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大沈阳”——提升沈阳中心城市地位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沈阳”应运而生,酝酿着沈阳的中心城地位将跃上一个新台阶(一)大都市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方面,往往是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有关理论,借鉴其相关实践。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大沈阳”概念的内涵,有必要重温一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反响的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的“大都市带”(可称为大都市区的模式之一)理论。戈特曼通过研究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域发现:这一系列大城市的功能性地域(包括城市建成区和与城市具有密切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9)
正总部经济具有明显集聚效应。作为一种高端经济形态,不仅能够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也是城市产业升级和职能转变的"催化剂"。近几年来,南京市建邺区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服务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创新名城和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的现实需要,高质量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  相似文献   

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北京重要的文化生产基地、文化消费场所和文化经济政策的实验场所.北京科技型集聚区规划先导特征显著,而艺术型集聚区自发形成且是市场自组织行为,两者发展方向趋于政府规划主导.北京集聚区管理普遍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也已出现公司型管理模式的探索.集聚区的发展,应重视宽容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创新基础结构的培育、适应型管理模式的确立并保持和扩大区域的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推进产业集聚提高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形式,也应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湖北县域经济要取得发展,需要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从营造社会氛围、实施发展战略、形成有效机制、采取引导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龙湾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功能、加快经济城市社会转型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温州城市东部五大功能区为平台,构筑一核二轴六区产业构架,努力把龙湾建设成为温州商贸、金融、生产服务、楼宇经济、现代商住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打造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浙南闽北三产发展引领区,实现由工业强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迈进。发挥四大优势,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6.
张斌 《人民论坛》2020,(21):45-47
建设大都市圈一个可供参考的做法是效仿过去的试验区经验,试点大都市圈改革试验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在于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建设大都市圈是提升人力资本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大都市圈改革试验区意义丝毫不弱于此前推动中国制造业和外贸发展的试验区建设,将为我国新一轮的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正>国办发[2015]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8月28日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集聚区,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区域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一般来说,10家以上企业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年产值上亿元的区块,可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至今已形成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300多个,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有许多县市区形成了区域块状经济。区域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全省有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优势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9.
李永明  张睿  许婧 《群众》2020,(4):30-32
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世界工业发展实践表明,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市秦淮区金融业发展历史底蕴深厚,近代以来一直是南京都市圈的金融中心。新街口金融商务集聚区是全省唯一具备金融功能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金融资源集中度和金融服务功能首位度居全省前列。统筹推进新街口金融商务区和河西金融集聚区建设,有利于充分挖掘金融业资源禀赋,放大比较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差异发展;有利于形成双核驱动、各显特色、聚合发展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8,(1)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近提出的区域发展概念和城市群及产业空间布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大湾区崛起所集聚的经济势能,将不断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海南以地理区位、众多的港口、丰富的海洋资源、强大的海上运输,以及国际旅游岛等优势,成为接受这种辐射的首受之区。这不但有助于大湾区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海南经济振兴,达到双赢的目的。为适应这个国家级发展战略需要,海南应在发展理念、改善海港和海运体系、维护南海安全、完善国际旅游岛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响应,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厦漳泉同城化在建设闽南大都市区、推进闽南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对区域社会整合发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保护提供新契机。而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厦门,则负有带动大都市区域经济集聚发展、引领区域社会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值此背景下,“厦金合作”将拥有更广阔的腹地支撑和发展纵深,同时也应赋予更高的发展立意:不只是经济合作诉求,还应着力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多元推进。厦漳泉同城化为厦金合作提供了新的作为空间,也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以同城化理念贯穿厦金合作,推进“厦金同城化”,进而“厦漳泉金同城化”。这一新思路,对于促进海西建设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以上海与浙北区域经济关系发展为例,解构上海与浙北的区域经济关系发展历程.两地从明清时期的"邻域渗透型区域经济关系"发展到近代集聚为主、扩散为辅的"腹地中心型区域经济关系",再发展到当代扩散为主、集聚为辅的"腹地中心型区域经济关系".上海开埠后,扮演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角色,引领长三角区域经济关系构架的变迁和转型.明清至近代,上海与浙北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是上海与长三角其它地区和整个长三角经济关系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产业特性与区域特性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区域化的辩证统一,是柔性生产方式、社会资本优势和集聚经济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能够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以及产业与地域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特性增强产业和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也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城市集聚区则是经济发达、城市高度集聚并向外扩散而逐步形成的城市化区域(称之为城市群)。在中国东部地带区位条件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正在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集聚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抗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地区(包括胶济沿线)。这五大城市集聚区呈现的城市群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着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张超 《学习与实践》2012,(10):16-27
大都市圈是在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内构建起来的包括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和多个中小城市的空间实体,需要在多城市空间层级体系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分析。即地理区位差异引发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决定了城市功能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地理区位差异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竞争关系的存在,互补与竞争的空间作用构建了大都市圈内既相对稳定又动态优化的层级结构体系。区域交通格局的不断优化能促进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和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而提升大都市圈空间均衡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林琳  宓挺 《今日浙江》2008,(14):29-30
从国内外城市商务中心区(简称CBD)发展情况看,总部经济和CBD具有天然的相关性。由于CBD区域具有最便捷的交通网络、最齐全的配套设施、最发达的通信系统和一流的商务活动环境,CBD强大的商务服务功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CBD经常成为总部集聚区最佳的空间选择;同时总部企业的集聚和总部经济的集散功能又促进了CBD的形成和发展,总部机构数量的多少和总部经济的强弱,往往成为决定CBD等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都市圈发展广域产业集群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三角地区特殊的"产业同构"现象和已具雏形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特征,本文提出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特殊地理平台发展广域产业集群的构想。文章从概念、意义、条件、效率等各个角度论证了这一构想的可行性,认为以广域产业集群为组织形式,以跨地域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链垂直分工为组织内容,是长三角从产业层面冲破行政区经济的藩篱,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宁镇(扬)大都市区"的概念,强调要"推进南京龙潭、仙林、汤山、湖熟与镇江下蜀、宝华、黄梅、郭庄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打造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宁镇(扬)大都市区"。在宁镇扬板块中,宁句地理相近、经济相融、文  相似文献   

20.
总体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战略平台为目标,以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和功能复合化为发展方向,立足于服务辐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坚持产城融合、区域联动、高端发展、先行先试,促进金融集聚、总部集聚、商务集聚、商贸集聚、要素市场集聚和人才集聚,推动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商务智能和"智慧CBD"发展,努力把重庆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要素资源高度聚集、经济高度发达、内陆影响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建成重庆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标定位。一是空间布局。重庆中央商务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由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三大板块构成,呈"一区三核"格局,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二是功能定位。着眼于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突出城市中心区的高端综合功能,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金融、商贸、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咨询、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为支柱,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地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集聚区、高端商业承载区、国际商务交流区、文化创意示范区、高尚生活服务功能区和国际化都市风貌展示区。三是发展目标,到2017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16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达到8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150家以上,汇聚全球时尚商品品牌2/3以上,年税收亿元大楼50栋以上。到2020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22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占到6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购物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和国际奢侈品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