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一些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好应该对谁负责的问题,工作中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在“对上”、“对下”的关系问题上,笔者认为,“对上”、“对下”都很重要。“对上”负责不仅仅是对某位领导或某个上级部门负责,而应该是对上级组织负责,主要包括吃透上级组织决定精神、把握上级组织文件内涵、狠抓各项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闹钟挂墙上,警钟需要挂心上。”已故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同志如是说。 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作为党组织,作为领导,都有为党员干部、为下属、为同事敲“警钟”的责任,使其有错即纠,防微杜渐。而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本人,则需时刻将“警钟”挂心上,用《党章》、《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用上级党政的三令五申约束自己,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日益浓厚,现在“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小人不常见了,见得多的倒是我们一些领导机关“三令五申”,多如鸡毛般的“令箭”不时“嗖、嗖”的下来。 这种“三令五申”,看起来很严肃,实则很不严肃。令之又令,申之又申,简直视法令如游戏,此“令”还有甚严肃性可言!当然,各  相似文献   

4.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爱“傍”下级,平时工作中,与下级称兄道弟;下级有应酬,一个电话,上级就迅速赶来陪客;下级出了问题,上级就帮着担着;外出出差考察、旅游,上级与下级同“乐乐”。领导干部之所以“傍”下级,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5.
时事聚焦     
《瞭望》2005,(52)
中国(12月17日-12月23日) 17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人事部、民政部、劳动和社 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 总局等八部委要求各地两年内实现供 热商品化货币化。 19日消息,中央编办强调机 构编制管理“五不准”。一不准超编 进入;二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 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三不准违反领导 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四不准越权审 批机构编制;五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 预下级的机构编制。  相似文献   

6.
瞭望哨     
《瞭望》1993,(29)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得以削减,深受农民欢迎。但人有多种,物有不齐。也有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将减轻农民负担视为自己的一种“负担”,千方百计敷衍了事。有些单位,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有汇报、有  相似文献   

7.
常听一些领导在提要求时,把“原则上不准”、“原则上不允许”之类的话挂在嘴边;随便拿份文件,也时常出现“原则上不……”的字眼,但给人的感觉始终不如“不准”、“不允许”有力,有底气。  相似文献   

8.
据一些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同志反映,当前改革处于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状况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曰:“公”“婆”看法不一。例如,一位领导说:“不准动用公款请客吃饭”,另一位领导则说:“搞活经营,应酬是必要的”。这位领导说:“发展第三产业好得很,要扶植”,那  相似文献   

9.
省委书记四撤“路卡”周林立,苏廷海编者按:一些非法“路卡”,中央三令五申,为何迟迟撤不掉?从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撤“路卡”的艰难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些单位和个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同时,也告诉人们,只要各级领导认真抓,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0.
张野 《民主》2007,(1):48-48
一位基层工作的朋友高兴地说,今后他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写总结了,因为上级作出规定,任何单位的年终总结必须言简意赅,不准超过2000字。言简意赅写总结,这个规定值得赞扬。长期以来,写总结一直是基层头痛的事,写短了既怕说不清成绩,又怕过不了关。于是,每年年终一些单位便找“秀才”,组班子,洋洋万字,几十张纸,写得“秀才”腰酸背痛,领导看了头昏眼花。而且,很多的总结是外强中干,名不副实。有的为了引起上级重视,人为地拉长,一句话作几句讲,拖泥带水,婆婆妈妈;有的夸大其辞,移花接木,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有的相互“克隆”,略加改动;实在没得写…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社会系统中,除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外,其他任何人都有领导和上级,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与领导和上级的关系问题。在领导实践中,下级如果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感觉到有一种心理压力,而长期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危及人的心理健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说过:“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丁瓒:《青年心理修养》,丙寅医学社1947年出版)可见,处理好与上级的人际关系,掌握与上级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所谓原则,就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准绳。处理好与上级关系的原则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下级,至少应该遵循以下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张迁 《瞭望》2006,(46)
有媒体报道,当前正值我国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换届之际,一股公款旅游风再次刮起。这股风不容蔓延。公款旅游风并非始自今日,中央刹此风也曾三令五申。在换届期间此风重起,实际上是“官本位”作怪。换届期间公款旅游风再起,说到底是一些地方以公共资源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搞“政治平衡”。一些地方领导或者在换届中以公款旅游安抚他人,或者抓住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企业一切等上级、靠上级、要上级发话的僵死状况早已被打破,但在政工领域,“等靠要”的风气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等”表现为一些党务干部、政工人员总在等待中央下发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刚性文件”,等待上级领导发话,强调政工重要性,等待上面来人指点,借“势”发挥,乘“势”而上。“靠”表现为工作上的惰性,不是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热点和职工思想热点出发,主动开展工作,而是靠上边发文件来解决单位的问题,靠上边来人给自己查找问题、摆正“位子”,即使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靠领导来总结、靠专家来提炼、靠请…  相似文献   

