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实践》2019,(3)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乌兰察布市旅游业与全国旅游业一样,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步,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这40年,既是乌兰察布市旅游市场从主持接待入境游客到入出境和国内旅游全面发展的40年,也是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现在大旅游支柱产业的40年,更是为满足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美好旅游生活需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都江堰乡村旅游抽样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都江堰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特点。研究表明,目前都江堰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是以都江堰市为中心向成都市辐射的扇形区,客源市场份额随距离的增加呈跳跃式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都江堰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景观风格差异程度、交通可进入性、旅游资源和景观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通过多因子综合评价都江堰客源市场,划分核心客源市场、基本客源市场以及机会客源市场,提出乡村旅游市场开拓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祖高 《学习月刊》2010,(18):20-21
旅游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从1978年的40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将取代法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那时,估计每年将有1.3亿游客前往中国。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朝气和发展潜力向旅游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4.
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市场恶性竞争、服务质量降低的问题.旅游业对外宣传中短期行为问题.黑导游欺诈游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软环境的建设和旅游城市的形象.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因此.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对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来说.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八五”期间,我省旅游市场客源主要是港、澳、台游客和云南方向来黔的东南亚横向旅游团。这一时间,我省旅游业的主要课题是加快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这个方向,市场开发主要靠各级旅游部门和企业自筹资金以对外宣传为主,未能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市场。同期,由于云南的产品建设尚未成熟,在占据东南亚市场期间不得不以贵州旅游产品作为其产品的补充,所以推出了“云贵八日游”等产品,我省的东南亚游客多是从云南入境的地接团,既常常受制于云南且利薄,加之我省交通的制约,经济不发达,旅游促销投入严重不足,受制于人的状况,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到“八五”末期,随着云南旅游产品、交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即出现了甩开贵州自我发展的局面,这是导致我省客源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以上情况分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朋 《世纪桥》2005,(3):69-70
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潮流,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认可与青睐,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乡村旅游中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普风 《支部生活》2006,(1):35-35
作为我省旅游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理州拥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苍洱美景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大理旅游业一直高速发展,成为全省规模仅次于昆明的旅游热点地区。但随着云南建设旅游大省战略的实施,丽江、迪庆、保山等周边地区旅游热点逐步形成,大理旅游业开始受到了挤压和挑战:交通格局的改变使大理的游客目的地性质减弱,过境性增强;部分景区景点、旅游线路老化,不适应市场需要;管理水平滞后,服务质量提高不大;提升城市知名度缺乏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永松 《求实》2006,(Z1):155-157
中国已经成功加入WTO,国外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市场也不例外。因此,它也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资本扩张的时代,要实现新世纪旅游业大发展,我们必须发挥资本市场强大的功能,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弥补旅游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缺陷、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企业改革等多方面的目的。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更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了解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对促进旅游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样本的选定并没有照…  相似文献   

9.
"五一"长假,令云南旅游业着实火爆了一番。数以十万计的游人从全国各地涌向昆明,涌向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迪庆等旅游热点地区,7天时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近153万人次,日旅游收入超亿元。山潮水潮加上人来潮,云南旅游业尤如一朵烂漫的山茶花,在红土高原上开得如火如荼。近10年来,由于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旅游业成为云南"八五"、"九五"期间发展最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 ,是西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绿洲农业文明的代表。吐鲁番是展示西域古老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民风民俗的最具综合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 ,是西域历史、文化、自然的博物馆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宾客参观游览。 1978年 ,吐鲁番被国家批准为新疆第一批对外开放地区 ,1999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名城”殊荣。近几年 ,吐鲁番旅游都以 2 0 %的速度增长 ,199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5 5万人次 ,2 0 0 0年旅游人数突破 10 0万人次大关 ,2 0 0 2年旅游人数达到 15 0万人次 ,收…  相似文献   

11.
天元 《支部生活》2006,(1):33-34
一在最近召开的2005欧中旅游论坛大会上,昆明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这着实可以让身居“春城”的昆明人倍感欣慰。但是,作为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的昆明市,这几年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省内各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昆明逐步从旅游目的地向中转站转变。1990年,昆明市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省旅游业的比重接近70%,而到了2004年,这一比重已降为36%。同时,旅游业长期发展遗留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旅游景区开发速度放慢,景点吸引力下降;旅游客源较为单一,市场结构有待优化;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低价恶性竞争比较突出;旅游经济综合效益不高等等,这些都制约着昆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旅游业在今年“五·一”期间,受到“假日经济”的拉动,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蜂拥而至的游客使人们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增强了信心。同时也暴露出我省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的建设,跟不上旅游发展需要。游客大量增加,带来的突出矛盾首先是旅游汽车不足(特指接待旅游团队的旅游定点车辆),这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0,(9):F0004-F0004
<正>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最大的旅游中心城市和自治区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近年来,依托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特色、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着八方游客。不断发展壮大的旅游业已逐渐发展成为首府经济领域的重要产业。2009年,呼和浩特市全年接待游客  相似文献   

14.
建设旅游强国,是世纪之初我国确定的未来20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出境旅游为旅游强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形象、重要的物质基础、国际展示平台和内在质量保障.我国出境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行业经营、市场管理、游客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管理、经营主体自觉、游客参与等层面优化我国出境旅游,从而促进旅游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如何通过文化营销推动龙江旅游由快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是新时代赋予龙江旅游业的课题和使命。目前,无论从政府作为、行业自律、市场需求,还是从品牌建设、游客感知、多元营销等方面来看,还需进一步加强。一、黑龙江省旅游市场及营销现状分析旅游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两位数,2018年在元旦小长假接待游客省区排名中位居第2名。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6.
桂林发展东盟旅游市场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极大地拓展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桂林作为广西旅游发展的重点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运用积极的市场战略,应对周边省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挑战,使东盟市场成为桂林旅游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桂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是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中的比较优势产业.云南省红河州提出构建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发展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为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转型和升级提供重要的契机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贵阳是全省的旅游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气候条件宜人,被誉为"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游客集散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产品的逐渐丰富,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形成了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城市形象品牌大幅提升依托独特的气候、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城市品牌,深入发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将"避暑·生态·产业"有机融合。特别是"贵阳避暑季"和"温泉季"等大型综合性旅游文化系列活动的成功推出,通过全方  相似文献   

19.
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海洋旅游开发离不开海洋文化“2 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这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回归自然和走向海洋已成为旅游时尚 ,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旅游业 ,与海洋结合可谓是大势所趋。海洋旅游业将成为新世纪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世界海洋大国 ,近年来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非常快。 2 0 0 1年 ,我国滨海旅游区国内旅游总收入为 1796亿元 ,占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 5 1% ;滨海地区国际旅游收入为 85 .4 7亿美元 ,占我国国际旅游总收入的 4 8%。海洋旅游业已成为青岛、大连、珠海、厦门等许多沿海城市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滨海地区旅游业迅…  相似文献   

20.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