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是人民的法官 我的肩头有一架天平 好重 好重 它 满载着共和国的嘱托人民的叮咛 当把事实放入天平的一端 威严的法律就是砝码 人民内部的纠纷在天平上化解 刑事犯罪的迷团在天平上理清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共和国,当你置身子肃穆的法庭,面对庄严的国徽,聆听法官那公正的判决时,一定会从内心产生一种神秘的威严感、自豪感。是的,人民法官作为公正、权力和尊严的化身,是他们,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是他们,执掌着法律的“天平”,无私地捍卫着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幸福。山东省荣成县黄山人民法庭庭长周义选,就是人民法官队伍中这样一个默默无闻而又令人敬佩的普通一员。  相似文献   

3.
"法官的价值,体现在一宗宗尘封历史的案卷之中。"这是章云泽20余年法官生涯的感悟他是一心为民的老黄牛,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在审判基层默默地耕耘;他是东寻西奔的千里马,翻山越岭,踏遍大江南北的土地,为追执行"老赖"不遗余力;他是顽强坚韧的战士,兢兢业业,忍受病痛折磨,风雨无阻地坚守岗位;他是鞠躬尽瘁的忠诚模范,平平凡凡,却竭心尽力用生命谱写着对群众的一片丹心。  相似文献   

4.
东京疑案     
泠风 《中国律师》2011,(4):77-80
山田忠志法官坐在庄重威严的墨绿色法官席后面,居高临下审视着没有摘掉深褐色墨镜的当事人。这位身躯微胖、面容和善的法官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慈祥,即使在他表情最严肃的时候也微露笑意,他长着一双眼角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上,海淀区的中关村依旧是个大热点,引来了世界上诸多有钱人和聪明人的脚步和目光。被中关村包得严严实实的海淀区法院此间也出了条不小的新闻,那就是几名法官穿上了刚刚在报纸上露了一面的法官服,黑色长袍,左胸口挂着一个直径5公分的徽章,样子焕然一新,在国际周上展示了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法官的新形象。 陈继平看着电视上的昔日同伴,想起了他17年头顶国徽肩扛天平的日子。虽然以后天平要从肩头拿下来了,可是国徽下的天平作为一种信念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了心里,从一名17岁的中学毕业生到一名34岁的知名法官,17年的几千件民事案件成就了他的终生信仰。  相似文献   

6.
天平的砝码     
有这样一 则幽默:一个 面包师一直从 他隔壁的一个 农民那儿购买 黄油。有一天, 他觉得3磅一 包的黄油似乎 太轻了点。于 是他开始定期 地称一称黄 油,发现每回都份量不足。他特别生气,便开始向执 法机关提起诉讼。事情闹到了法官那里。 "您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有哇,法官先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法庭工作,许多老百姓几天见不到马新英就打听,想跟她说说话,唠唠嗑儿。回到院里工作,很多当事人点名道姓让马新英审理他的案子,说:"只要小马办案,官司打赢打输我都认。"自1990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马新英的生活就只有了两件事——审判和调解。在她承办的案件中,8成以上都以调解形式结案,无一件涉诉上访。2003年她被荣记一等功一次,并获省法院"人民满意法官"和"全国百名人民满意调解法官"荣誉称号;2005年获省法院"人民满意模范法官"荣誉称号;2007年获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全国人民调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秋天 《中国律师》2014,(6):25-25
正"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坚持与放弃的抉择中,只有坚持才能斩去事业道路上的荆棘;只有坚持,才能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这就是我的抉择,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律师在追梦道路上的抉择!"一篇篇的演讲,抒发着青春的梦想;一篇篇的演讲,讲述着成长的历程;一篇篇的演讲,描绘着璀璨的未来……2014年5月4日,福建省律师协会在福州举办了"中国梦·我的律师梦"青年律师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9.
法官的位置     
姜宇 《江淮法治》2011,(12):25-25
公正裁决是每一名法官所宣称要忠实捍卫的誓言.所以社会就将公民权利的最后救济途径交由法官来执掌。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官就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正如司法女神朱蒂提亚手持天平所诠释的那般。天平两侧的砝码就是诉辩双方的证据和理由;天平中心的标尺就是法官内心的法律与良知。其实,从司法的意义上讲。公正就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审判》2014,(7):37-38
从书法官职业12年了,我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刘法官”。当事人一句“法官”,虽然再普通不过,却常常让我觉得沉甸甸的,也让我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老百姓来到法院,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法官?基层法官每年都要审理三四百件案子,如何才能在每个案件中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放心?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12,(8):52-F0002
李公奎:老百姓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李公奎是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司法所所长,从1989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在汪沟镇司法所一干就是22年。22年里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地做基层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当地群众都夸他是老百姓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2.
法庭之上,国徽之下,有这样一位人民法官,她用信仰守护心中天平,用初心维护公平正义。她就是包津燕,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审判经验的女法官,包津燕常说:“想当好法官,就要有一颗为民心。”  相似文献   

