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策 《法制与社会》2011,(36):168+170-168,170
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讼诉法中的适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民事诉讼法的基灰原则。目前在我国与民事诉讼法相关的各个对象还存在很多诚信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民事诉讼法的健全与完善。因此,本文在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讼诉中的适用现状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整个社会对诚实信用的渴求,在民事诉讼法律界也出现了是否应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激烈争议。一切的法律制度的移植都必须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我国既没有平等、自由的思想渊源,又缺乏法治文化传统,现行的诉讼结构还没有达到当事人主导的程度,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保障还不如人意时,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缺乏法理基础和现实基础,我国不宜贸然确立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它在民事立法、民事司法、民事活动中具有指导、约束、补充的作用。因此它又被称为"帝王条款,君临全法域之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就意味着民事诉讼建立在诚实信用这个基础上,通过这个原则可以规范民事诉讼行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诚实信用却是一个抽象性规则,兼具法律和道德双重性,很难把握,难以适用.新民事诉讼法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包括当事人,国家审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文章通过分析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和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诉讼行为,探讨完善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胜利  王世琦 《法学杂志》2006,27(3):150-152
作为民事实体法基本原则之一的诚实信用原则,逐渐在民事诉讼领域立足和发展,并为许多国家民事诉讼法所采纳。本文从民事诉讼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历史沿革入手,试图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对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论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被奉为民法的最高原则,有“帝王条款”之称,它要求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各国法普遍承认,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在民法上的体现,同时它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下,笔者将对诚实信用原则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经济活动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在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审理民事经济案件时 ,法官应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运用该原则维护社会公正 ,尤其是制止回避合同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论诚实信用原则应当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私法实体法上的概念 ,而且是公法诉讼法上的概念。从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根据、功能、适用来看 ,诚实信用原则应当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平 《法律科学》2012,(6):153-158
诚实信用原则系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补充性原则,该原则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实现人们对民事诉讼的公正、迅速、经济价值追求。理论上,诚实信用原则除了适用于当事人之外,也适用于法院,规制法院的审判行为,但学界对此争议较大。从大陆法系各国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践来看,诚实信用原则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各种判例予以实现的,这些判例对审判具有指引作用,即使没有英美判例那样强的硬约束,但也会实际发生软约束作用;同时,借助这些判例,实务又与学术界的理论分析、批判形成互动,逐渐形成一种司法共识和司法行为范式。由于我国缺乏这样的司法运作机制以及与理论界的互动机制,诚实信用原则直接适用的空间并没有想像的那样大。  相似文献   

10.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立法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实体法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但在民事诉讼领域诚实信用原则还没有被法律正式确立为基本原则,本文从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概念和价值等方面简单探讨一下对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原则乃道德规范,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是否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存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基于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的渊源及目前我国因不诚信行为所带来的危害现实,笔者认为应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通过设置的法律责任实现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救济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丛玉红 《法制与社会》2012,(17):103-104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事实体法中一项古老的原则,对于约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正式的原则,专家学者们对此的观念也不甚统一,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类。本文通过对两种学说的分析论证,来探讨诚实守信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正当性,并对其在民事诉讼中的意义进行阐述,由此来完善诚实守信在民事诉讼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戢太雷 《经济与法》2003,(10):32-33
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都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诚实信用原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被人们誉为“帝王原则”,并被引入公法领域。正如德国公法学者Paul Labnd所言:诚实信用原则得支配公法领域,一如其于私法领域然,苟无诚实信用原则,则立宪制度将不能实行,诚信原则为一切行使行政权力的原则,亦其限制。私法领域的典型原则能否在典型的公法即行政法之中得到运用;诚实信用原则作用的行政法领域及其发挥的作用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论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也有的称之为“精典原则”、“帝王条款”,足见诚实信用原则地位之高显。本文主要论述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以下简称“诚信原则”)作为司法原则的有关问题。 一、诚信原则作为司法原则及在我国法律与实践中的运用 广义诚信原则的含义是民事主体应该以善意的心理状态来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在进行民事活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中,既要维系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也要维护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广义诚信原则既是守法原则,也是司法原则。 诚信原则在两个方面发挥着作用。首先,…  相似文献   

15.
刘萍  赵信会 《河北法学》2005,23(1):133-138
民事诉讼法行为理论是构筑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始终处于对立地位,在私法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诚实信用原则,却不适合于民事诉讼法这一公法领域;随着法律社会化的演进,诚实信用原则逐渐深入公法领域,在民事诉讼行为制度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行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作为现代社会中调整权利分配的一项重要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界对其与民法的另一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最终明确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诚实信用原则本虽滥觞于实体私法,但民事诉讼领域也应当接受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基本法律理念的支配。因而,本次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基础有诉讼观念的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此外,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不仅约束当事人,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应成为其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大都承认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民事诉讼法领域。因而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不少学者提出要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民事诉讼中,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不宜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主要理由是:(1)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准确把握和运用需要高素质的法官,而我国现有的诉讼制度本身的缺陷、法官的产生和选任机制都不能满足该要求,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可能增加审判的随意性以及裁判的不确定性因素;(2)从实际运作的效果来看,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将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面临着被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一、诚实信用能否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原本是民事实体法上的准则。其基本语义是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作为法律上的概念,它源自罗马法中的诚...  相似文献   

20.
是否应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地位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鉴于此,笔者论证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如何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以避免突袭性裁判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