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近几年来,经济有较快发展。七十年代,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6%,高于拉美地区的平均增长指数。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二百七十七亿美元,按人口平均达一千零五十五美元。引进外资是战后哥伦比亚政府奉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到1979年登记的外国投资累计达十三亿多美元。这里仅就外国在哥伦比亚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哥伦比亚总统塞萨尔·加维里亚1990年8月当政以来,在其前任推行“渐进改革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使哥经济出现了较明显的进展。 80年代上半期,哥伦比亚经济形势不佳。据统计,198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通胀率1981年为26.3%,国际储备1983年为47.9亿美元,失业率1984年为13.4%,贸易逆差1980年为16.4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82年、1983年连续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和-0.2%)。但从1985年以后,由于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积极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经济增长迅速,1948—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2%。特别是自1968年起,巴西经济曾一度飞跃发展。1968—1974年巴西“经济奇迹”期间,年平均增长达10.1%。到七十年代术,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八位。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二千八百亿美元。钢铁、汽车、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电力和核能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农牧业和制造业也建立起较好的基础。从1968年以后的短短二十年间,巴西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的老挝:抓住机遇,力居中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老挝开始实施第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91—1995年).同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五大”明确提出“建设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的农林经济结构”.充分调动国内资金,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外商向电力、能源、矿业等大中型项目投资.这一时期,老挝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0—1995年期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率达6.4%,1995年为7.1%.从1991年到1995年,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工业发展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1728亿基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200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00美元.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1996年的56.5%,工业产值从16.1%上升到18.9%,服务业从23.7%上升到24.6%.  相似文献   

5.
经济几乎完全陷入停滞状态 80年代是拉美经济“失去的十年”,1989年是“失去的十年”的最后一年,更是拉美经济形势暗淡的一年。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估计,1989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2%。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4~-5%、-0.5%和-7~-8%。秘鲁经济形势更糟糕,出现大滑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5%。厄瓜多尔的经济完全停滞,增长率仅为0.01%。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经济形势略好于1988年,增长率分别为2~2.5%和4.5%。智利的经济形势仍然不错,  相似文献   

6.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美两国积极推动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的过程中 ,经贸关系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其发展前景无疑具有重大的指标性意义。一、认清差距从 1991年 4月到 2 0 0 1年 3月 ,美国经济持续十年快速增长 ,创下美国有经济周期记载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期 ,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1980年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2 .7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的 2 4 .7% ,1990年占 2 4 .2 %。 2 0 0 0年 ,美国GDP达9.9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 32 .3万亿美元的 30 .8%。美国经济强劲势头从 2 0 0 1年第二季度开始转向。据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 2 0 0 …  相似文献   

7.
战后三十多年来,拉丁美洲经济有了迅速发展。整个地区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5. 5%,超过了除石油输出国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960年为六百九十四亿美元,1979年已达五千九百九十三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60年的三百四十美元增至1979年的一千五百美元以上。1950-1975年,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达6. 9%,整个工业生产也逐年平均增长了6. 5%;目前,拉美的消费品生产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本地区需求,基本中间产品和资本货也能大部分自给。在此期间,还大量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哥伦比亚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面积一百一十三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八百七十八万,经济在拉美属中上水平,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为一千美元左右。哥伦比亚属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落后,且大部分是加工业,工业品主要靠进口。近些年来,总的来说国内经济状况不佳。以1984年为例;一、外汇储备从1983年的三十一亿美元减至1984年底的十六亿美元;二、财政赤字约为二十亿美元;三、欠外债总额达一百零九亿美元,其中公共外债占70%,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从自然界摄取生活资料和某些生产资料的重要物资生产部门。农业在哥伦比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哥伦比亚全国有可耕地三千七百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2%。沿海平原和安第斯山区是主要农作物区,东科迪勒拉山以东是天然牧场,再往东是辽阔的亚诺斯平原,尚未开发,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1985年,农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其就业人口占国内直接就业的29.4%,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二。农业是实现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也令人瞩目。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到1985年的25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00多美元。按世界银行1980年规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1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泰国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12%提高到1986年的22%,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88年第一次超过农业(19%)。按联合国的标准,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为“半工业化”。这意味着,泰国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经济连续几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州地区的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1950-1980年三十年间,整个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 6%,仅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6. 6%),而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5. 3%)和工业发达国家(3. 2%)。按当年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1980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七千六百亿美元,其中巴西约二千四百八  相似文献   