14.
于见 《瞭望》1996,(49)
据传达,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会上,中宣部一位领导同志郑重地向与会者打招呼:在“五个一工程”作品评议过程中,不准请客送礼,参选作品一律邮寄北京,实在不便邮寄的(如连续剧录像带)可乘便捎带或由办事人员进去,不必领导同志亲临“攻关”。 就内容看,这个“招呼”没有多少新意,但上级机关就某项具体工作,对下级单位作如此明确而又严肃的规定,这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却不多见,表达了一种凛然正气,给  相似文献   

15.
上级不敢批评下级,同级不能或不愿批评同级,下级不敢批评上级,群众不能批评领导,这是目前从社会到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风气。有时批评,也只是把批评变成“希望”,以‘希望”宋代替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严肃认真的批评。有的单位明明是问题成堆,经济工作搞得一团糟,特别在领导班子内部是一乱二散三腐败,工作无对策,发展无思路。上级领导来调研后,仍然运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工作方法,认为班子是团结的,成绩是主要的,即使发现一些问题,也不敢直言严肃批评,而是把批评变成“希望”,希望今后怎么样怎么样。更有甚者是上级对下级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家领导机关三令五申,要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可有些单位就是当成“耳边风”。你让我从这里压下来,我可以从那里冒出来,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压下葫芦浮起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难”上。一是认识难统一。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些领导往往是在大气候时,上级强调比较多时,或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了问题时,相对重视一些,平常则往往忽视;讲的时候重视,做的时候不重视。二是地位难提高。部分企业纪委的地位不高,如行政领导与党委书记关系紧张,纪委就处境困难,难有作为。三是工作难开展。①工作缺乏主动权。②上级具体帮助指导少。③企业纪检组织…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我听到有些单位的宣传部长说,我们在基层,有相当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来应付上级政工部门交办的一些事。如填统计表格,搞思想汇报,写命题材料和工作总结等等,有时几个部门、几个材料一起要;有些工作刚刚开始就要写总结。这些“苛捐杂税”使我们感到头疼。这番话虽然有点儿偏激,却值得深思。这不仅是对领导机关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批评,而且反映了一个如何才能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作为基层政工部门,确实需要经常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以求得到上级的指导。但是,无论是下级汇报,还是上级来了解,目的都是为了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知道,基层政工部门担负着为本艰位“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繁重任务,有大量的日  相似文献   

19.
以整风精神 ,开展“三讲”教育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次新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探索 ,“为我们提供了和平建设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我们应当按照上级精神认真去总结和运用。笔者根据参加“三讲”教育工作的体会 ,浅探和总结一些具体的工作经验。不断发现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 ,这是摆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三讲”教育中所采取的“群众提 ,自己找 ,上级点 ,互相帮”查找问题的方法 ,为我们在工作中找准问题提供了一种好方法。端正思想认识是找准问题的前提。在“三讲”教育中 ,一些班子和个人在查找问题之初 …  相似文献   

20.
为纠正“高高在上,当官做老 爷”这种不良现象,近年来,从中 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采取有效 措施,加大惩戒力度,已取得明显 效果。 令人忧虑的是,近来却在一 些领导机关的干部中,出现了一 种“高高在下”的现象:一些上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