13.
“庄户法官”张开弟陈念华张开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南石乡人民法庭庭长。老百姓都叫他“庄户法官”。说他身居乡里,说话“庄户”,办事“庄户”,,活脱脱是个“庄户人”(一)张开弟是“庄户法官”,但决不是那种只知道往里扒钱的“庄户刁”。去年1月18日,江苏省...  相似文献   

14.
时讯点击     
508名首都法官获"荣誉天平奖章"2014年2月1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全市508名法龄届满30年的法官颁发"荣誉天平奖章",年近80岁的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退休老院长、社区普法志愿者杨庭椿和被称为"法官妈妈"的尚秀云等资深法官榜上有名。"荣誉天平奖章"是最高人民法院为鼓励法院工作人员长期献身人民司法事业、增强职业尊荣感和自豪  相似文献   

15.
一鸣 《检察纵横》2003,(3):62-63
法官,这个名词代表着理智与威严;妈妈,这个名词代表着细腻的情感。一旦这两个看似冲突的名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这位妈妈呵护的“孩子”是一个自己亲手审判的少年犯时,该让人获得怎样的生活启示呢?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坐落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紧挨着市政府广场,办公大楼外观造型新颖,气势庄严雄伟,体现出法院执法公正、威严的形象。但沈阳的老百姓对此却很不以为然,对市法院的所作所为议论纷纷,颇有微词。有人说,市法院的天平是歪的,法官办案不公,不花钱根本办不成事;有人说,市法院有不少腐败问题,迟早要出事……果不其然,法院不但出了事,而且是大事。2000年末,中央纪委与辽宁省纪委组成的“10. 18”专案组在调查慕绥新、马向东受贿等问题的同时,对有关线索深挖细查,又揭露出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涉及到沈阳市一府两院及…  相似文献   

17.
方乐 《法律科学》2007,25(5):17-31
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其司法行为不仅会受当下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而且还更多地要受到一种"清官文化"的因素制约;也即在公共的法律生活中,其任何司法行为的做出,除了回应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系统的要求之外,也更反映出了法官对自身名誉的特别爱惜以及对社会评价的特别注意,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好地完成司法任务并尽可能少的给自己惹麻烦.正是在"清官文化"这一文化容器中,不仅社会--文化的情境性因素作用到了法官的身上,而且,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信仰网络里,达致了纠纷中的民众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于法官角色期待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王彬  曹萌 《中国审判》2011,(1):76-77
李郧钦常说:"法官不是‘官’,我们只是为当事人解疙瘩、化纠纷的社会一员,如果一个法官把自己放在神位上高不可攀或者把心思放在谋取‘官位’上,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官’啦!"这就是李郧钦,以他孜孜不倦的求索和对审判事业的执着追求,书写着一个平民法官的不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紧随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喜,11月9日西安市新城区102个社区首个"社区法官(张孝民)工作室"隆重挂牌。市、区法院、区政法委、街办和社区居民在鞭炮、锣鼓和欢歌笑语中,齐赞社区法官是百姓的心病"医师",排忧驱烦促进和谐。张孝民——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自993年起就担任基层法院院长,至今仍坚守基层法院,"社区法官"是他的新头衔。他激情做事,低调做人,带领着他的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正法官感言:做好新时期的法官,境界最重要。一名优秀法官的境界应该包含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有信仰,以党的宗旨、以法律为信仰。有了信仰,才会面对困难,不怕困难,才能坚定不移地在法治的道路上做一名建设者见证者,坚定地走下去。这个信仰是火热的,惟有火热,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坚持走下去。第二,就是要有悲悯之心。法律是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