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0,(4):76-76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中总共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732个,人称《红楼梦》是“一姓一名皆具精意”。解读这些人名的含义,对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08,(23):17-17
古代小说不论是传奇小说、言情小说,还是《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写到男女进行房事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写道.“共赴巫山云雨”,或者“不免云雨一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环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即便是现代的一些媒体也效法古人,常有某官员携某美女到某大酒店“共赴巫山云雨”的报道。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以至今日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3.
“发现”“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的人,其主要理由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从外貌到内涵都与《消失的地平线》对“香格里拉”的描述相吻合。把一个虚无飘渺的乌托邦硬生生地与一个差强人意的现实地点等同起来,这是索隐派的毛病。在红学中所谓“索隐”,就是指试图发现《红楼梦》所写的内容都“真有其人、其事、其地”。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在论证“林黛玉就是董小宛”这个“重要学术观点”时,其论证方法如下:小宛名白,黛玉名黛,粉白黛绿非常对称;小宛爱梅,黛玉爱竹;小宛善曲,黛玉善琴;小宛善病,黛玉亦善病;小宛癖月,黛玉亦癖月,所以,林…  相似文献   

4.
熊建 《法制博览》2010,(18):80-80
最近几十年,中国人把《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哪个不算?区别就在这“大”——伟大。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5.
阿瑟 《法制博览》2011,(3):39-39
有证据表明,孟浩然是一位好酒人士。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新唐书》孟浩然传等多种文献,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山南采访使韩朝宗十分欣赏盂浩然的诗歌才华,带他一同赴长安,准备向朝廷举荐。韩朝宗为了替他造声势,先行一步,约好日子一同进朝廷。不料,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孟浩然遇到老朋友,就进了酒家,喝上了。当时有人提醒他跟韩朝宗约定的事,孟浩然很不以为然地说:“业已饮矣,身行乐耳,逞恤其它!”结果,误了约会,惹怒韩朝宗,不再替他引荐。  相似文献   

6.
七岁:十四岁:二十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四十五岁五十五岁:六十岁:“爸爸了不起,什么都懂!” “好象有时说得也不对……”“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假如爸爸当年象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北京的刊物办得不错,大家要求订《十月》。”“要么订一年、半年,哪有订十个…  相似文献   

7.
《木兰诗》成书于公元568年,最早见于南朝僧人所编((古今乐录》,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收入,后来才定性为“南北朝民歌”。《木兰诗》成书之前,战乱连连,混乱不堪。  相似文献   

8.
回阿蓝的话     
贵刊今年第五期上,阿蓝就登广告一事作了一次“答读者”。文末,阿蓝问读者:“未知大家对阿蓝的这种解释是否满意?”回阿蓝的话:不满意! 阿蓝说:“本刊是自负盈亏的,国家完全没有补贴。”对此,我们作为读者对《南风窗》全体工作人员深表敬意!阿蓝又说,杂志登些广告是“尽可能不再增加读者的负担”。对此,读者当然会感激的! 但倘若以此为由,连封面都做广告,读者是绝不会欢迎的!读者之所以喜欢、热爱《南风窗》是因为《南风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相似文献   

9.
苏曼殊与李叔同是近代史上两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旷世奇才,在文学艺术领域内都有很深的造诣:苏曼殊的诗清新隽永,有“灵界诗翁”之称;其画被柳亚子赞为“千秋绝笔”;其颇具红楼笔意的《断鸿零雁记》开中国近现代文学自叙体小说之先河;其译作有拜伦的诗集和雨果的《悲惨世界》(未译完),他与林纾、严复一道被推为20世纪初三大翻译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在那纠缠姓资姓社、《破产法》被误认为姓资的岁月,有朋友见面戏日:“曹破产鼓吹的破产法恐怕要破产了吧!”我说:“恐怕你这个预言要破产呢!”后来,企业破产立案统计图帮了我的忙。统计图显示:《破产法》实施的道路虽然  相似文献   

