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蝴蝶     
宇文正 《台声》2014,(5):49-50
<正>一位监狱写作班的学生坤给我写信问起一事,张爱玲《流言》中的《炎樱语录》里,"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而他读到另一个说法,泰戈尔的《飞鸟集》里也有"蝴蝶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她自己"之语。他说泰戈尔在张爱玲出生(1920年)之前已获诺贝尔文学奖(1913年),"张爱玲怎会不知此句话的出处?"  相似文献   

2.
孙柏林  田晶 《思想战线》2011,(Z2):289-291
"诗意地栖居"是人的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方式。泰戈尔作为近代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作品广受读者青睐,其中《飞鸟集》更是对中国影响深远。泰戈尔的"自然观"在《飞鸟集》中的突出体现为对"自然"的一种爱与向往,这个思想同他对"泛神论"和"博爱论"密切相连。"飞鸟"展翅翱翔,人类精神畅游,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同一方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3.
佐人 《现代领导》2009,(4):23-23
印度泰戈尔说过这样一段话:“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飞鸟集》)借叶喻理,言归正传,我们就来谈谈谦虚吧!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超越     
李平 《中国减灾》2005,(7):55-55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这句话,从我读到它的那天起就一直撼动着我的心旌,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懂得它的含义。后来,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唐山大地震前,在唐山的一所小学里,一年级的班中有一对龙凤胎姐弟,聪明漂亮的姐姐是班长,健壮憨厚的弟弟总是面带笑容。当大地震来  相似文献   

5.
戎琦 《传承》2012,(21):64-64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在这个以西方作家为主的得奖者行列中,除了刚刚获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还有几位亚洲其他国家作家的身影,他们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以色列作家阿格农、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泰戈尔:世界的东方诗哲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了亚洲作家,印度诗人泰戈尔(1861-1941)。这位出生于加尔各答、少年游学英伦的翩翩才子精通文学、哲学、音乐,作品遍及诗歌、小说、戏剧、歌剧,尤以诗歌称名。早期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  相似文献   

6.
《友声》2011,(3):22
今天我很荣幸同大家欢聚一堂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今天的庆祝活动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首先,我向对外友协表示感谢。印度和世界许多国家的首都均在纪念泰戈尔诞辰。这非常适于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泰戈尔给  相似文献   

7.
印度有个国际大学,国际大学里有个中国学院,中国学院是印度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的中心。辉煌而不平凡的历程印度国际大学座落在加尔各答西北约160公里处风景如画的圣地尼克坦(传统意译“和平乡”)。这所驰名世界的大学是大文豪泰戈尔于1912年亲手创办的,这里曾是泰翁当年实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从事社会改良的实验基地,他在晚年几乎把全部精力、财产,也括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1913)都奉献给了  相似文献   

8.
姚彦芳 《新东方》2006,(8):63-64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在他的《吉檀迦利》中有首诗描述了这样一个彼岸世界:“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的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这首诗的意境和阿马蒂亚&#183;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所追求的意境不谋而合,因为它们同样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龚毅 《公民导刊》2011,(11):52-53
今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150年的诞辰。休闲的日子,我喜欢做一回宅男,但并不上网,只是独自在家里的书房中翻阅泰戈尔。泰戈尔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在他的《吉檀迦利》中有首诗描述了这样一个彼岸世界:“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的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这首诗的意境和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所追求的意境不谋而合,因为它们同样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以自由看待发展》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一本新著,该书是作者综合了他在经济学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阿马蒂亚·森改变了传统理论中评价发展的尺度即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是一位诗人,但他的兴趣绝不局限于写诗。他也是一名造诣很高的作曲家。当他将近70岁时,开始从事绘画,并在10年内创作了大约三千幅绘画作品,其中一部分质量非常高。 (封2图)《戴面纱的妇女》表现了一个沉思着妇女的鹅蛋形面孔。脸上有一双流露出坚定意志和深切的情感的大眼睛,这或许是比任何其它东西更加迷人的  相似文献   

