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一个“欧盟治理”的框架愈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也引发了学者们讨论“欧洲模式”的浓厚兴趣。为此,《欧洲研究》编辑部以“欧洲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于2006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学术研讨会,旨在为“欧洲模式”的讨论提供一个交流的开放式平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央编译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就“欧洲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会上主要观点综述如下。欧洲模式的渊源、特性和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欧洲研究》杂…  相似文献   

2.
杨海峰 《欧洲研究》2012,(2):152-154
2011年12月29日,上海欧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60多位会员参加了本届年会。学会名誉会长伍贻康教授和副会长冯绍雷教授主持了会议。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国际转型中的欧洲:挑战与趋势",与会学者们紧紧围绕欧  相似文献   

3.
1998年春上,陈乐民、周弘两位老师曾邀请多位研究欧洲历史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开会讨论他们共同完成的“欧洲文明扩张史”书稿。会议开得认真、热烈,大家通过对话交流,都对欧洲文明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有了更加宏观和明晰的体察和认识。而后,《欧洲文明扩张史》一书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于1999年出版。  相似文献   

4.
从古代希腊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家在安排造型空间结构时,一直把主题放在首位.宗教主题、文学主题、人生主题、风景静物都取自人生百态.作品的空间结构首先要服从主题形象的要求和规定,也就是说,作品首先要象艺术家希望的或想象的人和物,例如受难的基督、天真的儿童和美丽的花朵;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艺术家才能表现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作品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和中国欧洲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罗马条约50周年”暨欧洲形势研讨会。在上午进行的罗马条约纪念会上,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欧盟驻华大使安博、下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驻华大使桑托斯应邀做主题发言,多数欧盟成员国驻华使馆都派员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席陈昊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周弘主持会议。在京主要欧洲和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上午的会议和下午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6.
包晓  曹子衡 《德国研究》2005,20(2):75-76
30年前的5月8日,中国和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上海学术界于5月1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和学术讨论会.这次活动是由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欧盟研究会、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欧洲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同济大学欧盟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中欧工商学院中欧文苑等单位共同发起,由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所联合主办的,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比利时、德国、英国、西班牙驻沪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或其代表共9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典.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介了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建构主义一体化理论旨在研究欧洲一体化所引起的行为体之行为、偏好和身份的变革性变化。从其社会本体论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点出发,建构主义建立了自身对一体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欧洲一体化:欧盟制度的作用;身份的变化和政治共同体;交往和话语的作用。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研究不仅为解释和分析欧洲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建构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2年10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欧洲转型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欧洲转型是当前国际社会备受瞩目的话题。欧洲的稳定、发展与和平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届论坛上,来自中国各地高校及相关研究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评介新制度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作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的三大流派之一,新制度主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来考察欧洲一体化进程。本文探讨了新制度主义一体化理论的渊源,介绍了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大分支。然后,结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分析、评价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本文认为,欧洲一体化理论中新制度主义的介入,填补了新功能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之间的理论空间,为欧盟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和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欧洲货币联盟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非对称性治理机制始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面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和“里斯本战略”差强人意的实施效果,法国“欧洲经济政府”的主张对当前欧洲货币联盟极具德国色彩的经济治理机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对“欧洲经济政府”这个概念的含义和历史进行梳理,解析这个概念背后德法两国在欧洲货币联盟治理机制上的根...  相似文献   

11.
张生祥 《德国研究》2004,19(2):19-24
2002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宣布东欧12国为欧盟正式成员.这样,欧盟实现了第5次扩大,一个大的欧洲即将产生.欧盟各项法律与政策的逐渐统一,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其中,对文化多样性与平等性的维护与发展,不仅为欧盟的东扩开拓了理念与概念空间,而且为未来"大欧洲"社会的形成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大欧洲"文化的理念、概念与实践三个方面对未来欧洲社会的前景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力图从理论上寻求一定的文化建构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欧盟多层级治理体系中的德国利益集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08,23(2):11-1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民族国家行为体、政治结构与政治过程的“欧洲化”的研究,发展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而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欧洲化的研究涉猎甚少。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欧洲一体化或者说欧盟多层级治理体系对德国利益集团特征尤其是对其组织结构和游说战略的影响,来弥补这一领域研究的匮乏。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未来———“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驻华大使温豪和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团长安博分别致辞,中国外交部欧洲司马克卿副司长、商务部欧洲司孙永福司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周弘所长先后做了主题发言。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欧盟使团及其成员国驻华外交官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就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成就、未来深化的空间、面临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欧洲研究区建设的深入,各国在科研创新政策领域自行其是的时代在欧洲已经成为历史,欧洲层面的科研创新政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德国作为欧洲科研创新领先国家,以及欧洲研究区的发动机,对这一进程的参与和应对也就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于欧盟科研创新政策的法律基础与政治框架尤其是欧洲研究区建设和"地平线2020"科研框架计划做了简要介绍,在此背景下梳理了德国对欧盟科研创新合作的积极参与,包括相关战略和辅助措施,并观察分析了德国对科研创新政策"欧洲化"所持的立场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类安全"是近些年来国际关系理论中安全研究的新提法和新视角。欧洲在安全治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拓展和深化了人类安全概念,逐渐形成了欧洲独有的人类安全观。本文通过对欧洲人类安全观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解析,总结欧洲人类安全观念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其对以欧洲为主体的区域安全治理的理论贡献。本文认为,欧洲人类安全观既是学术思想又是战略话语,语义学和实践学的发展相互促进,其发展脉络为高层政治领域和低层政治领域并行发展。欧洲人类安全观也是欧洲人试图建立"欧洲秩序"以及欧洲区域治理的理论成果。但是,欧洲人类安全观仍是一个动态的理论框架,其理论发展的不完善同样影响着安全理念的效度。  相似文献   

16.
伍贻康 《德国研究》2011,(4):4-8,78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这一缠绕欧洲时局百余年的“德国问题”,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有什么影响?今天“德国问题”是否又重新冒头?德国在欧盟中“一国独大”意味着什么?德国的战略定位已是欧盟兴衰和欧债危机能否解决的关键.由此出发,本文从“德国问题”角度探析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3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及中德关系"。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政府机关等40多位学者就德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沈雁南到会祝贺并致辞,中国前驻德国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区域合作的研究再度升温.不管是在亚洲出现的"东盟模式"还是"东亚模式",人们一向是以"欧洲经验"为出发点的.欧洲的经验表明,欧洲一体化是以德法和解为前提的.欧洲一体化从它的酝酿、初创到后来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德法和解和合作的基础之上.而德法轴心的基础就在于两国共同的目标,即建立一体化的强大欧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欧洲研究》"为检索项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获取该杂志2003-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后开展计量分析,并在研读《欧洲研究》刊登的相关文章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从问题、资料、作者、学科四个方面对国内欧洲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评述。这种学术史的研究是在回溯基础上的总结和反思,旨在促进欧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欧洲安全战略的出台预示着在新的欧洲安全议程之下欧洲新安全观念的产生,本文尝试通过对现实主义与批判性新安全研究的理论的整合,以期建立一个合理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欧洲新安全观念的内涵,如安全的界定、安全的主体以及安全的实现方式等,进而通过战略文化的分析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