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韩冰 《法制博览》2015,(4):56-57
恐怖主义犯罪最近的几年发生频率逐步上升,而在我国的刑法中却有很多恐怖主义犯罪的缺陷需要完善。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在刑法中地位和犯罪性质的确定,其法定刑的完善,对随着科技发展新出现犯罪手段的增加立法规制等,这些都是亟需在立法中进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贾珺 《法制博览》2013,(1):26-29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极不公正的商务潜规则,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是目前世界各国着力打击的对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贿赂犯罪立法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十年,其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从最初仅有两个刑法条款到现在多个立法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正在逐步跟进新形势新情况。伴随利益的驱使,商业贿赂犯罪继续愈演愈烈,因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立法规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我国针对网络诈骗的刑事立法虽然已有初步规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网络诈骗刑事立法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健全建议。文章将分析目前我国网络诈骗刑事立法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包括提升立法层级,完善刑法规制;调整入刑标准,增加评价要素;提高刑罚幅度,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平台监管,提升惩治力度等,希望能有效地应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威胁,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化犯罪日益猖獗的背景下,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加强各国家间的国际刑事司法协作机制,尤其是引渡制度。尽管国际上的引渡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原有引渡制度的弊端逐一显现,这非常不利于打击诸如恐怖主义犯罪等性质恶劣的国际犯罪。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传统引渡制度的种种弊端,结合国际刑法中引渡制度的新的发展,深入揭示了国际上引渡制度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使引渡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台湾黑社会活动猖獗,对台湾经济发展与政治的正常运作造成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岛内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台湾当局为了制止黑社会组织的蔓延,通过完善反黑法令、打击取缔、综合治理、国际合作反黑等举措防治与打击黑社会犯罪,尽管取得一些成果,但仍无法根除黑社会势力。本文通过论述台湾当局防治与打击黑社会犯罪的政策措施,分析其效果,探究台湾当局难以根除黑社会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江川 《法制博览》2023,(31):6-8
互联网、网络应用、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犯罪模式从线下转向线上、从现实转向隐秘提供了温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呈现井喷爆发之势,改变了传统诈骗犯罪的作案模式,为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推进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河北省宁晋县为例,总结了近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情况,从基层视角分析了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立法、扩大宣传、综合治理三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7.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300+299
现在恐怖主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但仍然有些国家处于焦头烂额状态。为了更有力的打击恐怖组织,政府可以在加强反恐宣传力度、迅捷处理恐怖事件、情报收集和国际合作以及对反恐力量建设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随着黑社会势力在中国大陆的悄然崛起,黑社会犯罪已经严重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经济和生活秩序,严重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防治黑社会犯罪是一项紧迫而严峻的课题,必须对其进行科学预测,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增强打击力度,坚持打黑除恶与反腐倡廉相结合,加强国际和区域刑事司法协作。  相似文献   

9.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123+122
恐怖主义多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或畸形发展才产生的。中国对反恐机制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完善,另外还要注意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提高打击效率,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从词汇学、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恐怖主义概念的想源及司法实践的角度,就当前学术界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中存在的误区和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的探讨。作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潮,而不是行为或手段;恐怖主义定义中不应当限定“有政治目的”和“有预谋”;不能把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犯罪、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混为一谈;并就我国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