12.
我初识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是在1953年调到《人民中国》 (People's China)工作之后。那时,他 主要的工作在《中国建设》(China Re- constructs)(现名《今日中国》,《人民 中国》请他兼任改稿专家。1963年我调 到《中国建设》,同爱老的接触多了起来。 80年代以后,我翻译他的《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突破封锁访延 安》,《见证中国》和其他许多作品,又 得到他对我的研究工作的指导、鼓励和 支持,随着交往的日益频繁,加深了对 他的了解,敬爱之情也随之加深。 他平易近人,单位同事和热悉他 的人都亲切地称他"艾培"(Eppie或 Eppy,是英文Epstein的昵称),大概到 他八十岁以后,为了表示尊重才改称"爱  相似文献   

13.
余杰 《北京观察》2001,(2):46-48
1994年12月7日,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到日本时,读者们发现书店中大江的作品少得可怜。与福克纳一样,大江在国外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国内。我在大江获奖前一年就已经注意到他的作品。记得那是1993年秋天,我在北京大学台港文献中心,惊奇地发现了那本台湾版、金色封面的《个人的体验》。然后,一口气就读完了它。2000年9月,大江健三郎应邀访华。自20年代印度大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访华以后,又一颗闪亮的文学之星掠过中国文学的天幕。如果说当年白须飘飘的泰戈尔让中国人感到遥不可及,那么今天大江的来访则让中国的作家和读者“别有一番滋味在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18)
正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  相似文献   

15.
<正>打开《感恩第二故乡》,书的后记写着他要感谢的同志和朋友,我的名字也在其中。但与其说是我帮他把关,不如说我是他诗词创作的第一读者,他给了我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这机会缘于2007年,省委宣传部、省书协联合为我举办了一个"黄荣生书法展",书写内容大都是我自己创作的诗词和楹联作品,主题为"我  相似文献   

16.
蔡立群 《友声》2013,(1):24-25
【正】应印度加尔各答国立美术工艺学院的邀请,我于2012年2月4日飞抵加尔各答,进行为期10天的教学访问和艺术交流。我下榻在学院里的贵宾楼。6日早上开课,学生是美术系印度画部的本科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就要考硕士学位。阿弥陀弗教授为我翻译。学生们纯朴热情,有印度古文明之遗风。这次教学的  相似文献   

17.
心雨集     
正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泰戈尔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雨果《悲惨的世界》人生都是走着走着就开阔了,现在的你,不用着急。让未来的,本就属于你的树再长高,那些花再开开,等你遇见的时候,才是它们最美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吴孟樵 《台声》2014,(12):59-59
<正>被广为讨论的电影《星际穿越》(《星际效应》)于我而言,吸引我的主因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从他稍早期的作品《记忆碎片》、《针锋相对》、《顶尖对决》,可以观察他的特色:擅于推理,喜欢研究神秘的精神领域。再至风靡人心的《黑暗骑士》(蝙蝠侠)系列、《全面启动》。他的作品长期聚焦于记忆/失忆;虚构/事实;梦境/现实……的心理纠葛。  相似文献   

19.
正《淮水悠悠文集》作者郭应昭同志我很早就认识他。他给我的印象是工作认真、踏实,喜爱读书学习。2004年我调省城工作后,我们一直未见过面,也未有联系过。去年,在淮安文史网上,我看到他先后发表了《清江浦文笔峰塔寻踪》《清江浦的纤工号子》《东大街的口福》《冬天里的春意图》等散文,写的都是淮安市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窃以为是读书的很高境界,通过读书,交友、赏美文、长见识。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每读到西晋文豪陆机的《演连珠》,总是想写点什么文学鉴赏,向大众推介。毕竟此文,其词精美简短,其义深远含蓄。与《飞鸟集》相比,《演连珠》用的一种古文体叫“连珠文”,汇聚50首短诗,字字珠玑,句句含典,以历史的人和事为鉴,既发千古悠悠之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