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建国 《检察风云》2007,(11):66-68
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画荷花的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描绘人物及仕女画的一代宗师.   张大千的人物及仕女画,之所以华丽高雅、雅俗共赏、耐人咀嚼,这固然与其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并精心刻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荷花佛教寓意在唐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花在佛教中象征着“不染”、清净,有“不不染”与“而不染”两种发生途径。中唐以后,随着佛教的变化、禅宗的兴起,荷花“不染”的发生途径呈现了从“隔”(“不不染”)到“即”(“而不染”)的总体态势。到了宋代,理学家以儒解禅,对荷花的“不染”进行本体思考,指出“向上一路”,荷花成为士大夫人格象征。此外,在中国学中,“青泥莲花”特指有才德的妓女,这是荷花佛教寓意在中国“向下一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荷之韵     
陈丕升 《中国律师》2023,(10):76-79
<正>荷花,又名莲花、芙蕖、水芙蓉等,为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因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自每年5月至9月间盛开,有红、粉红、白、紫等多种色彩,或有彩纹、镶边等形态。荷花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它原产于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即有栽培记载。说到荷花,似乎人皆喜爱。每每让人想起的就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古往今来,荷花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通用题材。  相似文献   

4.
杭州书画拍卖市场近日风起云涌。在林林总总的春拍背后,有一些故事很耐人寻味。一位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某地一位曾担任要职的贪官,因为受贿被判入狱,其收藏的书画近日在杭州拍卖,总共二十多件,其中有齐白石画,有潘天寿的荷花,还有三幅沙孟海的书法。不过,经该拍卖行专家鉴定,竟然有六成是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不禁止即为允许"这一论断起源于国际常设法院1927年"荷花号"案件的判决,又称"荷花号"原则."荷花号"原则被公认为实在国际法的结构性原则,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议极大.本文通过考察国际法院实践和学者学说,指出"荷花号"原则并非抽象的绝对原则,而只是对有限范围的特定事项有效,即只适用于主权国家处理其领土管辖范围内的内政和外交事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合作的深化、国际组织的广泛建立和人权保护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主权国家的自由.随着全球化和各国相互依赖的加深,"荷花号"原则作为国际法原则越来越不足以有效调整国家间关系和约束大国权力的滥用."荷花号"原则的弱化同时也意味着实在国际法学说的衰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湘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判处杀人犯周隆坚、胡立志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周、胡二犯系浏阳县荷花公社荷花大队社员。为了杀人谋财,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三日,周隆坚诱骗浏阳县关口公社水佳大队女社员罗  相似文献   

7.
一朵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一柄利剑在荷花正中插过露出其利刃.这是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的局徽.这更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标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利剑——法律的权威和公正.它象征着新加坡政府是一个廉洁的政府.事实正是如此.在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世界海洋里,新加坡这只“小虾”不仅以其高速发展的经济脐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伍,而且在革除贪污、腐败这一自人类文明的曙光一出现便成为人类有机体身上毒瘤的世界性难题中成绩斐然,使其政府恰似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亭亭玉立于东南亚,并以“廉洁、高效”的美誉而倍受世人青睐.  相似文献   

8.
王永坚 《政府法制》2013,(18):60-61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千里金堤柳如娴,芦苇荡里落大雁,渔歌催开千张网,荷花映红了水底天”。君山就在洞庭湖中,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灵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相传,虞舜南巡,崩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寻夫来到君山,  相似文献   

9.
圆心与圆     
小时侯听别人讲:无论多大的圆都要有一个小小的圆心;长大了自己想:很多事情就像在画圆,有的人越画越成功,有的人越画越失败,有的路越画越宽广,有的路越画越狭窄。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画着自己的圆,每条路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中画着不同的圆,中国律师业也有着她的圆心,有着她的轨迹。中国律师从蹒跚学步、跌跌撞撞到今日沉着稳健、坚定执著,关心她的人都早已看出圆心所在。律师业这个大圆日渐蓬勃,大圆内的小圆又是如何:刑事辩护是律师业发展的根基,随着大圆的旋转前进,“根本”的小圆却命运堪忧;“沉默权”在国外早已…  相似文献   

