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2003年-2005年开展的对1998-2000年度刑满释放(刑释满五年)年龄在18—25周岁归正青少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归正青年的重新犯罪率为7.2%。影响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主要有现实表现、安置就业、社会态度、首犯案由、回归婚恋、家庭关系、家庭住址、户口落实、捕前职业、家庭经济、刑期、首犯年龄、判前婚恋等13项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重新犯罪的构成、特点、原因等出现了许多新交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刑释人员趋于分化等新情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刑罚和刑事政策的作用,完善刑罚执行体系,加快综合治理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另一方面,应把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和社会再就业工程,大力提高刑释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以切实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3.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作为社会犯罪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一般犯罪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大体同步的态势。这是因为,重新犯罪成员来源于社会一般犯罪成员,受到社会一般犯罪成员的数量、结构、特点等变化的直接影响。在犯罪原因上也具有相同社会背景,诱发社会一般犯罪的各种不良因素,同样也会对重新犯罪产生诱发作用。从我国的犯罪状况和发展规律来看,社会犯罪较多的时期或地区,重新犯罪的数量一般也较多,社会犯罪较少的时期或地区,重新犯罪的数量一般也较少。如我国司法部调查表明,刑释人员重犯率在1983年“严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犯刑释后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并有上升发展趋势。他们重新犯罪的原因很多,既有复杂的社会消极因素,也有狱内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自身文化、道德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明显偏低,缺乏一技之长,缺乏劳动就业谋生能力,导致刑释后就业困难,生活没有着落,难以在社会上自食其力、立足发展,没有得到较好的就业安置。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犯刑释后重新犯罪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犯刑释后的重犯率比成年犯刑释后重犯率高的现象是带有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发现上海未成年犯刑释后的重犯率比其它省市高得多,这也许与上海这座大城市经济发展特别迅猛有关。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未成年犯刑释后重新犯罪的问题作一个分析与思考。一、重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重犯原因自我分析上海市少年管教所1998年对1995年至1997年重犯人员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获得以下结果:(一)重犯人员的基本情况:上海市少年管教所近几年来,回归人员中家庭残缺和父母离异的有23.81%;回…  相似文献   

6.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思想动因的特点与趋势,从犯罪学角度讲,反映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回归人员的冲击和挑战;从改造学角度讲,反映着监狱教育适应罪犯变化的深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从犯罪学角度分析累犯问题是制订相应刑事政策的需要。作为再犯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累犯在诸多方面与一般意义的再犯存在区别。刑满释放人员之所以在回归社会后的较短时间内之所以能形成累犯,总体上与其对再犯罪的机会成本认识程度有直接关系。所以,预防累犯的关键是提高累犯的犯罪机会成本并使之为易形成累犯的群体所认同。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笔者对上海市少年管教所近来所释放的265名少年刑释人员在三年内的行为表现和个人情况的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因素主要有帮教是否落实、家庭组合情况,狱内生活适应度、前科劣迹,首次犯罪年龄,性格特点,有无职业或学业、犯罪种类、文化程度、狱内表现等。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控制刑释人员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面对我国重新犯罪的情况逐年增多的态势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重新犯罪率普遍居高不下的状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法制建设、改革管理体制和完善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和制定适当的战略目标、正确的战略方针、明确的工作重点和切实的措施,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体系。一、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的战略方针重新犯罪与社会犯罪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从犯罪主体上看,刑释人员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的外役监狱和观护制度摒弃了传统刑罚对服刑人员重惩罚报应、轻教育预防的行刑理念,坚持对服刑人员惩罚与教育并重,并侧重对其进行教育感化以及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社会观护,有利于训练和提高服刑人员尽快适应社会、回归社会的能力,降低了他们被侵害或者恶逆变的风险,提高了社会防卫能力,有助于犯罪的预防。这些实践对于大陆地区的监狱改革和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大陆地区应该从中央法律层面制定《犯罪者预防更生法》和《社区矫正法》,不仅要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更生保护,也要注重对成人的更生保护,全方位构筑预防犯罪和社会安全网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