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京发布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西部蓝皮书显示,近10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到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报告指出,2005年西部经济增速超过12%.超过全国9.9%的平均水平,是西部走开发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内蒙古达到了21.6%,居全国之首。陕西增长12.6%,略低于广西.同四川并列第三位。最低的云南也实现了9%的增长率,其他十个省区市经济增长率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3.
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60年间,四川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46亿元,到1970年突破百亿,达到102.3亿元;1991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016.3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05.3亿元;2008年,四川IGDP达到12506.3亿元,与1952年相比总量扩大5074倍,年均增长7.7%。60年的快速发展,四川经济在中国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得到不断巩固,2008年GDP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9位,西部第1位。  相似文献   

4.
徐永德 《当代党员》2009,(11):38-39
“西三角”经济区包括以成都、关中、重庆三大城市群为主体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14026万人,GDP总量2150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9%、10.6%、7.1%,占西音部地区的5.4%、38.4%、36.9名,人均GDP为15332元,是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08,(8):6-6
GDP——2007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4700亿元,财政收入1000亿元,是十多年来的最好水平。2007年全省GDP比上年增12.3%,居全国第23位、西部第5位,全省人均GDP居全国第29位、西部第10位。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2,(4):57-57
2月7日的《南方都市报》刊登南都社论说,近日各省纷纷公布2012年的GDP增长目标。与2011年类似,西部省市在2012年GDP预估方面仍高于中、东部省市,呈现出“东低西高”的格局。东部地区崛起之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拉动GDP的方式一直备受诟病,可在今日的西部地区发展中,却仍有走上东部粗放型发展老路的迹象。先污染后治理是东部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而现时西部地区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以内蒙古为例,环境污染已成为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不可持续,且损害社会利益甚至危害民众生命,实在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7.
王宏业  李涛 《党的生活(河南)》2009,(11):F0004-F0004
60年来,禹州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有这样一组数字:从1949年到2009年,禹州市GDP从0.2亿元增加到264.8亿元,财政收入从614万元增加到12.6亿元,人均GDP从34元增加到21817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了176.1倍、205倍、277.1倍。尤其是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禹州市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增长1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9亿元,增长9.5%,总量在全省县级中排第2位,增速排第6位。  相似文献   

8.
薛文斌 《共产党人》2004,(7):25-26,28
2002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规划.对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03年5月至12月,党中央又连续召开三次会议专门对人才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出台了《中  相似文献   

9.
从“十五”开始,西部大开发走过去的10年.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没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东西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10,(16):17-17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发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3.31亿元,是西部在开发战略实施前1999年264.5亿元的5.11倍,翻了两番多。  相似文献   

11.
黎明 《党的建设》2010,(7):10-13
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 0周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实证明,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前,我省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亿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达到了3380亿元。尽管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但与自身比较,我省人均GDP仍上了一个大台阶:过去只有几百美元,如今已超过1700美元。这10年,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10年,是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各项社会事业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10年。10年崛起新西部;10年崛起新陇原。一人富有朝气和魅力的甘肃,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2.
加快中部经济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题组 《学习论坛》2001,(11):10-13
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从国内看,东部地区一直充当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西部地区大开发背景下,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些因素都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成为中部地区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10,(5):8-9
西部大开发十年成就巨大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经过10年不懈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过去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也是西部地区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这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卓有成效的。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取得了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10年将成为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央将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力资本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而西部地区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人力资本短缺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立论,通过对制约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实行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公共卫生投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优化用人环境等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优化配置,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事关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关键是增强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升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效的政府管理已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西部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西部地区目前有人口2.8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998%。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不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举行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今后10年,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把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一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矛盾不断凸显的状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以政府为主线,将西部地区充足的企业和志愿者组织等公益服务资源聚集起来,编织成推动西部和谐社会建设的网络。是西部地区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西部大开发今后10年的目标,为西部地区发展描绘出美好的蓝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辽中县委坚持三级书记抓党建,把党建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做到经济发展、党建先行,社会稳定、党建保障,发展动力、党建提供,致富群众、党建引路,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2004年到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由51.8亿元增至185亿元,年递增29%;地方财政收入由1.2亿元增至10.65亿元,年递增5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