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卫生部2001年2月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对代孕现象作了官方的表态,其第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第22条还规定医疗机构若违反该办法实施代孕技术,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至此,争论激烈的代孕问题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广泛的需求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代孕“堵”不如“疏”。具体而言,在确已穷尽其他途径的前提下,可同时允许利他型代孕和商业代孕,但应禁止部分代孕。利他型代孕的公益性和商业代孕的商业性决定二者应分别管理,但都应坚持委托人申请、孕母登记备案等制度。现行法中,《民法典》应为代孕的引入扫清障碍,明确代孕产生的亲子关系,其他部门规章应删除禁止代孕或与之相冲突的条款。未来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其他部门出台一部部门规章,专门规范代孕的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3.
吴国平 《时代法学》2013,11(4):43-52
“完全代孕”是一种帮助不孕者怀孕生子的有效方法和法律行为。我们应当理性认识和对待代孕问题,确认和保护“完全代孕”,禁止“局部代孕”和“捐胚代孕”。当务之急应尽快通过立法来确认“完全代孕”的性质、“完全代孕”协议的效力及其权利保护与救济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人们享有和行使生育权的正当与合法需求。  相似文献   

4.
刘长秋 《法治研究》2016,(3):140-147
有限开放代孕并没有体现法律的实体正义,借助代孕才能实现的不孕者的生育权是一项不为法律认可和保护的伪权利,有限开放代孕并不能维护社会和谐。禁止代孕至少是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立法的必然选择。法律对代孕的禁止是为了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负面效应控制在人类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在于消灭代孕。我国现行禁止代孕的立法存在明显欠缺,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局部代孕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局部代孕是指妻因无法排卵且子宫有障碍无法怀孕,经其夫同意将夫之精子以人工注入他女体内,与他女之卵结合并由他女怀胎、分娩,分娩后夫妻双方为子女之父母。局部代孕因其有利于消除不育者的痛苦,不会损害代母、代孕子女的身心健康利益,应得到法律认许。法律应对局部代孕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局部代孕效力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6.
孙祁 《检察风云》2023,(4):52-53
<正>俄罗斯将尽一切努力保护儿童2022年12月8日,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举行的全会上,通过了《禁止向外国人提供代孕服务法》。据了解,近年来俄罗斯境内约4.5万名代孕母亲产下的婴儿被送往国外,此类非法产业的交易金额已近200亿元人民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表示:“俄罗斯无法容忍贩卖儿童的行径。  相似文献   

7.
代孕是~种区别于传统自然生育的人工生殖技术,它是将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人工受精,人工培育形成胚胎后,植入代孕者子宫内代替怀孕即生产的过程。代孕技术的不断成熟并应用于临床,为广大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其牵扯伦理、遗传、社会、人权、法律等众多领域,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各国对于代孕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肖鹏  叶子云 《行政与法》2014,(4):108-112
代孕是目前解决妻子不孕不育问题的一项人工生殖技术。本文认为,在我国代孕合法化有其现实基础和法理依据。在肯定代孕合法化的同时,应当在代孕类型、代孕委托人、代孕母以及代孕合同等方面对代孕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以避免代孕合法化带来的社会弊端。  相似文献   

9.
代孕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认可代孕合同行为的观点与否认代孕行为效力的见解激烈碰撞。本文认为如何解读代孕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代孕合同的效力如何为关键点,文中抛开实务中代孕引起的种种纠纷,仅以个人视角分析代孕合同的效力,以期为实务中解决代孕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有限合法化的代孕行为可以帮助诸多存在生育问题的育龄夫妻解决生育问题.当前,我国关于代孕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完备,在此背景下代孕行为与公序良俗的界限、代孕协议如何规范、代孕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均是造成代孕行为混乱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对代孕行为的类型进行划分、对代孕协议制定明确规范以及规定代孕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推动代孕行为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各异需求旺盛为他人生孩子的做法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18个州没有立法禁止这一做法。通过中介机构的介绍,不育夫妇找到愿意当代孕母亲的自愿者,公开支付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费用。30年来,美国约有2.3万个孩子诞生于代孕母亲的肚子。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才有人开始寻求代孕母亲的帮助来解决不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代孕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话题,代孕行为引人深思,但同时也帮助众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实现了成为人父人母的愿望.本文就针对代孕这个话题,谈谈代孕的含义、代孕的社会基础,以及代孕的法律关系,同时提出规范代孕行为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视野下代孕案件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孕既可分为局部代孕和完全代孕,也可分为利他代孕和商业代孕.有的国家完全禁止代孕,有的国家有条件接受代孕.影响代孕合同效力的因素主要有公共政策、合同的商业性、代孕中的血缘关系以及女性身体权等,它们或单独、或共同否定代孕合同的效力.尽管我国法律禁止代孕,但代孕现象却客观存在,我国法院审理代孕案件存在定性模糊、适用法律不当、判决理由不清、以调解方式纵容违法行为等问题.建议我国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求确定案件的性质,以正确适用法律;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分析“公序良俗”的内容,增强裁判的说服力;调解结案应关注其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新一代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而"代孕"日益成为人工生殖技术领域的璀璨星星,多年倍受学术界的争议。代孕行为正面临着法律困境,而我国代孕法规效力软弱,对代孕的法律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位,法律规制滞后。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构建我国的代孕法律规制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比较各国的立法模式,对代孕的法律概念进一步界定,通过界定代孕的本质、界定代孕主体、规范相关参与者,对代孕的合理使用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控,从而完善符合我国法境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5.
吴国平 《政法学刊》2013,30(4):34-39
"完全代孕"是真正具有互助、慈善和利他性质的代孕行为。"完全代孕"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合同,是一种具有较强专属性的身份性契约。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应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其中涉及亲权和抚养权转移问题的,则应当适用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未来立法应当通过严格限定代孕行为的主体资格,规范"完全代孕"协议的内容,规范代孕协议的订立程序,规定"完全代孕"协议的解除条件和程序等,将"完全代孕"协议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董一平 《法制与社会》2011,(28):267-267
由于对代孕的规制.难度大、争议多,我国应当结合本国实际,制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规划,按照行政规范、民法调整、单独立法三个阶段分步骤的规制代孕行为。  相似文献   

17.
刘余香 《时代法学》2011,9(3):65-7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育家庭对代孕有着强烈的需求。由于代孕涉及到对代母部分身体功能的使用,而且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也难以确定,因此一出现便遭到社会的普遍反对。但代孕不应该也不可能一禁了之,允许合理使用代孕,并尽快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作出明确规范,防止代孕被滥用,减少代孕纠纷,是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代孕生育合理控制与使用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孕生育的出现反映了传统伦理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冲突,并给我国的法律体系带来冲击.为了保障不孕夫妻的生育权,防止代孕生育技术的滥用,国家应当充分认识代孕生育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扬长避短,建立有效的机制适度开放代孕生育,对代孕母及委托夫妻的主体资格、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代孕契约的法律规制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以实现代孕生育的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 ,我国社会上代孕的现象日益增多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伦理难题。从生育权和公序良俗的角度分析 ,允许代孕合理使用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代孕合理使用的法律调控可以从专门行政机关核准、代孕主体资格的取得和代孕协议的效力等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代孕作为一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是解决不育不孕问题的重要方式,不能一禁了之.若允许有限代孕,界定委托代孕的主体便成为重中之重.基于客观因素无法实现生育而选择妊娠型代孕的主体,应该被同情、被理解、被"合法化".故允许在限定主体范围内实施代孕,对推进代孕合法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