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1年3月10日,我来到抗日航空勇士阎海文烈士的家乡——北镇市大市乡道台子村。在烈士祖屋附近,有一株阎家先人种下的大古榆,我同烈士的后人们就在这棵树前聊起了烈士的英雄事迹。"做个为国为民的好青年"还是在1969年,我随奶奶离开城市回到辽西农村老家,当了一名下乡知青。我偶然得知祖父是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在抗战中壮烈殉国。后来,奶奶还向我讲  相似文献   

2.
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以打通浙赣线。日军731部队和容字1644部队在浙赣铁路沿线的金华、龙游、衢州、义乌、浦江等地实施细菌战。平民百姓备受肆虐,不死即残,有的成为绝户。细菌战殃及我的家乡,许多人莫明其妙地双脚溃烂,久治不愈。我的父亲和祖父即遭此难,疼痛呻吟,丧失劳动力多年。其时,我的家乡浙江诸暨是中共领导的金(华)萧(山)支队的游击区,日伪军不时清剿扫荡。在我有记忆开始,大人们都说我是从日本鬼子刺刀下捡回来的。母亲每讲起这件事总是不停地擦泪。  相似文献   

3.
许进 《世纪风采》2008,(1):9-11
姑爹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者之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1953年,邓稼先和我姑姑许鹿希结为百年之好。从我记事时起,祖父就命我按照家乡江西的习惯称呼邓稼先为“姑爹”。  相似文献   

4.
今年47岁的我,从事市场管理工作已20余年,亲眼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集贸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上新鲜蔬菜的变迁,更是生动地记录了这一成就。上世纪60年代末,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我国各类商品流通不畅,新鲜蔬菜也是如此。每当进入冬季,我的家乡——"陇中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通渭县就基本上吃不到新鲜蔬菜,每户农家大量拥  相似文献   

5.
何奇 《党史文汇》2002,(1):22-24
一 “华子,你妈回来了,快回家!”这是我祖父的声音。我原名郭重华,华子是老人们对我的昵称。 这是60年前的事了。1942年8月,我高小毕业,准备考中学。一天下午,我正在太原新城街小学的院里洗衣服,祖父急匆匆地走来,报了这个喜讯。对于继母(以下称母亲)的回来,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前些时,母亲给我祖父来过一封信,说她为了打听我父亲的下落,曾去过山东省博兴县,结果还是打听不到,失望地返回天津,问祖父是否知道我父亲的下落。祖父让我给母亲写了封信,说我们也不知道父亲的下落,希望她回太原来。前几天母亲来信说她准…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10)
正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他特爱管闲事,东家闹矛盾了,西家发生纠纷了,他都要管一管。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很喜欢祖父,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小时候的我觉得祖父有点傻。那年县里分指标去工厂,我祖父却把名额全部给了别人。为此事,大姐、二姐没少和祖父闹,但闹没用,祖父决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还有一次,县里让推荐有学问的人上大学,我祖父推荐了别人,却把有学问的叔叔晾到了一边。因这事叔叔好长时间不和祖父说话。祖父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宁津县,这个县早在20年代就有中国共产党活动,有地下党的组织。 我是1934年夏天在我县王表寰庄高小读书时入党的,当时只有15岁。这个学校设在一个旧祠堂内,只有两个班,房舍比较简陋,但是政治空气很浓。教员很进步,前后就有三位教员是共产党员。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很好,经常看课外书,讨论一些书本上的和报纸上的时事问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听到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这首优美动听的歌声“绿绿的草原,清清的河水……这是我的家啊……”时,我就会想到我美丽可爱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一○四团。朋友,你想了解我的家乡吗?我的家乡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在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之中,在闻名暇迩的雅玛里克山脚下那片美丽的土地上,那便是我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有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有辽阔的山地草场,有丰富的矿藏和珍稀的野生动  相似文献   

9.
日前,我在整理祖父许德珩的文稿时,又看到了关于“聚义钱庄”的案卷,这令我回想起祖父给我讲述的周恩来总理帮助他妥善处理这桩私营钱庄违法案件的往事。  相似文献   

