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课     
正管好"三圈"才能防被套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都会有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对党员干部而言,"三圈"一坏,就会变成"套子"。置身于坏的"三圈"中,如温水煮青蛙,最终欲望冲破底线,会被"套住"脖子。党员干部要做到慎小慎微,仔细甄别交往对象,自觉抵御圈子文化的侵袭。在工作生活中,更应该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7,(10)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工作之余都有自己的"圈子"。如果细分这个"圈子",又可分为"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等。人是社会的人,固然离不开"圈子",然而,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圈子"的关系则是个大学问。许多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与自己的"圈子"有直接关系。回顾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观察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我们就会  相似文献   

3.
正"以治理党员干部五类‘酒局圈’为切入点,在全省开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工作。"日前公布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河南省委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官本位思想和圈子文化仍然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列整改工作。所谓"圈子文化",就是一些官员结党营私,为  相似文献   

4.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入圈"就能得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治理》作者:罗家德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2020年3月朋友圈、工作圈、兴趣圈……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圈","圈子"之下交织着复杂的关系网络。关系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根基,"讲关系""混圈子""谈交情"成为很多人的生存宝典与登龙之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家德指出,中国人对"关系"存在着不少误解。这些年来,作者走访调查小岗村、华西村、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6)
<正>在一个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时代,有人形容说,"圈子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然而,如果在官场中也明目张胆地经营圈子,进而衍生出"圈子文化",则蛊惑了世道人心、污染了政治生态。什么是官场"圈子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些官员结党营私,为一己私利编织利益同盟。对于"圈子文化",中央的态度非常鲜明。"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我  相似文献   

7.
辛华 《党建文汇》2010,(8):42-42
不久前的导演鄢颇被砍事件,让娱乐圈暴力现象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10年前,著名摇滚歌手崔健在谈娱乐圈时就曾一针见血地说:“这是一个以利益为中心的圈子,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强者出现。有规则的时候,会有一个强者出现;没有规则的时候,会有另一个强者出现。现在是后一种情况。”这里崔健说的后一个“强者”,被人们普遍理解为娱乐圈里的“暴力者”和“黑势力”。  相似文献   

8.
“圈子”是指具有相同爱好、相近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俗话说“三个向灯,四个向火”,谚语云“鱼找鱼,虾找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都是“圈子”。数年前,笔者在一篇题为《说圈道权》的杂文中说过:以一点为中心,画一个等距离的360度的弧线,在几何学中称作圆,俗话叫作圈。现在,我对这个“圈”又有了新的见解:这个连阿Q也画不圆的“圈”,如今却被我们的“新画法”画得精妙入微、出神入化。笔者以为,那“圈”分明就是权钱的山头,就是利益的尾巴。  相似文献   

9.
颜武 《先锋队》2014,(33):15-19
当前,要以“直捣黄龙”的气势,严厉打“老虎”、拍“苍蝇”,果敢地拆毁一个个腐败圈子,进而健全制度,改革机制,完善体制,建立起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体系,以及有效长效的监督机制,切实将权力关进笼子,从而毁掉编织腐败圈子的条件,铲除滋生腐败圈子的土壤。圈子,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随处都有。一般说,人都不愿离群索居,因此喜欢“呼朋唤友”原属正常,也因此,许多人会因爱好而结成圈子:热爱艺术的,便结成艺术圈子;艺术圈子里,又因不同“行当”而有不同的圈子,像摄影圈等等,摄影圈里面又可细分为喜欢拍摄花草鸟兽的、山水风光的、人物造型的,又成为一个个更小的圈子。这种出于共同爱好而结成  相似文献   

