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南边境地区的“三非”现象日趋严重,其中“三非”跨境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境地区尤为典型,深入探讨该区域“三非”人员跨境违法犯罪问题的现状、原因、打处难点和对策,对有效防范和控制“三非”人员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缅陆地边境线山水相连,农耕互邻,丰富的边境贸易伴随着边境地区易发、多发的边民犯罪问题。云南临沧市边民犯罪呈现出走私类犯罪呈下降态势;毒品类犯罪急剧下降并出现拐点,将会转变呈现反弹;妨害国边境管理类犯罪创历史新高,且规避法律惩处明显;“三非”类案件不断下降将有反弹风险;跨境赌博类犯罪上升趋势得到逆转,持续低位波动。根据边民犯罪的特点和成因,从国家安全、经济文化、边民需求、跨境民族历史渊源等各方面提出边民犯罪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毒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云南打击跨境洗钱犯罪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刑事执法中的问题;三是金融控制方面的问题;四是地理区位和民族文化的问题和其他特殊问题。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4.
中缅边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与一般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同的特征,抓获并处以刑罚处罚的犯罪嫌疑人多数来自Y省省外,最终以较轻罪名较轻刑罚论处,且案件来源于自首的比例高。这反映出Y省边境社会治安防控中严重的偷渡、刑罚威慑力弱以及社会风气不健康等问题,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动网格化管理,增强刑罚威慑力,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寻求中缅边境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越两国政治文化相近,民情风俗相通,两国人民交往密切。广西崇左市与越南毗邻,交通便捷,边民来往频繁。崇左市地缘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快速,同时"三非"越南公民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一问题影响了中越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治理"三非"越南公民问题,一方面中国政府要运用刑事行政手段以强化边境社会面的控制,另一方面中越双方要加强劳务合作和警务合作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域内的犯罪形态,决定着云南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即跨境洗钱犯罪的重要地区,尤以赌资、贪污腐败所得等洗钱犯罪为主要。当前,控制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相关对策:一是刑事立法方面的对策;二是金融机构的相应对策;三是刑事执法对策。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反洗钱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境内的洗钱犯罪现象将被逐步遏制,各类跨境洗钱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续上期)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老边境跨境毒品犯罪问题突出,边境毒品犯罪活动猖獗。为了有效遏制毒品犯罪,中老两国本着互助协作精神,在禁毒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签订了一些禁毒合作备忘录与协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那坡县的"非法入境、非法贩枪贩毒、非法婚姻"等"三非"情况比较严重,而相应的防控工作又显薄弱,应进一步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努力提高边境治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厉打击各类涉边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边境通道的管控力度和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保障边境地区通商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边贸的迅速发展和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因毗邻缅甸东北部而成为禁毒工作最前沿。自然地理、民族迁徙、文化交融等多重原因造成该地区特殊的民族—乡村结构和民族—地理环境。环境—社会结构的多样性、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基层社交网络的特殊性等因素对边境民族乡村禁毒工作产生影响。禁毒工作应在坚持国家禁毒政策前提下,充分结合地方特点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强化基层社会自身的风险免疫力,将边境民族乡村打造成为毒品渗透的屏蔽区。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我国重要的西南门户和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各种跨境犯罪也与日俱增。洗钱犯罪作为多种经济犯罪的下游犯罪,在云南边疆地区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且多以跨境形式出现。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反洗钱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对云南跨境洗钱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