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手段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直接手段,也是宏观调控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基础和前提,正确认识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宏观调控观念,建立必要的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宏观调控决策机构,通过法律完善宏观调控的程序,是解决我国宏观调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对于实施宏观调控、加强经济规制、消除市场失灵、建立服务型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市场经济无一例外地都是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任何国家都需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起基础性作用。这就要在强化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依据市场经济的总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市场健康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宏观调控是国家为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采用经济和非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2004年,宏观调控毫无疑问是中国经济的热点词汇。上半年,中央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方面,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上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行政规模究竟应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县级行政建制,历史悠久。自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它始终既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区,又是基本的经济区域,是一级相对独立、完整的行政—经济区域。县这个层次,处于宏观与微观、上层与基层的衔接点,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它既是以中央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基础性层次,又是最为接近微观经济组织的前沿指挥部,起到承上启下、联接城乡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少县级经济已成为功能完备的经济系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层次。因此,与之相关的行政区划问题越来越突出。众所皆知,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为了便于行政…  相似文献   

6.
政府具体经济行为分析与我国政府微观经济职能的界定陈世香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界的一个定论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现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而转变指向主要在经济职能方面,强调政府经济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7.
杨靖学 《创造》2001,(8):37-38
行政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实际与特征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建议等的总称。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信息是行政决策的依据和控制的手段,是提高行政社会效率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和研究行政信息如何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对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信息经济,这种信息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信号为基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实行宏观调控,发挥其整体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请看它们的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第二,内容不同。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由非市场化规制和行政监督构成。近年来的宏观调控虽然紧扣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个历史起点,但行政手段并未如一般理论所预期的那样淡出,反倒有着常态化的表现。行政手段参与宏观调控有其客观原因,在市场经济和相关制度得以完善之前,宏观调控还无法摆脱对于行政手段的依赖,并且针对长久性的需要,行政手段将一直存在下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必须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7,(2):40-41
一是政府职能得到了部分转变。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逐步转变了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集中力量抓宏观规划、政策指导、执法监督、组织协调,以及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许可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以及承诺办理等制度,较好克服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相互扯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詹佳祥 《今日浙江》2003,(23):15-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陈荣华 《今日浙江》2003,(23):13-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孙哲勇 《今日浙江》2003,(23):10-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循环经济仍面临的一些障碍,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才能克服。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应当纳入地方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宏观调控尤其是金融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宏观性、应急性、广泛性和主体的高层次性等特点,如果宏观调控主体不受法治原则的制约,宏观调控很可能就会变成行政专权,并可能导致法律危机。本文主要探讨金融宏观调控主体信用的制度建设问题,以期健全、规范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完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由直接的行政手段为主向间接的经济手段为主的转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经济手段,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影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不默契,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宏观调控合力,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本文拟就改革以来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运作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并初步提出未来两大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以期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思考赵师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政策约束和宏观调控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的运行模式和调节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市场机制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