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党内生活,高质量的党内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艺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2.
所谓党员的批评权,是指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也有权以写信的方式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这是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之一,也是我们党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内部监督,搞好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刘春雨 《奋斗》2002,(5):40-41
批评与自我批评历来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仍然是我党反腐防变的有力武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制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党光明磊落、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每个党员都应该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批评别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过程中,不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加强党内自身建设的落脚点,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大利益出发点和不惜牺牲自己个人一切的优良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要以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要“一靠教育 ,二靠制度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对待自己的正确态度 ,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谱写下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新篇章。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党纠正自身错误的精神支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纠正自身错误的重要法宝;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党纠正自身错误的关键;成熟的领导核心是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走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建党 80年来,共产党能历经风雨而岿然不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党自身的纠错能力较强。从党对历次错误路线的清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决策的修订,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到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都无不是在不断地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地认识错误、纠正错误之中完成的。可以设想,在这 80年间,尤其是党执政的这 50多年间,如果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纠错能力的存在,党的生存与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能否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其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一种境界。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自身没有任何私利可…  相似文献   

8.
范欣 《党史博采》2009,(5):15-15,17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已经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是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贯通起来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和事业成功的法宝.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认识恢复和发扬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准确估计党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上的思想状况,正确运用批评与我批评的武器,对于搞好当前的整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延安整风行之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也是这次整党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重视批评、敢于批评、善于批评,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23)
正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抚远市抚远镇临江社区党支部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四进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精神文明进社区:一是重视社区党支部自身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与支部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批评与向我批评,通过谈心、交心活动,互帮互  相似文献   

13.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党建立70多年来,自觉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清除自身沾染的政治灰尘,保持了党的肌体的健康,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但是,近年来,在大家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探索搞市场经济的新路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部门、一部分同志忽视和放弃党的优良传统的问题。党内缺乏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民主生活会不触及确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谈希望”。这种现象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更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是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对错误倾向不敢批评,而一批评有人就说是打棍子。现在我们开展批评很不容易,自我批评更不容易。”(《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9页)  相似文献   

14.
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内积极开展思想斗争的重要武器。只有进一步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规范和创新"批评",才能不断清除党员意识和行为上的"灰尘",保证党的肌体健康。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需要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征程中,我们党需要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任何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个概念。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过程中,不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加强党内自身建设的落脚点,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大利益出发点和不惜牺牲自己个人一切的优良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我们党80多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时,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政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执政党自身合法性和先进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及时总结,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18.
贾哲 《党史文苑》2006,(10):40-42,4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强调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积极探索并总结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并通过集中教育整顿、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时代典型等方式和手段,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倾向,保证了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端正党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能否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效地遏制腐败,端正党风,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根据马克思的建党学说,不断总结自身的建设经验,培育和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以及廉虚谨慎”等作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的事业获得成功的保  相似文献   

20.
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从严治党系列党课之七□苗佳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正确地经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自觉清除自身的灰尘,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锐利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