10.
朋友无圈     
张宏宇 《前线》2016,(4):83-83
正现如今都讲究自己的圈子,比如:亲戚朋友,邻居老乡,同学同事,这些都能组成一个圈子。如果你没有圈子的话,说明你混得不行,人缘不好,社会交际能力太差了,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本事的表现。所以,很多人生存的状态就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圈子,以此满足个人的利益。有的人一直在苦苦追求圈子,或者以加入某圈子为荣;有的人费尽心力寻找入圈之门却无法如愿,便郁郁寡欢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1.
谢光辉 《党建》2014,(7):47-47
正时下,"圈子"流行,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究其本意,"圈子"原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联系在一起的人群。而在一些单位和部门,部分干部为了升迁、逐利等私欲,整天琢磨找门路、拉关系,形成了形形色色所谓的"官场圈子"。圈子的形成,一要有核心,二要具备向心力。在"官场圈子"中,"核心"往往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向心力"就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规则"就是相互照应、相互  相似文献   

12.
[案例]某公司党委为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把管理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的"三圈",即党员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的活动。各党支部认真贯彻党委的要求,有的建立党员"三圈"活动档案,有的对一些敏感岗位的党员集中上课教育, 有的要求党员主动汇报"三圈"活动情况,有个别党支部书记还经常进行"家访",了解党员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家庭成员情况等,有的单位党支部对爱好麻将、扑克的党员进行"引导",还有的党支  相似文献   

13.
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官员死后见到阎王,自称生前是一个好官,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没有任何贪腐和过失。而当阎王问他有什么作为时,他却无言以对。于是,阎王怒斥:"你身为官员却求全自保,该办的事情不办,该断的案子不断,该上报的问题不报,岂不是负国负民?要是这样,我们还不如在公堂上立一个木偶,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要知道,无功就是过,不干更是过。"  相似文献   

14.
赵锡永到玉溪市"调研",不着边际地讲一通,一位官员竟这样谈感受:"听了赵部长一席话,不是胜读十年书,而是为我们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名官员马上补充,"何止是一扇窗户,完全是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权力场中,由圈子恶习、帮派意识、围墙效应造成的"小一统"腐败不可小觑。在中国官场,职位分类尚未立法,政务官的意志决定事务官员的地位、权力分配和待遇,副职分工由"一把手"决定,部下的权位由"一把手"调配。因此,一个机关就像一个"小一统"的小朝廷,"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在小朝廷里,"一把手"决定副职的权力轻重,决定部下的升迁贬降。  相似文献   

16.
天下     
《廉政瞭望》2014,(11):20-21
<正>乌克兰"清污法"生效众高官纷辞职乌克兰"清污法"日前生效,该法禁止前亚努科维奇政府官员、曾经参与镇压民众示威的安全官员、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官员等在现政府中任职。乌总理亚采纽克说,在"清污法"的影响下,数十名内阁高级官员纷纷递交辞呈,他的办公桌上有厚厚一叠辞  相似文献   

17.
<正>圈子原本是指人与人因为相同兴趣、经历或其他目的而结合成的非正式团体。但是当下一些社会和官场上流行的圈子却完全脱离了志趣的主题和情感的联合。不少人削尖脑袋钻进圈子,想方设法经营圈子,千方百计扩大圈子,形成了一种畸形繁荣的"圈子文化"。"圈子文化"最注重界限。圈子看似松散,但却"画圈为牢",水泼不进,针插不入。在圈子内,可以呼朋引伴,称兄道弟,互相照应,彼此绝对心照不宣;但对圈子外,或冷若冰霜,形同陌路;或表面和气,暗中使绊;乃至排斥打击,落井下石,斗争起来毫不手软。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3,(1):27-27
正2012年的日历已然翻过,全年依然贯穿着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强度之猛,尤为引人关注,其中的一些事,一些人更值得我们好好回顾。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反腐,频频祭出廓清正气的反腐重拳,"微博反腐"、社会力量反腐轰轰烈烈;相反的,是一些曾如明星般闪耀的官员从此黯淡,其中不少人只能在看守所和监狱回忆有关新年钟声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冶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了。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不会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相似文献   

20.
退场意识     
游宇明 《唯实》2015,(4):96
人都想有点作为,所谓作为,其实就是以自己的品德与能力影响他人与社会,获取一个圈子乃至大众的认可。如果我们将社会比作一个“场”的话,这其实就是一种“进场意识”。人有进场意识当然好。一个官员不想有所作为,每天“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他管辖的区域不会好到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