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波兰危机在波兰政府1982年12月13日宣布结束战时状态后,已经告一段落。但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影响却远远没有因此而结束。它们对于今后波兰政治局势的发展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波兰事件的前后来分析,主要是因经济困难加剧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紧张。然而,波兰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1989年春,波兰统一工人党和反对派举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圆桌会议。经过反复争论和协商,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和工会多元化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执政党和反对派达成这样的协议在东欧国家还是第一次,它还使曾被取缔的团结工会再次合法化。圆桌会议后,人们衷心希望波兰能出现新面貌,但是波兰的局势似乎并不是象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平静,而是一波三折,危机迭起。先是波兰工人党在大选中失利,接踵而来的是总统选举危机,新政府难产。  相似文献   

3.
1989年以来,中东欧国家相继进入经济转轨。8年多来,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其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情况较好。而波兰又是中东欧国家中经济回升最早、幅度最大的国家。1995年,波兰的实际国民收入便已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西方称波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4.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采取“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中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步入稳定增长的国家。至1998年底,波兰是中东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该地区超过1989年剧  相似文献   

5.
一、1987年以来泰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温和的通货膨胀8O年代以来泰国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0年。是年的通胀率高达19.7%,而经济增长率只有4.8%,其原因是当时发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25.5美元提高到1980年的每桶32—38美元,使当年泰国花费了500亿铢进口原油,几乎占了国家支出预算  相似文献   

6.
波兰的灰色经济分两类。一类是指没有登记的公司。它包括所有服务业,如建筑、制衣、贸易和运输。通常这些行业由个体经营或非法雇用他人。另一类指合法登记企业暗中搞非法经济活动。他们都有意识地隐瞒国家机构,逃避税收、关税和保险费。研究表明灰色经济在那些正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发展较快。这些国家因经济转轨而制定的新而不完善的法律使灰色经济钻了空子。根据统计和经济研究中心估计,波兰灰色经济1993年的产值为350万亿兹罗提,其中70%来自第二类。  相似文献   

7.
在中东欧诸国中,1995年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是波兰。它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7%,其次是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独联体各国仍然是负增长,平均下降5%。 在原苏联地区各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缓慢的若干国家已在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好兆头,例如产品的质量有了改进,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印尼经济1998年回顾及1999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印尼国内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使得印尼成为受1997 年金融危机危害最深、受害时间最长的国家。1998 年印尼经济衰退到最低点,经济增长为- 15 % ,1999 年的经济增长估计仍为负数。可以肯定:印尼将是这场危机中经济恢复最慢的国家。这是因为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印尼经济的恢复。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建立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东欧国家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7年,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总体上呈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与这些国家转型后形成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冲击,从多个侧面分析相关原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在波兰社会经济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住房问题也是一个棘手问题。据波兰统一工人党周刊报道,波兰正面临如此严重的住房短缺以至形成危机,它会在那些等待多年以搬出父母房子的青年人中触发一场新的社会动荡。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波兰全国有300万人翘首以待新屋,而1986年仅建造了十二万七千套新单元,比1985年少5500套。由于国营建筑业的混乱和经济不景气,87年建造新房也步履蹒跚。1986年有267,000对新婚夫妇登记,这表明全国有一半以上新婚夫妇在很挤的条件下与  相似文献   

11.
在东欧转轨国家中,波兰是第一个走出经济衰退、使生产恢复到剧变前水平的国家。近几年来,波兰的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增长速度在欧洲名列前茅,被西方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目前,波兰的政局相对稳定,经济转轨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经济的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波兰政府预测,到2000年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俄罗斯的一半,在21世纪初可望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回顾  相似文献   

12.
波兰的教会并非单纯的宗教现象,实质上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是一个引人思索、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波兰国内究竟有多少人信教,很难说出一个十分准确的数字。不过据一些专家估计:全国人口88%~90%信仰天主教,93%~94%的新生儿童在教堂洗礼。正式登记注册的教会和宗教团体就有37个。罗马天主教会是势力最大的宗教团体,它拥有7,299个教区,10,429  相似文献   

13.
最近3—4年来东欧各国的经济在持续增长。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最快。波兰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93年达5.8%,1994年为13.2%,1995年为10.3%,1996年1—5月与1995年同期相比达9.7%,这样的增长使人们有由谈论其经济的景气问题。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捷克来说也颇具代表性(1995年增长9.2%,1996年1—5月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南斯拉夫陷于全面危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少走弯路,就88年下半年起,各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有近十篇。他们共同探讨了南陷于危机困境的原因及其根源,见解颇多。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南陷于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1953年—1956年南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8.l%;1965年—1979年降为6%;1980年为2.2%;1981年为2.4%;1982年为0.7%;1983年为1.3%;1984年为1.7%;1986年略上升到3%。目前生产增长率只在0—1%之间徘徊。农业从1980年起连年歉收,每年下降0.6—0.8%。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只达60%。  相似文献   

15.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16.
波兰,似乎注定是一个要使国际舆论感到难以捉摸的国家。1989年8月,它曾因团结工会的顾问马佐维耶茨基被推举为政府总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首次组建了以非共产党党派为主的政府,从而成为苏东剧变的始作俑者而风头出尽。但仅仅过了四年,即到了1993年9月,波兰的政治局势却再次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被西方新闻界称为后共产主义力量的波兰民主左派联盟(其核心是由前执政的统一工人党转变而来的波兰社会民主党),在议会大选中获得20.41%的选票,成为得票最多的政治势力。这意味着波兰左派在由460名议员组成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众议院中,将拥有171个议席,占总数的37.2%。在参议院的100个议席中将获37席。新政府将以左派为主组成。  相似文献   

17.
一、产业基础的崩溃危机和21世纪的准备因外汇危机而进入IM:[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体制已经1年了,大多数韩国人还不能确知IMF事态的原因以及应由谁来负责,正在每天遭受着痛苦。国家经济和家庭经济至少倒退7年,韩国经济1995年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曾突破一万美元,预计今年会下滑到低于1992年的水准(6988美元)。预计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是60,物价上涨率接近于1997年的2倍8%,生活物价上涨率将达到12%。仅以官方统计的失业者人数1年之间也已增加到1百万以上,1998年7月增到7.6o的165万,工资平均减少了6o以上。把失业率…  相似文献   

18.
即使在剧变后的今天,波兰的农业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领域所拥有的人口至今仍占全国总人口自40%左右。而且,随着中央计划体制的崩溃和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带来的失业者队伍首先为农业领域所吸纳,其人口呈不断加大之势。由于农业土地占全国国土的60%,可以说波兰基本是个农业国。因此,加强农业,对于谋求利用资源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振兴、力求国民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的波兰至关重要。应当说,农业的作用在波兰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改革是个关键问题。那么,波兰的农业经济究竟有什么特征?1989年后究竟有什么变化?今后的农业经济走向如何……都有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波兰的经济改革已有30年历史。早在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这反映了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人阶级希望参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管理。在当时的形势下,成立了波兰经济委员会,首席主任是著名学者奥斯卡·兰格。委员会拟定了改革的基本政策和原则,当时制定的原则、方针与目前的改革相比较,总的来说没什么区别。但那时的方针原则在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持续的经济危机引起俄公众的关切和专家们的注意。专家们纷纷对俄通胀、失业、私有化、以及经济中犯罪问题发表分析性意见,并对如何摆脱困境提出建议。 通胀问题 专家们首先从结构水平上的通胀过程和企业家行为方面着手分析通胀原因。他们认为93年物价上涨类似于92年,主要与燃料和能源产品价格上扬有关。其直接影响是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其间接影响是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工资提高。预期能源在提价方面将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