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今年6月,台湾军队举行了以大陆为假想敌的代号为“汉光18号”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假想大陆在2005年春季对台发起攻击。此次军演规模之大、份量之重,前所未有。这无疑是对祖国大陆的公开挑衅。 据统计,台湾军队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年均演习47次。到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军队的各种军事演习明显剧增,2001年度台军举行的各类军事演习达300余次,成为台湾军队历史上军事演习最多的一年。今年第一季度举行的各类军事演习就已达90余次,其中,“汉光”演习是台军的“年度重头戏”。  相似文献   

2.
2月15日,台军“2003年 施政计划”声称,“台湾 军队对大陆目标,与其沿海岸船舰之攻击,及台岸置制海飞弹于警戒战备(含)以前之射击,须经参谋本部核准”。此意味着台军计划在“必要时候”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据台湾媒体报道,依据拟定的“攻击计划”,台军准备利用改良型F—5E战机、F—16战机、IDF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上台四年在稳固政权的同时,加速对台湾军队的改造,从而使台湾军队正逐渐演变成名副其实的“台独”军队。一、“精实案”计划已经完成,新的“国防”体制与建军规划正式形成“精实案”己经完成,高层精简计划得到落实。2001年7月1日,台军全部完成《十年兵力整建计划》和《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即“精实案”,部队编制员额大幅裁减,“精简高层、充实基层”的目标基本实现。台“国防部”及各军种总部一级幕僚单位由111个合并为80个;二级幕僚单位由444个精简为321个。在兵力结构调整上,各军种战略基本单位由52个调整为71个;各级人员分…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9日,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称,台军沿袭了近80年的军种编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台军将陆军导弹指挥部改编为导弹司令部,由原录属于陆军变为直属“国防部”,从而使台军导弹部队一跃升级为独立的第四军种。  相似文献   

5.
近期,陈水扁为了进一步“以武谋独”,采取种种方法和举措,全面加强台军建设,在执意“废统”、人事安排、调整军事战略、加紧军购、大抓军演、祈求美援等方面,极力“独化”台军,企求牢牢掌控军权,进而巩固他剩余两年的执政,不当“跛脚鸭”。一、极力“独化”台军高层将领,指挥系  相似文献   

6.
10月25日,台“立法院”三读通过“国防部参谋本部组织条例”,明定“参谋本部”是“国防部长”的军令幕僚及三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确定新军事体制于2002年1月或2月正式开始运行。这样,台军最高指挥权将由过去的分属“国防部长”、“参谋总长”改为统属“国防部长”,军政、军令一元化。指挥体制改革延喘多年90年代初,台湾当局及台军高  相似文献   

7.
近期,台湾当局为了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千方百计采取种种方法和举措,加强台军建设,提高战力,其主要做法是:一、台军全面调整台岛军事部署,企图对抗所谓的大陆“第一攻击波”。台军方称,从今年7月1日开始至2008年底,台军将正式实施“精进案”第二阶段整改作业,主要内容是:以实现台军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8.
台军政战工作一直是台军凝集军心,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陈水扁上台后,对政战系统和政战工作进行了较大改造。2005年5月,台军“总政战局长”胡镇埔对外公布了政战体系和功能的调整方案:将监察、保防部门自政战体系分离,分别改隶于“国防部督察室”和情报部门;未来政战的核心工作,将置重点于心理作战、心理辅导、文化宣教与民事服务,以打造“高效率”和“专业”的政战。台军政战部门的这次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2月27日,民进党当局公布兵役延长方案,正式确定台湾地区义务兵役由4个月调整为1年。未来台军兵力结构将以志愿役为“主战部队”、义务役为“守备部队”和整合的“民防系统”三部分构成。民进党当局谋划了一年的兵役延长案虽尘埃落定,但欲借此解决战力羸弱,恐怕只是一厢情愿,最终只会让台军沦为“以武谋独”的操弄工具和战争炮灰而已。  相似文献   

10.
白纯 《两岸关系》2012,(12):13-14
2012年,台军针对南海、东海局势的发展,指派海空军密切协助“海巡署”加以应对;“汉光28号”演习强调不对称作战,首次演练“猎杀无人机”;武器装备更新马不停蹄,与美国签署了38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由于资金不足,募兵缺乏吸引力,募兵制推行困难重重;此外,由于丑闻与事故不断,台军形象依旧受到多方质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台湾政局发生剧变、“台独”势力日趋猖獗的背景下,台湾当局大力推进台军的“本土化”,使台军军官的省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政治理念呈现新的转换。台军发展的这一新动向,是台湾政局持续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必将对岛内政治局势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顺义 《两岸关系》2003,(12):31-32
2003年8月24日,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了一则来自于台湾军方的消息,称为了对付大陆可能武力攻台的动作,台湾已整备出一套“毒蝎作战”计划。9月4日,台军举行“汉光19号”演习,台湾媒体透露,台军此次演习首次列入了反制大陆的演练内容,包括精准打击、登陆作战、渗透作战、联合攻击等。  相似文献   

13.
白纯 《两岸关系》2012,(2):39-41
2011年,台军依据马英九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战略指导上继续贯彻“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恢复年度“汉光”军演,显示整军备战决心;改革兵役制度,启动实施“精粹案”;大肆渲染大陆军事威胁,大力更新武器装备;完善灾防机制,强调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与此同时,台军丑闻、事故不断,形象不佳的状况并未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4):49-49
“正名”动作玩到了武器上 民进党当局的“正名”动作如今玩到了台军的武器上。3月25日台湾TVBS电视台报道.台湾空军的“经国号”战机在推出改进型“翔升“机时.遭陈水扁“正名”。“经国号”战机是以蒋经国的名字来命名。1992年,该机在台军服役。该机还未服役前.曾发生失控坠海,试飞官丧生的不幸事件,投入使用后又接连发生3起坠机意外.被戏称为“I DON'T FLY”(我不飞)。此次陈水扁决定用台湾本土保护动物“熊鹰”的谐音“雄鹰”来为新战机“正名”。  相似文献   

15.
台湾军队历来是台湾当局维系其统治的重要支柱和工具。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一年来,在调整战略部署、制定军事法规、改革组织机构、高层人事变动、增加军事经费、外购、自制武器装备、加强美台军事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活动,竭力将台军打造成推行其施政方略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7,(3):22-23
陈水扁上台后,为了“以武谋独”,不断采取种种方法和举措,加快台军“去中国化”,大搞“军事台独”。  相似文献   

17.
李刚 《两岸关系》2002,(7):35-36
今年四、五月,台军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汉光十八号”演习,其空军也展示了它所谓的“空中优势和信息战力”。让我们来看看台湾空军的庐山真面目吧。  相似文献   

18.
“汉光”演习是台军例行的年度大规模军事演习。2007年度“汉光23号”军演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演习,这也是陈水扁任期内最后“  相似文献   

19.
3月10日,台湾军界人士 汤曜明提交业务报告, 称台湾军事有关部门已成立相关项目小组,就未来提升台湾“三军联合作战”能力制定训练规划,指出台军2003年的训练重点将集中于“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基地训练”和“夜战、反专长组合  相似文献   

20.
“军队要忍耐”,是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6月4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在中央军委确定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情况下提出的。我们只有全面地理解“军队要忍耐”的深刻含义,才能更加自觉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一“军队要忍耐”思想体现了对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正确把握。邓小平提出“军队要忍耐”思想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了?但是,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在这里,邓小平深刻阐明了为什么“军队要忍耐”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