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均势既是国家的一种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又是国际体系的一种运行状态和存在形式。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将均势政策视为一种"金科玉律"或国际政治铁律,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根源。在近现代欧洲国际政治中,面对欧洲大陆一系列统治者屡次掀起的追求霸权的狂潮,作为欧洲大陆外缘海岛国家的英国,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采取均势外交政策,制衡和打击霸权追求者成为英国在此期间经久不息和坚持不懈的政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均势原则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政治现象日益凸显出来,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颇具影响力的外交战略。从本质上看,均势自然或不自然地遵循着两项命题假设,并大致形成了三种概念解释或理论假说,即状态机能说、政策动机说与权力关系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作为传统均势的典型模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均势理论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即所谓“制衡难题”。  相似文献   

3.
"国防"与"军事"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也是决定相关学科理论体系范围的前提性问题。当前军事法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大小军事法观、大小军事法体系乃至大小军事法学之争,莫不与"国防"与"军事"的关系问题直接相关。以宪法、国防法有关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国防职权的规定为依据,明确划定"国防"与"军事"各自的疆界,并以此为前提科学界定军事法的概念,理性构建军事法的体系,进而构筑逻辑自洽的军事法学学科理论体系,能够为解决当前大小军事法之争提供一条有益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4.
波兰尼提出了"双向运动"的概念,他认为,国家政策摇摆于经济扩张收益与社会保护成本的制衡之间;资本扩张与秩序维护形成了体系层面的"双向运动",霸权国则扮演了"体系中的政府"这一角色。国际体系的"双向运动"的矛盾焦点,在于经济扩张的同时如何维护国际层面及国内层面的秩序。美国霸权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相当娴熟的策略与技巧,利用国际多边机制使其成本外部化且将收益内部化,但美国的霸权也未能彻底克服"双向运动"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存在着软肋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有史以来最持久的和平。它是在英、奥两个主导大国的推动下,通过协调大国矛盾,在寻求各国共识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却给国际社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维也纳体系框架下,通过大国协调达成的主权国家之间具体划界原则、多边国际会议制度以及对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探索、对研究国际合作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交评论》2016,(6):1-21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重大的经济外交实践,它并非意在挑战和取代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有助于推动其变革和完善。经济外交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它运行于特定的国际体系之中,并对国际体系的维护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将经济外交置于国际体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遵循着经济和政治两种运行逻辑以及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运行取向。国家经济外交的成功离不开两种运行逻辑的相互匹配以及两种运行取向的适度对接,也即经济外交运行中的"平衡术"。"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遵循经济外交运行的两种逻辑和两种取向,审慎地拿捏、把握其间的"平衡术",必将有助于创造体系效应,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作出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将面临若干体系风险的挑战。努力为"平衡术"的发挥创造条件,将有效化解"一带一路"所面临的体系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除了传统的军事制衡战略,在国际政治中,大国也以包容性制度制衡和排他性制度制衡战略的形式进行战略互动与竞争。国际秩序转型更增强了主导国与崛起国之间的制度制衡。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这样的崛起国会选择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战略,而作为主导国或守成国的美国却实行旨在破坏现有国际秩序的"排他性制度制衡"战略。本文认为,制度红利的变化影响着国家对不同制度制衡战略的选择偏好,这是制度竞争过程中国家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随着美国在现有国际制度中享受的"制度红利"不断下降,它更有可能选择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排他性制度制衡"战略,包括退出现有多边机制以及建立对其有利的新的国际机制。相反,随着中国在现有国际机制中"制度红利"的增加,中国更有可能选择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战略。通过两个案例,即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建立TPP期间所实行的"排他性制度制衡"以及中国成立亚投行期间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制度红利—制度制衡"的理论模型。制度制衡将成为21世纪国际秩序转型期间中美之间战略互动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8.