10.
荷韵     
魏小燕 《检察风云》2013,(10):84-85
某天,余慧文老师送给我一本她精心拍摄的《荷花》2013年台历,立刻,我被封面那张精美的摄影构图吸引。镜头下所见的绚烂旭日,亭亭怒放的芙蓉仙子不卑不亢、不俗不媚,加之那灵动欲飞的"荷韵"二字,把荷花高洁、优雅和坚贞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翻开台历,我又深深地被那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和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感染,在余老师的镜头里,芙蓉仙子的巧笑倩兮,有的清新脱俗,有的娴雅端庄,更有的引来辛勤忙碌的小小蜜蜂,抢着与她们合影"成蜂之美",还  相似文献   

11.
徐悦 《检察风云》2016,(4):90-93
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分为两期,在上海博物馆三楼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第二期展出时间从2016年1月28日至3月13日。吴氏祖传在内的梅景书屋之鉴藏,从王谢堂燕到以物换画、以画养画、馈赠等购藏方式和渠道,吴氏用其卓识慧眼,勤奋认真的态度,走完了其一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杨建国 《检察风云》2012,(13):74-76
2012年7月7日,是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八路军老战士韩哲一同志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韩老一生喜欢荷花,特别是它的高雅、清香。我曾任他的秘书,回忆往事,他对党的忠诚,对改革发展的倾力,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学习不倦令人印象深刻,他的高尚品格及音容笑貌如荷花飘香。历历在目。令我怀念,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3.
王剑武 《法人》2011,(12):89-90
如果说老庄思想和音律对画家的影响是体,则书法的影响是用。二者对中国画的影响至深,使得中国画无论如何的写实,即便如曹不兴误笔成蝇般的“似真”,它与对象之间还是有一层距离  相似文献   

14.
官员全能?     
《读书》杂志的封二有一常设栏目,名曰诗画话。如其栏目名,有画有诗有话。栏目主持人由丁聪、陈四益两先生联袂担纲,一作画一配诗,图文并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读来令人拍案叫绝,意味绵长,发人深思。今年第3 期的诗画话丁聪先生画的是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埋头工作,案头堆积如山的学术研究计划、工作规划、报告、文件等其签署。陈四益先生所配的文章开门见山:中国谁懂得最多,即使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也不够格,因为他自己也说,论稼穑不如老农,论种菜不如老圃,入大庙则每事问,所以不是全能,那么全能者是谁,是当今的官员。因为“在中国,官员似乎…  相似文献   

15.
于铭枢 《法人》2011,(5):84-85
王满辉发现了中国山水画相较于中国其它画种,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开发的潜能,于是开始了大写意山水画的30年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起诉 1987年6月初的一天上午,一中年妇女搀着一位两鬓花白,年愈古稀的老太太,来到了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接待室,老人表情严肃,情绪异常激动地拉着热情接待她的工作人员的手,操着他人听不太懂的南方口音,颤颤悠悠地述说着小说《荷花女》的作者魏锡林如何通过该小说侵害其女儿荷花女的名誉权的事实,并要求法院受理她的起诉。站在一旁的中年妇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前后出现的中国花鸟画,以写形、写实为主,画史称之为工笔花鸟画。随着花鸟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种工笔花鸟画必然被体现作精神追求、个性渲泄的写意花鸟画所取代。其写意精神的形成肇始于元代,渗透于明代,完成于明末清初,到今天已成为一种必然。因此,中国花鸟画从写实、写形向写意性的发展是一条基本的规律,画史上对花鸟画工笔写意的界定是不合理的,应不受其束缚而进入中国画写神、写心、写情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8.
梁厚甫 《政府法制》2013,(32):49-49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  相似文献   

19.
一、拓荒者的诗化思维界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特殊画派,是以界尺精绘古时亭台楼阁,再辅以山水花鸟的画种。界画的画法分为重彩、浅绛、水墨三类。自六朝山水画风弥至今。界画从兴起、高峰、到今日所得的传承已历经千年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6,(5):73-73
李艳秋,女,满族,天津市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及西安交通大学书法史论硕士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陕西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