12.
据阿根廷经济和生产部预测 ,2 0 0 3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5 .5 %以上 ,居拉美各国之首。在经历了 4年之久的长期经济衰退后 ,阿根廷经济重新燃起了增长的希望。一 经济运行全面好转1 998年下半年 ,阿根廷开始出现经济衰退。此后 ,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2 0 0 1年 ,阿根廷全面爆发危机。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经济跌至“谷底”。1 998年年中至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由 80 0 0多美元降至 2 30 0美元 ,失业率由 1 5 .9%升至 2 3.9%,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贫困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由2 7%增至 5 5 %(赤贫人…  相似文献   

13.
文莱经济展望●M.沙伊杜·伊斯兰(M.ShahidulIslam)迅猛飞涨的油价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无与伦比的表现 ,新的就业机会的创设 ,东南亚地区的强势成长 ,这一切极大地促进了文莱经济的发展。据国际金融公司估算 ,油价每上涨1美元 ,文莱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加1亿美元。这样一来 ,创记录的油价飞涨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转变为盈余。在此形势下 ,文莱2005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很可能有3 %到5 %的增长幅度。由于石油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份额 ,占出口额的90 % ,因此 ,文莱经济与油价涨跌息息相关。由于中国石油需求旺盛 ,加上中东石油供…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一贩不振,人称“亚洲病夫”,科·阿基诺夫人执政六年也未最终扭转局面。1992年拉莫斯当选总统后,采取放宽外资政策,鼓励出口产业,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刺激私人经济发展,大力扩建电厂,压缩财政开支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初步摆脱了“滞胀”困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仅为1.3%,1995年已提高到5.7%。亚洲开发银行认为,目前“复苏的气氛已遍布菲律宾经济的所有部门”。 鉴于上述形势,菲律宾政府提出,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实现每年7—8%的持续增长,2000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00美元的目标,以…  相似文献   

15.
印尼:艰难中缓慢回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经济的打击1.经济大幅度下滑 ,增长率出现负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经济的冲击和破坏较大 ,时间最长。国内经济增长从1996年的8%下跌至1997年的4.6%。1998年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总爆发 ,社会大骚乱 ,苏哈托被迫下台 ,经济出现13.6 %的负增长。1999年10月产生瓦希德民选政府 ,经济增长为0.23%。2000年政局不稳 ,政党纷争不停 ,阻碍经济复苏。印尼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26亿美元 ,1996年达最高峰的2250亿美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下滑 ,19…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哥伦比亚实行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它经历了“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两个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国家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年来,拉美地区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经济普遍衰退;而哥伦比亚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引人注目。本文试图探讨战后哥伦比亚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对其1967—1981年的经济调整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迅猛飞涨的油价,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无与伦比的表现,新的就业机会的创设,东南亚地区的强势成长,这一切极大地促进了文莱经济的发展.据国际金融公司估算,油价每上涨1美元,文莱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加1亿美元.这样一来,创记录的油价飞涨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转变为盈余.在此形势下,文莱2005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很可能有3%到5%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8.
迅猛飞涨的油价,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无与伦比的表现,新的就业机会的创设,东南亚地区的强势成长,这一切极大地促进了文莱经济的发展.据国际金融公司估算,油价每上涨1美元,文莱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加1亿美元.这样一来,创记录的油价飞涨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转变为盈余.在此形势下,文莱2005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很可能有3%到5%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9.
1968—1973年期间,巴西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被誉为“经济奇迹”。对于巴西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经济界人士褒贬不一。我国对巴西经济奇迹期间取得的成功经验做过一些介绍,但巴西经济奇迹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经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巴西的经济奇迹主要表现在:(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在1968—1973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历年分别增长11.2%,10.0%,8,8%,13,3%,11,7%和14.0%。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的拉丁美洲经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类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迎来一个新世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5亿人口;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13000亿美元(按1990年美元值计算);1997年,外贸总额6805.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3543.4亿美元,出口额3261.9亿美元。无论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