军事法体系建构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军事法体系应当围绕着国家军事权这一逻辑原点来展开。就当前军事法体系研究的情况论,军事法体系的建构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正确界定军事法体系的外部边界,二是如何科学界定军事法体系的内部逻辑边界。一个国家群体的生存安全是设定军事法体系外部边界的逻辑起点。军事法的外部边界决定着军事法的内部界限。确定军事法体系的内部边界,其实质就是对法律规制的军事社会关系进行类型化。军事权的类型是军事法体系内部边界划分的基本依据,因此,对军事法律关系类型的研究应该从研究军事权的类型着手。  相似文献   

9.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所构成的整体。由于国际行为体的现实互动行为具有不同的属性,所构成的体系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从概念上讲国际体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非一种属性。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阐述的权力、制度和观念所指涉的就是体系的不同内涵。在传统的国际体系观念中,权力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当代,由于体系中制度与规范的因素凸显,因此研究者已不能再以权力政治的简单逻辑来判断国家间的互动了。认识这一点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进行战略评估都有重要意义。联系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进行这个视角的思考尤为重要。面对具有多重属性的体系挑战,中国只有处理好自己的战略排序,对涉及规范、制度、权力的互动作恰当安排,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3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博鳌亚洲年会上作了"为中国和平崛起而实现的共赢方针"的主旨演讲①,这暗示着我们的一些邻国开始正视并参与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如果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中国及其所带动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的崛起将必然给现有的国际体系带来深刻变革.②在主流国际体系变迁理论中,无论是肯尼思·华尔兹的"权力分配论",还是吉尔平的"权力转换理论",抑或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都是聚焦在如何通过霸权战争等非和平方式完成国际体系的变迁.如果只把这些理论作为"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依据而加以否认,不跳出其分析框架来重塑国际体系和平变迁的途径,那么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构建中就存在着不足与缺陷.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和平变迁"理论更适于为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导致的国际体系和平变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公共安全趋势向好,总体安全,但风险高发,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防控不严、保障乏力、文化滞后等问题。应从公共安全的组织体系、防控体系、保障体系和文化体系着手,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开始对外发动"反恐"军事行动以来,美军射杀平民事件就不止一次,但是"3.11事件"的发生引起各国媒体关注。依照国际人道法的规则,此种行为构成了战争罪,而美国却以普通的罪名进行起诉,追根溯源在于美国以"治外法权"之名行军事司法权海外无限扩张之实,国际人道法作为保护战争受难者的使命也受到了严重挑战和冲击。本文拟以"3.11事件"为视角,重新解读美军所宣称的"治外法权",揭露美国军事司法权海外扩张的不法性因素,并尝试为国际人道法面临的挑战提供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3.
共产国际对中央苏区的第一、二次反"围剿"战争,提出过较为符合实际的指导意见;对于第三、四次反"围剿"战争则基本没有干预。第四次反"围剿"后,共产国际远东局为中央苏区红军制定"分离作战"计划,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准备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共产国际远东局为中央苏区红军由被动变主动谋划了重要一招,但对"福建事变"处置失当,而又力促红军与粤军陈济棠部开展停战谈判。共产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处和共产国际远东局在指导中央苏区红军反"围剿"时,存在不同的原则意见,加上中共"左"倾领导者无视中央苏区红军在以往历次反"围剿"战争中的成功经验,教条主义地贯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相似文献   

14.
