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读了洪韵珊同志《对社会主义所处时代的重新界定》一文(《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颇受启发。但对其中一些论点不敢苟同。洪文认为:现实社会主义不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我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扼要地展示国内外有关“时代”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论”的新概念。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为理论基础,以国际无产阶级与国际资产阶级斗争格局的新变化为客观依据,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为历史论证,从“作为世界革命进程的社会主义面临的现时代”和“作为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面临的现时代”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论的本质涵义。认为在革命(包括改革)、和平与发展的现时代,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向现时代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战胜以至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究竟在哪里爆发并取得胜利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们分别依据自己所处历史时代提供的历史条件,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对于这些论断,理论界长期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在生产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并同时取得胜利的思想;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理论.有人认为,“同时论”和“一国论”都是马恩坚持的思想,“同时论”是指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革命,各国无产阶  相似文献   

4.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标准?众说纷坛,各执一端.有的同志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标准”.我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因为,生产力落后这种状况,既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上已经出现的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的现实,最有力地驳斥了“生产力是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标准”的论点.  相似文献   

5.
一个世界、两种制度、政经多元、竞争共处,这是当前世界最基本的格局。在新科技革命强有力的推动下,当代世界的两种社会制度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变的同时,社会主义也正处在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主义转交的过程中。这是两个阶段性的重大转变。我们必须适应这两个转变,重新认识现代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李志凯1多年前,我国理论界就“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主要观点大体有三种:一是“大过渡论”,即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它包括整个社会主义时代;二是“中过渡论”,即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经济危机看社会主义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科学社会主义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必定引起社会主义革命,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新阶段,要向前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当今暴力革命、不断革命、世界革命将由和平改良、不断改良、世界改良所取代,这已有摩尔多瓦、塞浦路斯、尼泊尔等国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实例为证。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呈现出各类社会主义政党各自推进、兼程并进、和平渐进、协手共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探索全球化大趋势中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生长点;在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中国这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的突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和谐世界"论与"和平发展"论,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合作和制度交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现实指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出发,反复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不能变、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能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这一方向不能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价值。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重大课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党的建设上所凸显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越论。有人认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倡导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超越了现实,做不到。这是一种误解。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说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这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回顾历  相似文献   

10.
“趋同论”是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逐渐“融合”的理论。对“趋同论”需要作专门的研究、分析和批判。本文所涉及的则是国内一些与私有化有关的,即能够成为私有化理论依据的趋同论观点。其中主要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和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一些论者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民家中国有经济和股份公司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了若干集体的、公有的因素”,“国有经济具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已经出现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甚至具有“某些人类高级社会的特征”。因而有人断言,“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概括当代的观点是陈腐的”;  相似文献   

11.
“趋同论”作为现代资产阶级的一种理论观点,最先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将日益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两种社会制度将逐渐趋于一个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所谓“后工业社会”。“趋同论”实际上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日益发展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深刻化和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国际资产阶级企图使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到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不战而胜”社会主义,从而摆脱以至于最终消除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困扰的策略和方案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统一全党思想,完成国家现代化宏伟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重申。可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为什么要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呢?我认为这需要对建国以来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以1978年…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是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预想的社会主义的最大差别,对此,我国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主流观点就是商品经济中性论,学者们从经济核算、社会分工、利益差别、特殊与一般、工具、二重性等不同角度论证了商品经济与社会属性并无必然联系,商品经济只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没有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8,(3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并取得了明显成果。当前,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关系极大,可以说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大事。 7月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联络小组召集人郑必坚、龚育之在深圳主持召开了“加强对当代世界发展的调研,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座谈会,有理论工作者和在对外开放第一线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参加。与会同志对如何重新认识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问题。现摘要刊登五位同志的发言,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普遍关注。胡连生、杨玲所著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一书在这个时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该书是作者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这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理论界引起争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去年九月间我在一个理论座谈会上曾简要地谈了我的基本观点,(见1989年9月18日光明日报:《简析社会主义是“重建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一般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统一的,笔者实难苟同。谓予不信,请看在几个最基本问题上双方各自的观点.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这种革命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中  相似文献   

18.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认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历来贫穷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中国搞社会主义、公有制“超前了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也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虽然不错,可是中国太落后了,搞社会主义太早了。这可以说是一种“早产论”。这种论调对不对呢?我们认为,“早产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亵渎和否定,也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现实的歪曲。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结果。可是,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理论界正在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搞清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端正思想,分清是非,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在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过程中必经的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紧密联系,互相衔接,过渡时期是初级阶段的前提,初级阶段是过渡时期的必然发展。马克思和列宁对于过渡时期的含义及其历史必然性,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所谓过渡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越来越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各国执政党和理论界差不多都在进行认真的研究。不久前,赵紫阳同志在号召我国理论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中国国情的时候特别讲到,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现在处在什么发展阶段。他最近多次强调,要明确一个认识:“中国现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否顺利,同人们对社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有极大的关系。经历了长时期的探索,经过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比较,我们党从1981年起作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这个正确判断.标志着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确认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