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抗击历次地震灾害中有效减轻了损失。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文件国发[2010]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05,(2):6-6
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总结国内外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清醒认识我国防震减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回良玉说,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合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震情监视和跟踪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完善,国际救援与交流合作成绩显著,为保障经济社…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7,(6):42-43
防震减灾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总结国内外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清醒认识我国防震减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5年来,中国地震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的精神,依照防震减灾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成效,为我国减灾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2000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在“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工作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法制和科技,大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7,(3):17-19
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 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农居工程)是国务院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实施农居工程,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取得了明显成绩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沈峰 《中国减灾》1999,9(2):3-6,8
1994年国务院提出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即:“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为落实我国十年防震减灾措施,1995年11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为...  相似文献   

9.
<正>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相似文献   

10.
<正>琼府[2010]72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精神,有效推进我省防震减灾工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  相似文献   

11.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我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东侧,是一个中强地震频发的地区,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库区防震减灾任务将更加艰巨。为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机构和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地震工作机构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关  相似文献   

12.
国办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一月三日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地震局建设部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农居工程)是国务院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实施农居工程,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国办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一月三日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地震局建设部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农居工程)是国务院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实施农居工程,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10,(8):21-21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现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为全面实现《国务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4]64号)提出的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号)文件精神,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就开展全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工作通知如下:一、深刻认识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重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10,(8):37-37
收国务院文件: 关于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17号6月9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6月9日)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6月10日)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作说明。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现行防震减灾法),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宁政发[2007]134号2007年9月28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精神,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普遍提高广大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宁政发[2004]11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  相似文献   

19.
豫政〔2 0 0 1〕 1号 (二○○一年一月十七日 )《河南省防震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省防震减灾规划  一、总论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指示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依法规范全国的防震减灾工作。河南省是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 ,…  相似文献   

2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是国务院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