金玲 《外交评论》2022,(4):28-51
在国际权势转移背景下,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秩序面临重塑。欧洲一体化和欧盟长期赖以发挥的自由主义秩序和国际框架面临结构性挑战,地缘政治冲突暴露了欧盟力量模式的脆弱性,欧盟对外战略加速转型。在实现战略自主和维护欧洲主权的战略目标下,欧盟对外战略表现出显著的地缘战略转向,其长期坚持和推动的全球化立场正日益被选择性全球化所取代,价值观被纳入地缘战略框架并完成全域链接,成为欧盟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领域。欧盟对外战略转型将深刻改变中欧关系的基本逻辑,不仅决定中欧关系未来的竞合甚或冲突,还将深刻影响格局重塑和秩序重构的进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来自空中的威胁,正在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军事威胁。选择具有持久留空和即时反应能力的浮空器作为主战平台,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空防体系,可极大提高国防投入的费效比,是应对"空海一体战"、"超快打击"、"离岸封锁"等军事威胁的战略性思路。"持久留空"是指飞行器能够以天、月、年为时间单位在空中飞行或驻留,它将提供远超过目前飞机以小时为尺度的留空时间。能够持久留空的飞行器不注重飞得更高、更快的性能指标,却要求飞行器在空中尽可能长久地停留。"即时反应"是指依托驻留在空中的飞行器对陆海空天目标进行不间断地感知、侦查,在确认遭遇攻击时可对敌方空中目标和发射基地实施即发即中的打击。建构"持久留空-即时反应"的新型空防体系,可以摆脱"三代机"、"四代机"、"五代机"的线性发展思路,避免模仿"介入"、"反介入"、"反反介入"的美式军事思想,寻找到具有军事变革意义的中国空防新路径。这对保持国家间的和平,遏制拥有军事技术优势的国家发动"先发制人"打击的冲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政治中的“中南亚”:新的地缘政治图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星 《外交评论》2011,28(5):1-10
从宏大的世界历史图景来看,冷战后由苏联解体开启的实力中心动态转移进程以及"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和南亚地区的战略整合,可以被视为地缘战略思想传统和大国权势政治逻辑的自然延续。为此,把中亚和南亚视为一个战略聚合体——"中南亚",并将之置于21世纪世界政治中加以考察,揭示其地缘属性和蕴含的巨大的国际政治张力,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尤其富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边缘化国家正是在反体系运动与大国遏制的互动过程中建构了关于自我的边缘化心理身份,而这一身份反过来又激发了它们的反体系行为,于是冲突在对抗与缓和的不断转换中周而复始地上演。朝鲜作为国际体系中的边缘化国家,在与体系的长期互动过程中,正是在反体系运动的实践等主要因素影响下,建构了自我的边缘化心理身份,而这一身份又引发了朝鲜以发展核力量为主的持续的国家反体系运动,大国则通过遏制或战争威胁来应对朝鲜的边缘化行为,朝鲜半岛的安全困境正是基于这一互动逻辑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美国将空间技术与核技术、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极力打造新的"三位一体"战略威慑体系,利用太空的信息优势发挥军事信息支援的威慑功效,进而发展太空打击威慑系统。从根本上说,美国战略威慑体系的演进旨在谋求绝对安全,维护世界霸权,然而其加速推进太空威慑体系建设,反而降低了全球的战略稳定性:反卫星武器会引起潜在对手的恐慌,降低首攻稳定性;导弹防御系统使他国感到威胁,引起太空军备竞赛;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则极大地降低了太空的危机稳定性。为此,维护战略威慑中的太空、反导和核武系统的互动稳定,促进太空军备控制的安全战略沟通,加强太空复合相互依存中的多元领导与有效协调,既事关太空和平与国际安全,也是大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刘世强 《外交评论》2011,28(5):99-116
国际权势变迁一直是世界历史演进的常态,权势结构的变迁不仅意味着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和兴衰更替,而且影响着国际秩序的瓦解和重构,甚至重新界定国际规范、交往准则。知识扩散与国家学习构成了国际权势变迁的基本动力。现代知识首先产生于西方,而后开始了不可避免的扩散过程。伴随着西方的军事扩张、商业交往和传教活动,各种先进技术、制度和理念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非西方世界正是通过长期学习这些现代知识积累起了相对强大的国家能力。二者结合共同造就了国际权势的根本性变迁,即西方统治的相对衰落和非西方世界的显著兴起。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私法的性质与学科体系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运用市民社会的相关理论,对法律生成进行逻辑梳理,对于界定国际私法的性质及学科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国际私法性质及学科体系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国家本位"与"国际社会本位"两种不同的法治观念。我们应逐步实现从"国家本位"向"国际社会本位"的转变,以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