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发展低潮期 ,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慢 ,有的省甚至是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接近或高于国际价格水平 ,难以再有提高 ;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乡镇企业进入结构调整期 ,务工收入下降 ;城市职工下岗待业 ,进城务工农民回流增加 ,收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人们期待 ,从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农村城镇化中找到一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出路。第一 ,加快小城镇发展建设 ,可以就地发展二、三产业 ,既可以消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又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扩充农村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容量 ,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或称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标志着人民公社时期的结束。其意义在于解放了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把原来人民公社制度下闲置和浪费掉的劳动力,由农民积极自发地变成了生产力,由此推动乡镇经济的大发展。第二次革命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吸纳了从联产承包制后解放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了中国农民的致富和中国农村的繁荣,推进中国农村进一步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方向发展。第三次革命就是小城镇的崛起和以小城镇为…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目前陕西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产业结构滞后、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民竞争力下降等原因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均收入,应加强基本技术技能教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西部农民家庭消费存在消费行为落后、消费倾向偏低,消费质量不高等非可持续性特征。为使西部农民家庭可持续消费得以顺利实现,政府应积极推行有利于扩大西部农民家庭消费的财政政策;落实支农扶农的金融政策,发展农村小额消费信贷;实施科教兴农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引导西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逐步转变城乡消费二元结构局面,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年增长率大约在4%,农业就业人口年增长率约为2%。如果不把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农民增收的幅度就十分有限。要想致富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就必须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而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实施中央提出的发展小城镇这个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济南市农村工业已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带动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发展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引进城市资源,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发展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息需求的类型及服务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信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做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才能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农村信息需求的主要类型 1.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信息。一些农民对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保山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三农”问题的解决仍是构建和谐保山的基础。只有农村发展,才能全面实现小康;只有农业增效,才能持续协调发展;只有农民致富,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状况调研来看,无不看出发展的重点在建设新农村,难点在培养高层次和实用人才上,根本要点是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但对西部来说现代农业有其特殊内涵和发展路径.居住分散、观念落后、缺乏发展经济的内在驱动力等是影响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所以,改变传统扶贫方式,培养新型农民,从政府主导式的人口有效集中入手进行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等是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避免五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0.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从经济学理论和我国城镇建设的实际经验教训看,市场机制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推向市场,诱导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小城镇的用房实施商品化和产业化等等。同时,要通过相关的配套措施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小城镇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前沿》2003,(12):39-39
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而不应将小城镇作为主要或惟一的渠道。(一)小城镇只是整个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小城镇是整个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国际级的中心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为农田是不可迁移和叠置集中的,农业活动、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发展是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小城镇可以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拓展城乡市场,发展乡镇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放宽准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升小城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对合肥市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并从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努力健全小城镇功能、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积极消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制障碍、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等数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盘县是个农业大县 ,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意义。根据盘县实际情况 ,应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本良 《工会论坛》2003,9(6):85-86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对提高乡镇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社会保障等各项措施的不断完善,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一、新形势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要求进入城镇,用他们的积累制造新的财富;农村和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农村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逐步向小城镇相对聚集;农村各业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发展城乡经济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环境,扩大农村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是现阶段在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亟需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农村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源无法有效满足其发展需求。唯有依托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复合型农村人才队伍,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之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才能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是全面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特别是实现广大农村小康的一条必由之路。两者的结合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不仅抓住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且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纲”。这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一、发展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曾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粮食增长缓慢、农民收入趋减。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效益滑坡,失去了往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