经理正在宣读文件。当读到“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时他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一片大笑声。经理生气了:“笑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干部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年轻有能力、具有较高学历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些年轻干部有的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获得本科、大专文凭,有的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函授、自考、电大等本科、大专学历,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因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专、本科学历在干部队伍中已经很普遍。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开始读“研究生”学历,其中包括研究生班、研究生课程班、MBA班等多种形式。据某地的一项调查,参加“读研”的大多数是各级领导干部。大…  相似文献   

9.
一纸文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干部的综合素质,但它是一个领导干部拥有知识水平的度量。因此,在选拔干部时,组织人事部门一般都将文凭作为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眼下的干部队伍中假学历、假学位却泛滥成灾。据某市组织人事部门对该市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学历、学位进行审查时发现,只有30%左右的文凭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名符其实,而70%左右则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水货”,徒有其名。干部所持文凭有假或掺有“水分”,不但让人对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而且因为干部特定的身份,将对社会风气产生极坏的影响。因为作为…  相似文献   

10.
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干部素质,改善知识结构,这本是件好事。但对近年来已出现并升温的干部在职“读研热”现象,如果冷静地思考和分析,这个“热”却让人高兴不起来。从有关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看,加入在职“读研热”的一些同志,不是为着学知识、长才干去的,而是另有它图,说穿了就是为了文凭而文凭。我们看到,在这股读研“热”中有不少人往往是通过各种关系先跨进高等学府的“门”,再想办法把文凭弄到手,真正是为了长知识、长才干而去学习的恐怕是寥寥。事实上有不少同志,课没上过几天,作业没做过几回,甚至连考试也让他人代劳,就能…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悄悄兴起了文凭“虚热”的“现象。无独有偶,在干部圈内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一些干部单纯看重文凭、学历的升高,而不注重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素质,在学习进修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不参加面授辅导,考试作弊,让他人代替撰写论文,导致其档案学历很高,实际水平不能与之相符的现象。 产生这种文凭“虚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是“形势所迫”,怕没有高学历会被淘汰;有的则把文凭当成追求个人升迁、沽名钓誉的筹码。他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一些高…  相似文献   

12.
文凭是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明,是证明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重要凭证。正是由于文凭的作用 特殊,才使得它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有人宣称,文凭就是美 好前程的代名词,有了文凭就不愁分不到房子、挣不到票子、用不上车子、坐不上位子。改 革开放以来,文凭越来越吃香,在许多单位,文凭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但“文凭热”的 背后有隐忧:虚假文凭、空壳文凭泛滥成灾。虚假文凭“唾手可买”当今,想买张假文凭唬人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走在大街上,冷不丁就有人往你手里塞 上一张名片:代办各种证件,包括身份证…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14,(11):5-5
为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山西省委不久前打出“三个一批”组合拳刷新吏治,即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以期彻底整治“为官不廉、为官不为”的问题。“三个一批”从严治吏组合拳具体为:一是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分级分批对全省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掌握资源审批权的副职、与煤炭等资源紧密相关的部门领导,进行一次廉洁考核,建立廉政档案,坚决撤换“带病在岗”干部;二是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对抵制“四风”不力,不胜任、不称职、不作为、不主动履职担责的干部,果断予以调整;三是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掌握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最终做到干部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人。  相似文献   

14.
为官“充电”当自律崔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加入WTO后,对党政干部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干部逐渐进入高级领导班子,无疑也助长了时下党政干部“读硕攻博”的求学热。但审视这股在职“充电”热,不难看出其中涌动着一股弄虚作假买学位混文凭的歪风邪气,理应成为反腐倡廉中要关注的一个新视角。攻。”党政干部与学者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官员应专注于公务,虽然要求官员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但并不需要做深入的学术研究。客观地讲,许多硕士、博士专业就是正常考上的学生读起来都相当吃力,而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和新时期干部任用标准的严格实施,各级党政干部队伍优胜劣汰,“四化”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在干部任用和干部管理工作中尚存疏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乘隙而入,传染给某些干部,他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住位置或提拔重用,不是通过刻苦学习、积极锻炼以提高竞争能力,而是投机取巧,借助舞弊造假,硬往自己身上贴金,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导致一些地方干部队伍“假货”泛滥,人民群众意见极大。假文凭。文凭是文化知识层次的标志,是干…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参加了部分乡镇换届考察。考察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取得了“大专”学历,却拿不出毕业证书,要么只有“学历证明”,要么“毕业证正在办理”。据进一步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在其它乡镇和县直部门都普遍存在。近年来,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学历教育”,除了教育部门外,各级党校、人事部门都开办了不同层次、多种专业的函授班、进修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学历热”、“文凭热”。但是由于部分干部在学历问题上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认为只要参加了某专科班学习或者各门功课都已考完就算取得了“大专…  相似文献   

17.
文凭是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明,是证明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重要凭证。正是由于文凭的作用特殊,才使得它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有人宣称,文凭就是美好前程的代名词,有了文凭就不愁分不到房子、挣不到票子、用不上车子、坐不到位子改革开放以来,文凭越来越吃香,在许多单位,文凭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但“文凭热”的背后有隐忧:虚假文凭、空壳文凭泛滥成灾,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6,(9):36-36
农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沁县县委组织部为卸任干部搭建平台,较好地发挥了这些卸任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他们的做法是:各乡镇分别组织退下来的“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3~5天集中学习培训,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新上任的“两委”干部与退下来的干部进行面对面的谈话,直到消除隔阂,统一认识。另外充分发挥退下来的同志经验丰富,有比较成熟的治村方略和发展思路的作用,组织他们加入村民代表议事会或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7位“奋斗者”精神抖擞地从县领导手中接过鲜花和奖杯,收获如潮掌声;3个“躺平者”单位负责人则红着脸上台各领取一面黄旗,旗上印着:“不做躺平者勇做奋斗者”。这一幕发生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年初召开的全县工作会议上。一段时间以来,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成为热议话题。“躺平”是时下颇为流行的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部分党政机关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股收藏热。其中除少数是利用工资收入收藏的外,大多数不是自己掏钱收藏,而是以权“收藏”,或是搞权“藏”交易。少数领导干部开始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品演变,这已成为当前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新手段和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