11.
鄙人拙作《红楼梦》问世几百年来,褒贬不一。前不久见贵报刊发《大观园声明:“黛玉裸死”千古疑案》一文,也想就此再说几句。  相似文献   

12.
小铁柱,15岁,个子矮矮的,他是个小侦察员。小时候读到这些,常恨生不逢时。略大一点,看《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三家巷》,更羡慕杨子荣、林道静之类的轰轰烈烈与风风流流,生得光荣,活得伟大。那人生,何等淋漓畅快! 我参加革命,算起来也廿有三载矣,若从开国之年倒溯23年,则这兵龄,已是1926年的“老红军”——其实1926年还没有红军呢。我们这一代,号称“老三届”。多半自认为,是“搭错车”的一代:该升学时遇上“文革”停课;人家复课时我们已上山或下乡;该钻研  相似文献   

13.
我是《南风窗》的读者,生活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兰州。幸运之神慷慨又大方,我中奖了,从黄土高原南下五羊城,参加了第二届《南风窗》“开眼界”活动。在7天的活动中,我看到了南风窗杂志社全体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目睹了广州市十年改革的巨变,游览了名胜古迹、旖旎山水……百闻不如一见,虽说是走马观花,眼界也开阔了许多! 据说有的读者对“开眼界”活动有怀疑,我以幸  相似文献   

14.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古诗源》一“南风,改革开放之风”“让改革之风劲吹”,“广州是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就定为《南风窗》吧!”这是市里儿位主要领导在给杂志起名时的中心话题。这些话,毋宁说是给刊物定了宗旨《南风窗》杂志酝酿于八四年冬,八五年四月创刊。八六年元月起交全国邮局发行。值此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阐明宗旨,以昭拳拳之心.让上下左右及海内外人士监督指教,颇感必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大地带来了生机。时势要求改革、开放、广州“得天独厚”,在全国大城市中最早获得“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又是沿  相似文献   

15.
蔡成 《法制博览》2008,(22):14-14
詹姆斯狠劲皱眉头,低声说:“Shit!”凯文厉声说:“shit!”他很愤怒:被詹姆斯和凯文称作“臭狗屎”的节目是倪萍主持的《聊天》。是当年我刚买DV时摄录的一期《聊天》节目。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和《金瓶梅》上,都有对买官卖官的精彩描写。在《红楼梦》中,贾珍通过太监戴权,为儿子贾蓉购买了一个五品的官衔,花去1000两银子。那些在贾府打工的丫头,每个月的工资不到一两银子,只有像袭人、鸳鸯这样的大丫头,每月的工钱才是一两,对比可见,卖官的收入有多大。而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因为送礼孝敬蔡京,顺手得到一个五品的理刑千户的官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上出现了一个怪诞的图案:自由女神像穿一身日本和服! 标在封面的一条要目则点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日本入侵好莱坞”。翻开1989年10月2日出版的这本期刊,读者终于明白,索尼公司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消息并非谣传。耐人寻味的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是以自由女神像作标记的。因此,该期刊的文章激愤地写道:“日本买走了部分美国魂!”  相似文献   

18.
礼物     
在斯堪的纳维亚人吟咏他们民族古风的诗集《埃达》中,有这样的诗句:“……以兵器或以服饰,朋友间要相互愉悦;每个人自己(通过各自经验)就会晓得,互赠礼物的朋友,才是最长久的朋友,只要那礼物往来不辍……”这似乎是萨林斯(Marshall Sallins)在研究石器时代的经济关系时所发现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暗角     
去年的《文史精华年选》编了篇《“草原英雄小姐妹”背后的故事》,书出版后,有不少朋友打来电话或是发来邮件说:“这故事骗了我们几十年,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啊!”说过之后,不胜感叹。那是一个非常的年代,真正救了“小姐妹”的人因为是“右派分子”而在宣传时被换成了别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媒体在大肆塑造“救人英雄”的同时,却要另一个真正的“救人者”承受人生的磨难。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羊城晚报》刊登了一则“招工”广告。当待业青年们迫不急待地看下去之后、不由得嗤之以鼻:什么“招工”广告,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竞然还学人家要进行什么“文化考试”、“择优录取”云云!有人取笑说:怕不是考我敢不敢在停尸房跟死人睡一晚吧?! 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的领导,一个星期之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考场。但他们马上笑了:三十六位,报了名的,全来了!有男的,有女的.大多是年轻人。白布下面突然伸出一只手:“有水吗?”三年后,我们见到这些年轻人中的两位。第一位是个妙龄少女问:来殡仪馆,你不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