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16,(25)
正基辛格所要重建的国际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他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有一句言简意赅的概括:"在当前的历史时刻,这意味着根据当下的现实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不久前约见了具有传奇色彩的资深外交家、国际关系学者基辛格,这当然是就外交政策问题征询这位智者的意见。至于他们之间究竟讨论了些什么,基辛格提出了哪些建议,我们当然无由得知。但基辛格对于美国外交战略的多年思考,对于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及其走势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2.
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主要是指主导美国政坛的以“鹰派”为代表的“新保守派”所持的战略理念和政策主张。它对第一届小布什政府产生了如下影响:(1)推动了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大战略的形成;(2)对其中东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3)推动布什政府执行以美国军事力量为后盾,维持并扩大美国全球霸权的“新里根外交政策”。与第一届布什政府相比,布什新政府开始把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推行全球民主化改革,对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这与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其实质仍然是建立单极世界,区别只在于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十一月四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以压倒优势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九届总统。它标志着美国开始了转向保守的一个新的时期。在外交方面,里根推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谋求稳定和改善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近一年来,里根政府正在对美国以往的具体外交政策重新探讨,进行调整。由于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西欧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历来占据重要地位,人们必然关心:在这期间,美国的战略重点是否有所改变;美国对西欧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欧关系还面临什么问题、前景如何?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当亨利·基辛格在《华盛顿邮报》专栏发表意见时,有必要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基辛格一直把自己当作美国帝国政策的顶级"现实主义"支持者。但他也一直留心不要与保守的当政体制拉开太大距离。  相似文献   

5.
1月20日布什作为美国第41届总统进入白宫,美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美国外交动向如何为世人所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布什面临着比里根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有限的资源与力量,他将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在继续其前任的外交政策时作出某些调整。一什么是里根政府的外交遗产,如何评价,美国亦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里根从重振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人们在讨论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美以关系方面,而较少谈及它在其它地区和其它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系统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著作亦不多见。为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及对外关系,笔者将在本刊陆续介绍和论述以色列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政策以及它与这三个地区的国家进行交往的情况。 在讨论以色列的非洲政策和以非关系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及对外关系做一些总体的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7.
军事工业利益集团影响美国的外交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利益集团是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国内因素之一,它对美国现实政治和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有重要影响.甚至有人说,"对各种问题的决策是由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共同做出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地通过影响国内政治甚至直接参与国际事务来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军事-工业复合体就是众多利益集团中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在美国冷战后的外交政策当中,有一点是从未改变过的,那就是美国政坛背后军火行业令人畏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富布赖特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富布赖特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影响中美关系的美国人物大体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主掌或影响外交政策的如雷贯耳的国家领导人或政治人物,如尼克松、基辛格、克林顿、布什父子等等二是影响外交决策的学者"中国通",如谢伟思、戴维思、费正清、鲍大可、奥  相似文献   

9.
谢奕秋 《南风窗》2012,(24):96-96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基辛格的《论中国》中译本,头尾都有点闷,大概是因为分别写古代中国世界观和21世纪中美关系的缘故,而主体部分所描述的中国对外几场战争的决策思路及中美苏三角博弈的过程,却因为作者的研究偏好及亲身参与而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称号绝非虚授,基辛格谈及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是赞赏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东南亚问题专家斯卡拉皮罗教授应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邀请于今年四月二日至五月十五日在北京大学讲学,内容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及过程、美国对日本、朝鲜半岛、中国、苏联、东南亚、南亚的政策等十一讲。斯卡拉皮罗教授的讲课内容较为丰富,观点鲜明,这对我们了解美国外交政策是有帮助的。他在讲课中明显地为美国外交政策辩护。教授有关问题的某些观点我们是有意见的,并且在讲过程中有过争论。现根据讲课录音整理付印,未经本人审阅,仅供教师教学及专业工作者参考,请勿公开引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2002年国情咨文中把伊拉克、伊朗和北朝鲜称为“邪恶轴心”,并且表示他有决心处理他们可能对美国造成的任何威胁。很显然,这番言论回应了20年前里根总统的论调,他把苏联称为“邪恶帝国”。布什的这种言论在国际国内都受到了批判,此后他也没有再提起过类似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侵略性不断增强,先后从战后的遏制为主转变为反攻(里根时期),在苏联崩溃后,又力图建立全球霸权,直至现在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本期三篇文章从时下美国正在加紧准备的针对伊拉克的战争为切入点,对于美国这种趋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及其未来走向作了分析。美国的这种全球霸权追求和战争倾向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和国际局势,为此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樊超 《国际政治研究》2013,(1):121-134,1
"一条线"战略的缺陷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此战略的实施揭示出苏联的战略困境,增强了中国应对苏联战略压力的信心,使中国具备了战略调整的前提。"联美反苏"的构想给美国造成了中国有求于人的印象,导致里根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为打破"一条线"战略束缚对美政策的局面,中国在"八一七公报"谈判中结束了"一条线"战略,从而牵动了外交战略的调整。这次调整的结果是改变了中国对美、对苏和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与美国战略合作的地位相对降低,开启了中苏关系缓和的进程,重新重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袁征 《当代世界》2014,(5):22-26
<正>在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关系时,人们会发现美国时不时会推出新的外交战略。奥巴马政府也不例外,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鉴于美国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其对外战略调整往往会引发全球和地区内一系列联动效应,因而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与变化对外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较长时期内带有全局性的谋划。所有具体的外交政策举措则是围绕对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价值观与霸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布什意欲输出美国价值观 风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大选之后,美国当选总统小布什得胜伊始,即与鲍威尔相继谈及美国对外政策.小布什于去年12月13日大选获胜的讲话中宣称:"我们将共同制订一项两党一致同意的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忠于我们朋友的对外政策."12月16日在得克萨斯州的克劳福德的记者招待会上,小布什又说:"自我们国家的初建时日以来,许多已经改变了,但指导我们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仍然相同.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是指一些知识和观念通过扩散与积淀等机制作用于认识主体,使认识主体的内心产生与其相似或相符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内容和心理预期与偏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界出现了一些思维定势,包括"韬晦"论、"不结盟"论、"不当头"论、"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论、"中美关系重中之重"论、"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论。这些思维定势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目标、实质与趋势。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就有了反思和讨论这些思维定势向何处去的必要。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界如何解读"二十八字方针"与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解读"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之间的关系,将决定这些思维定势的生命力有多长。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3月17日发出战争“最后通牒”。此次美国对伊军事行动使世人不得不更加关注后冷战时期美国使用军事力量推行国际政策的意愿问题。 在后冷战世界里,通过自里根总统以来的军事重建,美国军事能力的优势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其使用这种优势军事力量的意愿则是很微妙的事情。1997年,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地缘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储昭根 《南风窗》2011,(4):80-82
在经济低迷、面临各种挑战的内外交困情况下,里根曾经让美国找回自己力量所在的传奇经历,让美国人对未来葆有不灭的希望,这也是他们集体怀念里根的重要缘由。中国农历正月初四,是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诞辰100周年。当天,里根曾任职州长和总统的加州和华盛顿都安排有盛大的纪念活动。在此之前,去年6月加州州议会的两党议员一致同意通过一项法律,将里根诞辰日2月6日设为里根日。美国舆论也开始重温"撒切尔一里根"所处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当然也是这一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主要制定者。如果把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那么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则是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研究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和实质,研究关键决策人物有代表性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奉行“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政策。但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目标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排挤、削弱俄罗斯的力量,以阻止在欧亚大陆再出现一个大国。所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趋同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的完全一致。于是,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1993年2月制定出《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