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大叔 《党课》2006,(9):20-21
那日,快乐大叔去街头的小摊配钥匙。因为是为单位配制,所以在钥匙配好后,快乐大叔要求配钥匙的小贩给一张“收据”。小贩闻之后立马说:“写收据可以,但每把钥匙得多收两毛钱。”快乐大叔不解,小贩说:“又不是你个人的,你是给公家配钥匙,当然就得多花点儿钱了。”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1):99-101
有关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案件的话题最近见诸媒体不少。快乐大叔之所以也要在此“凑个热闹”,是因为,犯人一审被判死刑后,按说围绕这一案件的议论应该告一段落才是,但快乐大叔却发现,网上相关议论不仅没有因此“沉寂”,反倒更加“热烈”,有人因为怕二审法官给犯人翻案而紧盯该案件的每一个动向和进展……快乐大叔要问的是:一个原本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案件,怎么会弄得如此复杂?  相似文献   

3.
快乐大叔 《党课》2010,(7):102-103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前几日快乐大叔参加一个活动,一位久未晤面的老兄满面红光地走过来与快乐大叔问好,期间话语虽简短,但还是听出来这位老兄最近好像升官了,心情大好。果不其然,老兄的名片上赫然印有“××助理”字样,后面还有一括弧,括弧内写有“正处级待遇”。按快乐大叔的理解,所谓“正处级待遇”也好,  相似文献   

4.
快乐大叔 《党课》2007,(12):98-99
快乐大叔的一位朋友是做广告营生的,干的广告公司虽说不大,但气魄不小,原先只是做平面媒体广告的,后来又开始代理几家地方电视台的广告制作。在电视上播了几个,但大多数却被审查广告的部门和广告出资方“枪毙”了。即便是已经播出的几条电视广告,总体上的反响也不怎样,观众不爱看,出钱的企业不高兴,连电视台都嫌其品位不高,影响电视台形象.朋友无奈,找了快乐大叔一千人等为其广告作品“把把脉”。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06,(5):12-13
快乐大叔上了几岁年纪,“新人类”算不上,更别说什么“新新人类”了。不过,毕竟快乐大叔不是山顶洞人,也没有活在真空中,对时下里流行的词汇和层出不穷的“人类”们也好琢磨一番,研究显然谈不上,顶多也就是“探微”吧。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1):96-97
和那些每天坚持跑步、健身、打太极的“身体力行”者相比,快乐大叔只能算是个体育爱好者。虽说很少去运动场上“实践”,但这并不妨碍快乐大叔对体育的爱好。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100-101
和一个专门给时尚报刊搞书评的“80后”聊天,聊了一会儿,快乐大叔就有点儿发懵,听对方嘴里说某某很“唧唧”,说某某属于“蛋白质”,说某某某家里肯定有个“穷爸爸”,说谁没有一只叫“麦兜”的小猪……快乐大叔听得一脸茫然,突然间觉得自己十分的弱智。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07,(9):90-91
北京电视台某频道因为“制作”和播出“纸做的包子”这一假新闻,近日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出通报,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理。这一事件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很多,有报纸上的权威说法,快乐大叔在此就不多说了。快乐大叔要说的是,“制作”目前似乎正成为许多电视或者平面媒体的一种赢得收视率或读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3):100-103
说实话,快乐大叔不觉得郭敬明的《小时代》很烂,或者说快乐大叔并不觉得《小时代》的电影以及小说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烂。许多人与郭敬明的“小时代”过不去,为证明《小时代》的种种不堪,有媒体竟然把郭敬明的出身也搬出来。比如说郭敬明来自四川自贡那种“小地方”云云。于是乎便可以解释,一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烂片子和烂小说便只能是一个内心无比自卑的人才能“制造”出来的。并且据说还有统计数据“说话”,《小时代》高达几个亿的票房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城郊结合部”。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12,(21):96-97
在快乐大叔的印象里,机场和车站一类地方,部属于乱哄哄吵死人不偿命的所在。然而,却有那么一天,快乐大叔竟突然发现,这些地方也开始变得安静了,至少再不像从前那样。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安静了呢?是科技。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11,(7):100-102
上网会成瘾,快乐大叔相信。但这网瘾的“瘾头”却需要服药甚至住院来治疗,快乐大叔则没有想到。原来只以为青少年才会沉溺于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现在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成了网络的“瘾君子”。生活中,这些成年人把电脑当成了寄托,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每天都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不仅有碍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正常工作,甚至危害他人。或许正基于此,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对“网络依赖”以至成瘾问题表示了担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1):98-100
说到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快乐大叔就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一个富翁要给太太买生日礼物,问:“你是想要一条船呢,还是想要一架直升机?”太太想了想说:“我什么都不要,我想离婚。”富翁愣了一下,说:“对不起,我还不打算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12,(7):96-98
快乐大叔对教授一直是尊敬的,一个原因是快乐大叔与“教授”这一神圣的名词似乎注定无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象里一个人想要成为教授似乎“很难”。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花名册上的教授数量只有不足10人,其他都不算教授。西南联大时期,钱钟书、沈从文、冰心等都不是教授,就连现代汉语大家王力先生当时也不是教授。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5):96-97
快乐大叔曾经在企业待过几年,对“临时工”这一称谓实在不算陌生。在快乐大叔的印象里,企业总有一些“急、难、险、重”的工种是所谓“正式工”以及所谓“在编人员”不愿于抑或不愿意好好干的,于是,这“临时工”便成了不二人选。比如锅炉工、搬运工、翻砂工、清洁工,还有一些登梯爬高修修补补的工作,普遍属于技术含量不高却很是考验体力与耐力的那种。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叔 《党课》2007,(2):96-97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社会大众阅读的普遍方式。”这是一家国家级大报近日所载文章中的一句话。快乐大叔把它摘在这里,是想说明,“浅阅读”已经不再是原先三两个网虫的阅读方式,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气候了。  相似文献   

16.
狄青 《党课》2013,(3):126-127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似不经意间,《党课》已然陪伴我们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而我,也从当年一个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逐渐步人严格意义上的“大叔”行列了。记得1996年刚刚接手“快乐大叔”的时候,我虽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大叔 《党课》2010,(9):102-103
地沟油不是个新鲜词,它的出现应该有一些年头了,但快乐大叔一直有两点不解;一点是地沟油为什么屡禁不绝,甚至还有甚嚣尘上的意思?另一点是地沟油到底毒有多大?提炼成本高不高?  相似文献   

18.
快乐大叔 《党课》2009,(1):92-93
这回快乐大叔要给大伙儿讲一个骗子的故事。骗子有很多,“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回这个骗子层次不高,骗术似乎也不“精”,但却有很高的成功率,让人不得不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换汤不换药     
快乐大叔 《党课》2007,(8):100-101
在外公干,大约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不舒服,时间紧急,快乐大叔也顾不上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找了家药店去买氟哌酸。营业员便问:“想买哪个牌子、哪个厂家的、什么价位的?”说着从架子上拿下来了七八种药扔在快乐大叔面前。  相似文献   

20.
快乐大叔 《党课》2014,(21):104-105
中国的文字避讳很多,当年读到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中称王昭君为“明妃”,快乐大叔以为是后宫一种称谓,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西晋时要避皇帝司马昭的讳,王昭君只能改成王明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