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ummary

A ‘new world order’ and a ‘Europe whole and free’ are phrases that epitomize the hopeful rhetoric born of East European revolutions in 1989. In the three years since we were awed by the courage of citizens disgusted with communist party rule, and surprised by the rapidity of such regimes’ demise,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have dimmed hopes and constrained expectations. The work of building free governments and free markets after decades of neglect and abuse faces East Europeans in the 1990s and beyond.

The dangers suggested above are not hyperbole, and represent real and present threats to the hopes of Poles, Romanians, and the other people, for better futures. Comparisons across the region are much less valid than at any time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Nevertheless, the goals of post‐communist leaders ‐ security, democracy and market ‐ face similar extraordinary challenges that can easily derail these processes. Americans and our longstanding allies cannot ensure the survival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ast European democracy, but we must certainly be more engaged in helping them help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实施了调整预算权力分配、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进行财政支出项目规划、完善财政支出控制和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财政管理改革,其目标是控制财政赤字,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支出效益,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由于经济不稳定和政治力量分化严重,一些国家财政管理改革的连续性较差,难以深入。上述两重因素构成了拉美国家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slamic terrorism in the framework of overall Islamic activity in Turkey. It argues that Islamic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active in Turkey during the 1990s strived to establish an Islamic shari ’a‐based state on the Iranian example, profited from deeper social and political trends in Turkish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ed those trends by their violence. These groups enjoyed wide Iranian support and often acted on behalf of Iranian local and regional,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interests. The reaction of Turkish authorities in the past to Islamic terrorist activity was limited, and thus encouraged leaders of these groups and their sponsors to continue escalating violence, hoping it would bring down the secular democratic regime in Turkey.  相似文献   

5.
浅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反美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反美主义风行一时。美国政府与学界主流拒不承认全球反美主义源自美国霸权主义外交政策这一事实,反而认为反美主义是一种强烈仇视美国霸权地位的“国际病态行为”。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球反美主义有一定回落,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反美主义,反而加深了国际民众对美国霸权的愤恨。全球反美主义仍将持续存在,并可能出现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金融压抑的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国家是比较早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导致拉美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最深厚的原因在于该地区长期对经济实施干预政策,金融压抑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前实施金融压抑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受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盛行经济民族主义以及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主要表现为利率限制、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信贷管制等.实施金融压抑政策初期对拉美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逐渐显露,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动荡.  相似文献   

7.
8.

Three issues dominate the debate about the leading guerrilla group in Colombia, the 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 (FARC). The issues are the survival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movement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ts incapacity to defeat the state and the chronic nature of the conflict.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ese issue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the partial breakdown of the state, first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political violence of the 1950s. The account finds little room for hope about the success of the peace talks currently taking pla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ARC. The outlook is for chronic conflict that will continue to sap Colombia's democracy.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历史上,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采取公共管理的现收现付社会保险计划,其面临的财政亏空和分配不公问题非常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股社保私有化改革浪潮席卷拉美,但巴西并未卷入其中,而是对社保体系进行参量式的改革调整.本文试图分析90年代以来卡多佐政府和卢拉政府的社保改革过程,并对改革成效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巴西资本管制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巴西政府对资本流动实施了多种管制政策 ,重点围绕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由于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规避管制提供了便利 ,因此政府被迫不断采取新措施 ,以堵塞政策漏洞。尽管管制政策的效果不很明显 ,但是它们对巴西渡过历次金融危机或动荡发挥了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越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越南高等教育经历了重大的体制改革。改革的动因包括在革新开放背景下,旧体制面临的现实压力和新的教育思维的形成。改革的目标是脱离旧的高等教育发展轨道,建立适应转型社会的新体制。至90年代末21世纪初,高等教育新的体制架构已初具雏形,但同时旧体制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的崩溃,冷战的结束,海湾战争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使印度对外关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冷战后,印度与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关系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印度的“东向”政策同新加坡“加强区域化投资”经济战略政策相互呼应,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印新两国开展了广泛的经贸合作。了解并借鉴他们之间发展经贸关系的经验,对中国发展对印、对新的经贸关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15.
哥伦比亚是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国家之一。 2 0世纪 90年代末 ,哥伦比亚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1 999年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其经济衰退的原因主要包括 :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使国内信贷急剧扩张 ,实际利率居高不下 ;扩张性财政支出使公共部门出现高财政赤字 ;汇率动荡不定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失衡 ;私人部门外债沉重 ;暴力和毒品走私恶化了国内环境 ,自然灾害加剧了经济困难 ;亚洲、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和巴西的金融动荡以及邻国的经济衰退 ,是导致哥伦比亚经济下滑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何德勇 《东南亚》2009,(2):27-3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分享东盟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印度积极发展与泰国的关系,两国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印度发展与泰国的关系只是印度东进战略的一个部分,但泰国却是印度进入东盟的桥梁,印度欲通过发展与泰国关系,对东盟施加自己的影响。本文对印度提出“东向政策”以后印泰关系的发展历程、原因及前景做了阐释,并对印度发展与泰国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国际人权政策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保护人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是中国内外政策中固有的内容,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同时期的国际环境、对外关系状况及国内情况不同,中国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及其国际人权政策和实践也有所不同,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充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历史经验表明,与阿根廷和墨西哥相比,巴西经济改革从来都不是激进改革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卡多佐政府的改革也不例外,其实行的谨慎资本项目开放是巴西渐进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体现为在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确立后,在面临开放之初大规模资本流入导致的货币升值、金融脆弱性剧增等问题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实施了金融交易税、外资贷款期限和外资投资范围的直接管制等措施,来限制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然而.由于巴西过高的国内外利差、发达的金融衍生市场形成的诸多规避资本管制渠道,这些管制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
1985年智利爆发银行危机后,智利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对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不成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了修正。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年时间里,智利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和衰退的阴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拉美国家的低通胀、低赤字、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及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对智利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从智利的发展经验来看,重视本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措施,均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与金融体系效率相关的金融市场效率、金融机构效率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实证分析,论证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