10.
四代种田梦     
鲍永福 《实践》2013,(9):37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主。我的祖父是山西省应县人,因生活贫困于1919年只身来到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村给地主当长工,那时地主用欠了六年的工钱给了他30亩沙板地,从此,祖父、祖母搬迁口外,一头扎在自己的地里种田。从我记事起,祖父一年三季不回家,春种、夏锄、秋收,都吃住在田里临时搭建的简易窝棚里,一直到地冻茬干,祖父才回家避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劳善良的祖父就这样以78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他的种田梦是苦涩的。到了父亲这一辈,种田稍有变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落实华侨政策时,我祖父张见宾(已故)被错划的地主成份得到改正,落实为归国华侨;原没收的房产全部发还其后人。因毁坏拆掉很多,后来折价补钱。这使我想起早年我祖父讲过的古大存曾保护过我家房产的往事,真是感慨万分。 80年代,改革开放的局面已全方位铺开,华侨的力量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和作用也已明显可见。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一股写史热。我看了一些有关文章和一些已出版的小册子,却找不到提及有关华侨政策方面的影子,我觉得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空白。因此,将我祖父当年所讲古大存曾保护我家房产的往事经过大概情况整…  相似文献   

12.
刘伟 《湘潮》2010,(11):29-30
在被毛泽东称为“西方山洞”的滴水洞,这里有毛家的祖居地--东茅塘,这里流传着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墓地的种种传说,还保存着1966年毛泽东回家乡时住过的一号楼。毛泽东祖父墓的墓碑就陈列在一号楼,墓碑长约3尺,宽1尺,厚3寸,棱角分明,系祁阳石雕刻,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祖父李大钊,是河北省乐亭县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祖父虽然早早地就走了,但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树立的清正勤谨的家风延续了近百年,传承了几代人。我的父辈都继承了祖父留下来的好家风。我父  相似文献   

14.
谢孝思说“贵州是我的家乡,苏州也是我的家乡,两个家乡我都爱。春兰秋菊,各有佳色。”谢孝思先生是苏州的功臣,是贵州的赤子。  相似文献   

15.
16集电视片《伟人周恩来》的第14集《亲属们的诉说》一节中多次出现记者对周保章同志的采访.周保章(题图右一)是周恩来的侄儿.周保章的曾祖父,即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原是绍兴师爷,后来当过淮安知县.周贻谦是周殿魁的3子、周保章的祖父.他就是把周恩来带出家乡,走向东北,从而改变了周恩来人生、政治命运的三伯父.周贻能是周殿魁的7子、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谦只有一子周恩彦.周贻能有3子,周恩来居长.周恩彦有孩子3男2女.周恩来没有子女.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是排行在七,其实,七伯之称是缘于他的父亲.按家乡习俗也称邓颖超为七妈.  相似文献   

16.
1946年9月,周恩来曾在南京接受过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的一次专访。据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记述,周恩来在谈起家史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 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来利用星期天召来在京亲属,和他们谈家史。在这篇由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记录,邓颖超亲笔阅改的《七伯谈家史》上,周恩来说,“我们和尔辉父亲是一个祖父,……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这是周恩来两次在重要场合讲他的祖父的名或字叫殿魁。 然而经学者考证,周恩来祖父的名字叫“起魁”而非殿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7.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18.
乡愁     
正曾经与朋友一起听歌时,一首韩红的《家乡》勾起了我的乡愁。阔别已久的家乡啊,你的模样依然那么清晰地映入眼帘。我的家乡——四川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三面环山,村庄前有一条小路,通向外面的世界。我就是从这条小路,走出了村庄,上学、工作,直至在外生活定居。近日,有亲戚从四川老家来我们这儿探亲,在与她的交谈中,谈及四川老家,她说:变化很大,家乡富了,高楼大厦,人们生活好了,总之,家乡  相似文献   

19.
许进 《世纪风采》2009,(10):31-33
九三学社的首任主席许德珩生于1890年,属虎,是我的祖父。九三学社的第二任主席周培源生于1902年,也属虎,我称呼他周公公。1989年10月17日,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在北京医院北楼202病房举行活动,庆贺我的祖父步入百岁之年。那天早晨,我给祖父穿上了红色的寿袍。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周恩来年谱(18981949》,在“诞生”一节里写道:“祖籍浙江绍兴。祖父周殿魁曾任山阳县知事”。在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开头也写道:“到周恩来祖父周殿魁一辈时,他这一支家族就离开绍兴,迁到了淮安。”1946年9月,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时也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lop年8月2日,周恩来在京对部分亲属谈话时说:“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过花,号云门,字殿魁,这名字有封建思想,想中科举。”笔者手头还有一份《周氏家谱纪略)复印件,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