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儒家学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学术形态,虽流行于封建时代,但其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理解、理论思维的阐发以及治学的方法和经验等,却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并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两千多年来,作为一个学派,儒家经历了从  相似文献   

2.
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已日益成为众多学者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儒家、法家的管理思想,对创建节约型企业、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儒家、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进行梳理和剖析,汲取其精华,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有效发挥其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国民的价值取向是民族文化心理中最深层的内核,传统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五种乡土神祇“福”、“禄”、“寿”、“土”、“灶”所传递出来的规范信息,恰好可以作为国民价值取向的五种表征,并至今仍深刻地影响、规范着国民的思想行为。在分析和总结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既符合我国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的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谋求文化深层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的相对统一,这正是目前我国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份量最大,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其它成分,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然而都未能属于主导地位。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经过长期的积淀,影响甚至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近年来,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中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儒家在现代生活中又重新表现出它的蓬勃生机。这在国际上称为“儒教的复兴”,在中国大陆称为“儒学研究的复兴”。这表明,传统儒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借鉴这一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人权思想是人道主义和权利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古代文化、法律、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中存在着丰富的人道主义大同精神和人本思想,把这些思想加以引中、发扬光大,可以说就是“博爱”、“民主”、“人权”;同时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与人权思想和人权概念内涵是相联相通的。  相似文献   

6.
(一) 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即儒家学说在管理上的价值是倍加推崇的。卡恩在1979年出版的《世界发展一1979年及以后》中提出:“后儒家假说”,认为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有四个方面对东南亚社会中的企业和组织有正面效应;一是家族主义。个人要忠于家庭,对家庭怀有神圣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二是具有帮助认同的团体倾向;三是具有阶层感(即等级感),而且认为这种社会现象是自然而正确的;四是认识到人际关系具有互依互补性,上级和下级之间彼此相对承认  相似文献   

7.
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儒家伦理包括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定的存在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地位具有根源性、民族性、母体性、前提性和不可回避性等重要地位。儒家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着其他文化体系无法代替、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及大同思想等儒家伦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内容广博,乃是中国传统思想之精华所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当今的管理工作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当今高校管理工作可以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中汲取经验,结合现代管理的理解,强调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即为“仁”,培养公平正义、敬业奉献精神即为“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礼仪文化即为“礼”,树立创新意识、合理安排人员即为“智”,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即为“信”。我们要将儒家文化中的传统优秀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经验有机结合,培育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帮助学校科学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先秦时代朴素的天道观。君权政治开启之后,民本思想完成了从天意政治向民意政治的重要转变。儒家坚持入世论政,试图以德治、仁政等民本智慧打造开明专制。儒家民本思想主要包括孔子"仁治"的民本思想,孟子"民贵君轻说"的民本学说,以及荀子"君舟民水论"和"立君以为民"等思想。作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富民、惠民的主张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相吻合。建立在这种历史逻辑之上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儒家教民思想为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理念的宣传和践行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凝聚力,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首倡的“大一统”思想,始终起到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特殊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西管理思想存在各自的“文化悖论”,也有各自的原创现代价值,它们的交流、移植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以企业战略为视角,能够分析出中西管理思想现代融合的价值意蕴,即:西方管理文化主导着企业战略的制定,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实施,两者的现代融合决定了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在义与利的价值关系中主张以“义”为重,同时兼顾“利”。其根本特点是“义以为上”、“义然后取”、“义以生利”。正确认识和借鉴先秦儒家“义利”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儒家管理思想是当代管理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可以从“以和为贵”的管理理念论、“富民安人”的管理目标观、“人性可塑”的管理人性论、“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论、“德礼相济”的管理方式论、“执经达权”的管理方法论等方面,来重新诠释儒家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延伸与拓展。它除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外,在经济、文化和管理等领域也都发挥出越发明显和重要的作用。 一是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为人们“应该如何行为”提供了价值信念上的共识。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精神的“粘合剂”与“润滑剂”,它使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需求的个体能按一定的组  相似文献   

15.
儒家学说给中国社会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仅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说”,统治中国达二、三千年之久,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儒家思想文化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在儒家学说中,道德的作用被宣染到至极。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说:“以德行仁者王。”孔、孟开儒家之先河,首先将道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视之为行政立国之本。故此,先秦儒家诸代表人物就怎样发挥道德的这种作用都进行了丰富的阐述,提出了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今天,…  相似文献   

16.
张载及其所开创的关学,对传统儒家学派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整合和创新,其伦理精华“民胞物与”的和谐社会理想与“四为”的儒家道德践履精神,对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构建都有启示意义,西安地域文化建设得天独厚,应该在关学传统的影响下,不断提升其文化建设的人文气质和超越维度,在展示盛世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价值提炼。  相似文献   

17.
文化基因是影响国民权利意识强弱的深层因素。中华文化基因以儒家文明为内核,具有鲜明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国民的权利意识淡薄。进入近现代后,传统文化基因相继遭受了四波重大冲击,这使得民众得以摆脱传统文化束缚,权利意识因此得到明显增强,但部分民众也出现了权利意识的异化问题。在新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基因,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义利兼具"的新型权利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文化自觉”,尽可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儒家“和”的思想就是这样的营养。本文阐述了儒家“和”的思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太和”的思想,“义和”的思想,“中和”的思想,“人和”的思想,“协和”的思想,“共和”的思想,指出儒家的这些“和”的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现代社会价值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它依然对于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节约、环保的新型社会,建设道德与法律相并重、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构建市场运行机制中以儒家“刚健有为”与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为核心的互补共存的两种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诚信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儒学思想中得到了深刻的阐发。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从自身儒家伦理观念出发,对诚信思想进行了或隐或显的表述。通过对其诚信思想的梳理与剖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诚信理念由“信”到“诚”,再到“诚”与“信”一体化表述的发展历程,在内容上则表现为个人修养、人伦关系和政治层面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