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什么叫认识依赖于实践。首先,社会实践是人的认识的唯一来源。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即在生产斗爭、阶级斗爭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才能对自然界的性质及其规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正确的认识。沒有社会实践,就沒有认识。其次,人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实践发展而发  相似文献   

2.
董立人 《探索》2002,(5):73-76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既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强化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文中探讨了深化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特别是精神劳动价值,对帮助人们全面理解“四个认识”,科学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稳定政工队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及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践论》思考题解答什么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如何运用这一规律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但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在客观上受科学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4.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看法。一个人从小到大,所见所闻和自己的经历,再加上理解水平,形成对世界的认识看法,这就叫世界观。正确地认识世界,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迷信和剥削阶级的种种偏见谎言,引导人们走上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的道路,更增加了认识的难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由于多种原因,人类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社会,于是形成多种错误的世界观。常见的有:认为世界就是混沌一团,纷繁迷乱,根本认识不了,只好随波逐流、应付挣扎的世界观;认为升官发财,高居于人们头上,摆出与常人不同的官谱官气,是人生最得意,最有…  相似文献   

5.
交通工具的使用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传统交通工具由于靠的是人力富力,行走缓慢,效能十分低下,造成了人们流动少、出行范围小的社会生活特点。机械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给广大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舒适、方便,不仅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流动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文化效应,为当时的中国人认识西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含弃传统落后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发展论坛》2002,(1):60-61
街道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本的构成体,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寄托地。20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城市社会步入了以社区建设为核心的新的发展时期。我们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体现人的价值为核心,创出以大教育促进大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以强化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推动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重教育培育社区人由于城市管理体制目前还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人们还处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当中,对“社区”这一概念的认识还比…  相似文献   

7.
佟晨绪 《党课》2012,(22):70-70
尽管人们常说“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但不能否认的是,现今社会,多数人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够准确与清晰。事实上,对自己的认识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迈向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对道德义务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义务观念的探讨,早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就开始了,随着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道德义务的认识愈来愈深刻。然而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上陷入认识误区,只强调义务和责任,忽视甚至践踏个人权利。鉴于此,本文力图从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的革命力量,同时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掌握科学技术的程度能够决定人个体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科学技术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包括思想道德在内的精神与观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的认识水平,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中,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华颖  张国中 《求贤》2007,(3):38-38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以人的思想变化和行为活动为工作对象,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精神活动。正确、恰当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稳定职工思想,促进单位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面对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属于世俗道德;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宗教道德对人的行为约束是通过神的威慑力量、通过人祈求神的宽恕和恩赐的利己性动机来实现的,而社会主义道德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利益关系基础之上、是靠社会舆论和人们通过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客观的社会生活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自觉道德意识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因而它是一种现实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公德,即集体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人们头脑中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首先,理想和信念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人是一种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动物,他不会也不可能像其他动物那样只会追求自己本能的满足。人在社会中生活,既需要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殷勤 《纪检与监察》2003,(12):28-29
在当代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越是在社会风气不正、腐败泛滥之时,加强法制的呼声也就越高,而恰恰在这个时期制度却不能落实。制度不能落实并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背景,这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制度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4):29-30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国际上曾先后出现过几种对发展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里,任何一个政治人都是由自然人经过对政治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而形成的。这种认识和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即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在各个社会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都处于重要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一切社会成员。鉴于政治文化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家都对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方式和途径给予密切的关注,特别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总是千方百计地控制政治社会化,或采取怀柔宽容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用、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内容,需要找们从多视角来深入研讨当前人们的思想特点,以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对于新时期人们的思想特点,我认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认识方式注重在观,二是价值取向注重自我认识方式注重直观,当前人们认识事物,普遍注重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不愿听信空话、大话,也不大注重理论学习和理性思维。这种现象的代表性语言是“跟着感觉走”。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其社会历史根源。现在10岁左右的人都经历过十年动乱,当时空话、大话、假话盛行,人们听腻了…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活动中常常需要作出选择;而选择的正确与否又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活动:正确的选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错误的选择则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因此,从理论上说明选择这一客观现象,分析错误选择的原因,认识正确选择的规律,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择属于意志范畴,它是主体借助于对客体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一种能力。人在活动中总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来选择自己活动的目的和方式,以便确定自己“做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本文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疑难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过程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在初期,它的本质都尚未充分显露,只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才能在逐步认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它的本质,任何社会形态莫不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以资本主义为例,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区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  相似文献   

19.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也是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在近代社会早期,人们对劳动的认识是停留在自然界与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去认识劳动的,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劳动的前提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总的说来,在工业社会,异化劳动是发生在竞争的环境中的,关于劳动的安排是建立在分析性思维的基础上的。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型,劳动得以发生的条件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会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因而,需要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去重新认识劳动。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以及现实要求来看,后工业化条件下的劳动发生在合作的语境之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关于劳动的价值,从属于相似性思维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公德概念,需要以对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的精神重新再界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或特定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及其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有:普适性、集群性、持续性、准法律性。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